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队参加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足球比赛赛况
(2009-07-13 17:27:26)
标签:
中国足球队参加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 |
分类: 中国国家足球队 |
领
主教练:张宏根
教
守门员:1号李富胜、22号许建平
后
前
前
中国足球队主教练苏永舜日前在国外探亲,由于最近其母病重,他不能前往新德里。中国队主教练由张宏根担任。
中国足球队自从在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中,饮恨狮城以后,重新组队,只保留十一名队员,又吸收了赵达裕、吕洪祥、徐树刚、谢德刚、许建平、谢志雄、池明华等七名新将。老队员中,中卫迟尚斌改打中锋,边卫林乐丰改打中卫。全队排列了四三三和四四二两种打法的几套阵容,于今年八月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中初试锋芒。后来又出访欧洲等地锻炼队伍。总的来看,这支队伍比以前年轻,速度和体力都比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时的老队好一些。问题是中场组织核心尚未达到当年容志行的水平;中锋不够理想;防守不够稳固;整队战斗力尚未达到参加世界杯预赛时的最高水平。
1982年第九届亚洲运动会足球比赛于1982年11月20日至12月3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
16个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单循环比赛,小组前两名出线,进入第二阶段比赛。分组如下:
第一组:朝鲜、沙特阿拉伯、泰国、叙利亚。
第二组:伊拉克、科威特、尼泊尔、缅甸、
第三组:中国、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印度;
第四组:韩国、伊朗、日本、也门。
1982年11月20日,中国足球队在这里的模范城体育场以1比0战胜马来西亚队,取得了本届亚运会首场足球赛的胜利。
比赛一开始,前锋沈祥福、古广明,中锋迟尚斌和前卫黄向东、左树声生龙活虎,配合默契,从两翼频频发动进攻。比赛进行到25分钟时,左树声主罚任意球,球飞到距对方大门10米处时,身高1米83的后卫2号刘承德插上,用头把球顶入网内。上半时,中国队以1∶0领先。下半场,双方争夺更加激烈。中国队虽有多次射门机会,其中黄向东在30米处远射打中门柱,没有建树;马来西亚队加强了攻势,但也始终未能破门。
11月22日,中国足球队以1比0击败孟加拉队。孟加拉队显示了一定的实力和顽强的作风,攻势较猛,防守也较稳固。中国队只在上半场21分钟时,由6号黄向东攻进一球。此后,再也无法攻破对方大门。
11月24日,虽然中国队和印度队出线已成定局,但举行的中国与东道主的比赛,仍然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
比赛开始,中国排出四三三阵式,加强中场的争夺,充分发挥两个边锋快速、灵活的特点,频频发起进攻。12分钟内,中国队8次射门,2次角球,占据了场上的主动。印度队虽然利用其突前中锋10号阿里,长传冲吊,多次给中国队造成威胁,但因失误较多,没有破门。比赛到26分15秒时,中国队谢志雄中场长传转移右路,中锋迟尚斌把球顶向左侧门前,13号沈祥福凌空射门,中国队暂时领先。
下半时比赛开始,印度队充分发挥运动员身体素质好,速度快的优势,积极组织进攻。8分20秒时,印度队右边锋一记长传到中国队门前,阿里在禁区内抢点顶射破门。7分钟后,中国队守门员李富胜在门前扑救对方一记冷射时,球脱手,被插上的队员补射入网。在1∶2落后的情况下,中国队积极组织反击,及时改变战术,变四三三为四二四,以陈金刚换下吕洪祥,加强锋线的攻击力。终场前6分钟,迟尚斌在印度队门前底线附近将球顶回,左树声及时赶到,拔脚怒射,守门员来不及反应,球已应声入网。比赛结束,双方2比2握手言和,中国队因净胜球比印度队少一个,名列小组第二。两队双双进入前8名。
纵观全场比赛,中国队短传配合、中场拚抢等方面略占优势,运动员个人传控球能力和射门都有进步,特别是在上半时表现突出。但下半时,攻势显得较弱。
根据赛程规定,第二阶段由一、三组和二、四组前两名各自交叉淘汰。胜者才能进入半决赛。中国队将同第一组冠军朝鲜队交锋。
11月27日晚,中国足球队以0比1败给朝鲜队,失去了进入前四名的资格。 朝鲜国家足球队是以全国冠军队“二·八”队为主组成的,大多数队员都是年轻新秀,他们保持了朝鲜队凶猛、顽强的特点,打法上以长传冲吊为主。采用“四三三”阵式,全队攻势凌厉,上半场前12分钟就获得4次角球。朝鲜队队员技术简练实用。他们频频使用长传冲吊,由身高1.85米的中锋13号王桑厚在禁区内头球摆渡,制造射门机会,给中国队很大威胁。
下半时一开始,朝鲜队攻得更凶,打到第14分时,右边锋2号金丰万在球门右侧顶入一球,守门员李富胜扑救不及。中国队今天踢得很顽强,队员们奋力抢截,以谢志雄替下吕洪祥,陈金刚换下古广明,特别是最后10分钟,全力反攻,在对方门前造成不少险情。
综观全场,这场球我队处于完全的劣势,对对方球门没有多大威胁。失利是合乎情理的。中国队失利的原因有以下3点:第一,进攻时推进太慢,个人盘带过多,没有发挥出自己速度快的特点。第二,中场薄弱,前卫队员控制球和输送球时失误多,视野不够开阔。第三,对付长传冲吊的办法不多,防守有漏洞。
纵观中国队的四场比赛,除了运动员积极努力这点应予肯定之外,确实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东西。去年,在世界杯赛预赛中,中国队快速、巧妙的配合。特别是两翼齐飞的凌厉攻势,曾挫败不少强队,在国际上颇有一点名气。可惜,这些优点现在看不到了。人们在这几场球中看到的是后场得了球,“砰”地一声长传高吊送到前方,这种长传,不像世界强队那样准确地传到对方后卫的身后,让前锋快速突破,立即威胁对方球门,而是常常传到对方后卫前面。让自己的中锋使用本来就是短处的头球,去和严阵以待的对方几名后卫争顶,把已控制在手的球轻易失掉。往往是攻得快,失得也快。
另外,中国足球队在参加亚运会之前,还同北京队和上海队进行了热身赛。
1982年10月2日,北京队以2比0胜中国队。中国队失利的原因:态度上松松垮垮,轻易放过多次极好的射门机会,战术变化小,失球后便出现危险动作,临门一脚的基本功差,前卫左树声距门5米将球射飞。
1982年10月27日,阔别上海五年之久的中国足球队在上海虹口体育场,以1比0小胜今年甲级联赛冠军北京队,经过90分钟“水战”,中锋9号陈金刚中路突破,射入一球。国家队临门一脚欠佳,北京队体力欠佳,均有一些不足。
1982年10月30日,中国足球队在上海江湾体育场,迎战东道主上海队,上半场,沪队打得机智灵活,使中国队没有射门机会,由前卫9号奚志康首开纪录。下半场,中国队加强攻势,由左边锋13号沈祥福罚任意球将比分扳平。3分钟后,中锋9号陈金刚再建一功,最后中国队以2比1胜上海队。
1982年11月2日,中国队在虹口体育场再战上海队,以3:1获胜。第一个球是中卫2号刘承德头球命中。第二个球由前卫10号吕洪祥远射中鸽。第三个是中锋5号迟尚斌射入的,沪队射进的一球是中卫12号郑彦罚任意球攻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