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足球队参加1988年第24届奥运会足球预赛东亚区第四组比赛赛况

(2012-02-12 20:32:59)
标签:

中国足球队

1988年

第24届奥运会

预赛

东亚区

第四组

比赛

赛况

体育

分类: 中国国家足球队

1988年第24届奥运会足球预赛东亚区第四组比赛于1987年4月3日至5月20日举行。参加比赛的有中国足球队、香港足球队、菲律宾足球队。比赛实行主客场制,按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一分,负一场0分的方法来计算积分,积分排前的第一名出线。

国际足联规定,1988年奥运会足球的预选赛,亚洲区可以产生两支代表队——西亚区一支、东亚区一支进入决赛。分在东亚区的中国队在此次预选赛中,既避开了西亚的五六支强队,在东亚区又碰不上不参加预赛的朝鲜和韩国这两支强队。剩下的东亚区诸队,除日本和香港队外,大多实力较弱。这对中国队实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夙愿,是一次难逢的大好机会。

 

中国足球队名单:

主教练:高丰文教练:肖笃寅胡之刚。队医:陈正韶。

队员:1号杨宁、2号朱波、3号高升、4号郭亿军、5号贾秀全、6号池明华、7号李华筠、8号唐尧东、9号柳海光、10号马林、11号朱平、12号王宝山、14号山春季、15号秦国荣、16号李辉、17号麦超、18号段举、22号张惠康。

 

香港足球队名单:

     队:林坚岳、余锦基

主教练:郭家明

  练:黄文伟

守门员:盛伟联、陈庆荣、刘栋平。

  卫:张志德、彭锦全、陈伟超、梁帅荣、陈炳安、陈国辉、赖罗球、谭亚福、余国森。

  卫:施维山、黄国安、陈发枝、顾锦辉、山度士、邓锦添、黎永昌。

  锋:巴贝利、李健和、罗伟志、尹志强。

 

全队23名队员,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18岁,平均身高是1·75米。

 

1987年4月3日,在香港,第24届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东亚区第四组首场赛事中,香港队以5:0胜菲律宾队。比赛中,菲律宾队的后卫巴龙两次侵人犯规,在上半场十二分钟被逐离场。 上半场10分钟,香港队便由中锋巴贝利首开纪录,接着在39分钟,赖罗球头球再入一球,以二比零领先半场。下半场4分钟、30分钟、44分钟,由陈发枝、顾锦辉和黎永昌各进一球,取得最后胜利。

香港队首发阵容(433):刘栋平/张志德、梁帅荣、赖罗球、余国森/陈发枝、顾锦辉、邓锦添(山度士)/施维山(李健和)、巴贝利、黎永昌。

 

    1987年4月10日,在广州省人民体育场,中国足球队以9∶0轻取菲律宾队。赢得了第24届奥运会足球预赛东亚区第四组比赛的胜利。

开赛才一分钟,麦超主罚任意球,10号马林头顶入网,首开纪录。8分钟,秦国荣截球妙传,16号李辉从中路强行突破,再次破门。21分钟,10号马林在中路突破射门又得一分。42分钟,段举左边传中,9号柳海光跟上飞铲入网。上半场结束时,中国队以4比0领先。下半时第10分钟后,王宝山和朱平先后替下柳海光、段举。第14分钟,10号马林在小角度踢弧线球入网。21分钟,马林传球给李辉,16号李辉射门再次建功。32分钟,马林创造点球,16号李辉罚进。37分钟,秦国荣在葫芦顶劲射中的。40分钟,朱波下底传中,5号贾秀全适时冲门包抄射门得分。中国队前锋10号马林和前卫16号李辉在比赛中各踢进了三个球。

中国队阵容(442):1号杨宁/6号池明华、3号高升、5号贾秀全、2号朱波/17号麦超、18号段举、15号秦国荣、16号李辉/9号柳海光、10号马林。

 

1987年4月13日,在广州省人民体育场,中国足球队冒雨奋战,以10:0取得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东亚区第四小组对菲律宾队比赛的第二场胜利。

中国队今晚把实力较弱的对手当作强手来打,力图多得分。客队则缩小防区,密集防守。中国队在比赛中所进的10个球,有6个是靠边路沉底传中射进的。

上半时,中国队锐利的右翼攻势一度受阻,直到第26分钟,朱波在右边底线传中,马林一记挑射进第一个球,首开纪录。第24分钟,柳海光左路传中,对方后卫慌乱中误踢入一球。第27分钟,柳海光鱼跃冲顶,中卫贾秀全冲到对方球门区内补射得分。过了3分钟,朱波传球,马林射门,踢进第4个球。36分钟,马林从右路快速运球,强行突破,在角度很小的位置上又添一分。在两次中菲交锋中,马林共踢进了6个球。40分钟,16号李辉如法炮制,也用强突的办法赢得了点球良机,17号麦超主罚成功。中国队上半时以6∶0领先。

下半时中国队又进四球。2分钟,马林妙传,贾秀全踢入一球。第29分钟,麦超30米外远射破网。第35分钟,秦国荣开角球,贾秀全一个漂亮的头顶球,再添一分。最后一个进球是在终场前5分钟,朱波左路传中,柳海光在对方门前接球后,轻拨入网。 中国队全场39次射门。

 

这样,中国队在同菲律宾队的两场比赛中共进19个球,香港队初战菲律宾队时只踢进5个球,中国队在进球数上占有较大优势。

 

   1987年4月17日,中国足球队一行24人,在领队年维泗、副领队张俊秀的率领下,从广州乘火车抵达香港。参加引人瞩目的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中国队对香港队首场比赛。秘书张吉龙也随行。

  

1987年4月19日,在香港政府大球场,中国足球队在这里进行的一场被观众评为‘紧张而不精采’的比赛中,以0:0同香港足球队踢平。由于双方教练和队员均有求稳思想,场上气氛显得紧张而沉闷。

  中国队今天摆出四四二阵型,守门员张惠康登场,朱平也出人意料的首发。香港队撤掉一个前锋,增加一个后场球员以加强防守。全场比赛,中国队实力明显占优势,在大部分时间里控制着球,无奈缺乏过关斩将的本领,无法突破香港队的密集防守,直至终场未有建树。香港队在身体素质和个人技术不如中国队情况下,拿出密集防守快速反击的法宝,不过,反击战术差强人意,密集防守堪称成功。

  上半场,中国队针对香港队右后卫防守较弱,要求队员从左翼策动进攻,马林、段举、麦超等队员频频带球从左边突破,沉底传中,逼近禁区。38分钟,段举在左侧发角球,马林跃起头攻,球碰大门横梁弹出,这是全场最有威胁的打门。在中国队强大攻势下,香港队全力防守,上半场竟无一次射门。中国队8次射门。

下半场比赛情景依然是上半场的延续。中国队稳固后防,由两翼进攻。香港队增补一名前锋队员,至此才有进攻迹象,但几次反击未近禁区就被中国队瓦解。20分钟后,中国队用李辉、秦国荣替下唐尧东和柳海光。在激烈的争夺中,中国队麦超、马林先后被罚黄牌。将至终场,双方进攻节奏仍然不紧不慢,中国队占了七成以上的攻势。香港队射门2次。

中国队首发阵容:22号张惠康/17号麦超、4号郭亿军、5号贾秀全、2号朱波/3号高升、18号段举、11号朱平、8号唐尧东/9号柳海光、10号马林。

这是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东亚区第四组中港两队之间的第一场比赛。第二场比赛将于5月10日在广州举行。

目前,中国队在小组中已经进行了三场比赛,成绩是二胜一平,积5分;香港队是两战一胜一平,积3分。

 

        

1987年5月14日,在香港政府大球场,香港足球队在这里同菲律宾足球队进行的1988年奥运会东亚区第四小组足球预选赛第二回合的比赛中,以7:0获胜。

  比赛开始只有3分钟,香港队便由中锋尹志强连下两城。第11分钟,陈发枝主罚点球成功。26分钟,黎永昌远射得分。40分钟,陈发枝再下一城。使香港队在上半时以5∶0领先。下半时,香港队前锋巴贝利两次突破射门,球被对方挡回后,分别由陈发枝和赖罗球补射入网。

  香港队阵容:刘栋平/张志德、赖罗球、梁帅荣、余国森/黎永昌、陈发枝、顾锦辉、邓锦添/巴贝利、尹志强

    至此,这个小组足球预选赛的六场比赛已经进行了五场。目前的形势是:中国足球队三战二胜一平积五分,净胜球十九个;香港足球队三战二胜一平积五分,净胜球十二个;菲律宾足球队四战四负积零分。

    该组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国队对香港队的比赛将于5月20日在广州举行。这是关键一役,胜者可获出线。虽然,中国队同香港队目前积分相等,但由于前者比后者净胜球多七个,因此在即将举行的比赛中,中国队只要逼和香港队,便可获得出线。

    

    1987年5月20日,中国足球队采用“积极防守,主动进攻”的方针,以1比0战胜香港足球队,获得第24届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东亚赛区第四小组出线权。

    雨后初晴的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挤满了3万多观众,这场比赛对香港队来说是背水一战,要想出线就非胜不可。比赛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香港队踢得很谨慎,而中国队却十分活跃,数次威胁对方大门。上半时双方均无建树。

    下半时,开赛不到3分钟,中国队获得一次反击机会。9号柳海光头球摆度,8号唐尧东飞身冲前,抢在香港队守门员刘栋平出击之前,头球破门,为中国队攻进宝贵的一球。

    唐尧东头球攻门时,与对方门将相撞,右眼受伤,被朱平替换下场。

    然而在下半场进行到第28分钟时,中国队10号马林因受两次黄牌警告被罚下场。中国队以少打多经验不足,显得有些慌乱。香港队乘机向中国队发起进攻,20号尹志强替下10号邓锦添、5号李健和换下13号施维山,加强进攻,局势变得对中国队十分不利。为此,中国队只得缩小防区,以抵挡对方雨点般的进攻,终场前5分钟换上李华筠打反击。香港队急于求成,绝招不多,最终未能攻破中国队的城池。 此役,中国队射门11次,角球7次。香港队射门6次,角球2次。

中国队首发阵容:22号张惠康/17号麦超、4号郭亿军、5号贾秀全、2号朱波/3号高升、18号段举、16号李辉、8号唐尧东/9号柳海光、10号马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