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游记草根摄影波斯尼亚 |
分类: 世界各地旅游 |
波黑战争20周年之际,我们来到波斯尼亚中部著名旅游城市莫斯塔尔(Mostar),这个上世纪90年代惨遭战火蹂躏的城市经过重建恢复了昔日面貌。
http://s7/middle/4e55e078gc9802585b776&690
莫斯塔尔是座美丽的城市,位于波斯尼亚南部峡谷之中,依山傍水,地势起伏,海拔80米,内雷特瓦河(Reretva
River)把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波黑战争前全市12万居民中35%为信奉伊斯兰教的波斯尼亚族、30%为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族、20%为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很多世纪以来,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自由往来,相互通婚,和睦共处,是巴尔干地区民族、宗教融合的典范。
http://s6/middle/4e55e078gc98033fecdb5&690
1992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盟的瓦解使整个巴尔干地区陷入血雨腥风,莫斯塔尔也未能幸免。塞族军队为抢夺莫斯塔尔东部以建立“大塞尔维亚”率先攻击克族和波族武装,对老城狂轰滥炸,包括方济会修道院、大天主教堂、主教宫、清真寺以及桥梁、铁路在内的基础设施相继被毁。克、波两族联合抗击,把塞族军队赶出城外。战事本该结束,不料克族军队随即调转枪口,向波族发起进攻,城东大部分波族聚居区被夷为平地,西部波族人也遭大清洗,大量平民被赶进集中营,血腥的日子里,波族21个村落的116名平民遭灭门式杀害。
http://s13/middle/4e55e078gc980342c920c&690
我们现在位于内雷特瓦河西岸,眼前是举世闻名的老桥,波黑战争中一度成为全球媒体的焦点。老桥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那时莫斯塔尔仅是个军事要塞,总共只有19间屋,过河依靠一座木桥。1468年奥斯曼帝国吞并这里后逐渐有了人气,房屋也多了,开始向城镇化转变。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军事战略的需要,1557年苏莱曼苏丹(Sulejman)下令将木桥改建为石桥,土耳其著名建筑师哈鲁汀(Hajrudin)担起建桥重任,耗时10年,1566年正式启用。石桥由1088块当地产的岩石构成,高20米,长28米,用料上乘、工艺独特,被认为是奥斯曼桥梁史上一项重要成就,17世纪土耳其旅行家爱维亚瑟拉这样描写它:“桥从一个悬崖延伸至另一个悬崖,就像升至空中的彩虹……,我不过是阿拉的一个从属者,虽游历过16个国家却从未见过这样的桥梁。”
http://s15/middle/4e55e078gc9804343f77e&690
老桥的建成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宗教的融合,400多年来,它一直承担着两岸的交流与交通,然而,这一切随着1993年11月19日的一声巨响成为了历史。这一天,在克族武装猛烈的炮火中老桥轰然倒塌,碎石坠入内雷特瓦河中,溅起几十米的水柱,对于莫斯塔尔市民而言,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日子。
http://s10/middle/4e55e078gca9297454729&690
炸桥事件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几个月后联合国决议重建,由教科文组织牵头,经数年准备,1998年10月成立了国际专家委员,2001年6月动工,耗资1600万欧元,2005年12月一座崭新的、完全按照原貌恢复的新桥横空出世,不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http://s16/middle/4e55e078gc98058ebb44f&690
站在老桥向东望,眼前是高耸的桥头堡,由石块砌起,威武庄严。堡垒历史与老桥一样长,两岸各有一个,当年有160名军人全天候驻守。堡垒旁是弹药和武器库,现在其中一个改成为清真寺,另一个变成了展览馆,展出城市悠久的历史。
http://s16/middle/4e55e078gc98059065d3f&690
桥边的这家书店值得一提,店主是位伊斯兰信徒,搞了个小型图片展,常设的,展示着有关城市历史和波黑战争的图片。一台电视机循环播放老桥被炸毁的录影带。几乎所有来这里的观光客都会驻足观看,免费的。
http://s10/middle/4e55e078gc98036ed9269&690
一条鹅卵石小街沿着河岸向前蜿蜒伸展,路旁小店铺一间挨一间,售卖来自印度、东欧、土耳其等地纪念品和手工艺品。原来的商铺大多毁于战火,这些年逐一恢复,在严谨的规划下,尽量保持原貌。http://s15/middle/4e55e078gc980370e339e&690
老城布局不同于现代城镇,具有不对称的特点,河东以行政、宗教、驻军和商贸功能为主,河西则为传统的住宅、手工作坊区,这种格局直到19世纪奥匈帝国时期才有了逆转性改变,所以今天我们在河西同样可以看到很多商铺。
http://s14/middle/4e55e078gca81e00fcc7d&690
店主很有创意,途经的游客都会被这只独特的木靴吸引,当然也会留意主人的商品。
http://s10/middle/4e55e078gc98042ba6dc9&690
风光旖旎的街景。
http://s14/middle/4e55e078gc9803741164d&690
从北向南望。
http://s4/middle/4e55e078gc9804370b2a3&690
阿拉伯风格的商铺。
http://s14/middle/4e55e078gc980384b694d&690
这是最古老的市场,400多年历史,当年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旅游旺季时,这里摆满摊档,售卖各种农副产品。
http://s14/middle/4e55e078gc98042e7880d&690
尽显巴尔干特色的民居,混合着奥斯曼土耳其和欧洲的风格。
http://s6/middle/4e55e078gca90e3f54fa5&690
走近这里,我们不由放慢了脚步,阳光下、树林中一片白色墓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个伊斯兰坟场,从墓的簇新程度可以判断落葬时间并不长。
http://s2/middle/4e55e078gc9804290ccf1&690
墓碑上的文字证实了我们的猜测,长眠于地下的生命全部终止于上世纪90年代的那场战争。
http://s8/middle/4e55e078gc98038acb107&690
细细阅读墓碑上的记载,大部分是年青人,生于1960年代,风华正茂之年被战争夺去了生命。他们安息的地方战前是公园,每逢假日游人如织,其中不乏异族情侣,如今却成了寄托哀思的地方。
http://s4/middle/4e55e078gca80fdb02d23&690
沿着墓地南行,一栋栋弹痕累累的建筑映入眼帘,战争过去那么多年,它们仍在撩起人们的记忆。
http://s10/middle/4e55e078gca80fec258f9&690
恢复一新的Karadjoz-bey清真寺,黑塞哥维那地区最大和最具纪念价值的清真寺,由土耳其建筑师希南(Sinan)的弟子Koca
Mimar Sinan设计,差不多和老桥同时施工,寺内有学校、喷水池、图书馆和供穷人用的公共餐厅,波黑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
http://s8/middle/4e55e078gc98038f82857&690
经过老桥南面的Lucki桥,我们回到西岸。Lucki桥也是莫斯塔尔的重要建筑,建于奥匈帝国期间,由当时的市长负责修建,全长72米,据说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单跨度桥梁。波黑战争期间最早被炸毁,13年后重建。
http://s1/middle/4e55e078gc98059044870&690
这是莫斯塔尔仅存的奥斯曼风格土耳其浴室,建于17世纪初,外部朴实无华,内部装饰精致,有一个前厅,浴池部分很大,还有休息室。浴室没有窗户,拱顶设计较好保护了浴者的隐私。现改为展览用途。
http://s5/middle/4e55e078gc98062837a04&690
城西最有特色的Crooked石桥,下面流淌着Radobolja河,它是内雷特瓦河的支流。Crooked桥建造时间比老桥更早,桥身下漂亮的半圆拱宽8.56米,高4.15米,桥面用突出的石条和碎石混合铺成,桥两端、桥侧以及与桥相连的小路铺设着鹅卵石,这些材料均取自当地,造型、工艺与中国一些水乡的单孔桥有异曲同工之妙。
http://s14/middle/4e55e078gc9805e8041ad&690
漫步河边,难得的视觉享受。
http://s1/middle/4e55e078gc9805e945f10&690
周围建筑与石桥十分相衬,石块垒起的墙身,石片铺叠的屋顶,古朴苍劲,无斧凿之嫌。。
http://s6/middle/4e55e078gca9922c8fb45&690
风格各异的民居展现着黑塞哥维那多元化的建筑风格。
http://s14/middle/4e55e078gca87b048b2cd&690
南岸高坡上矗立着Nezir-aga清真寺,是城西最古老的一座,1550年由当地穆斯林信众捐款而建,后陆续扩充,到1931年除宣礼塔和祈祷厅外还有1间伊斯兰小学、4间商铺、1栋楼和2个小型坟场。1932年清真寺关闭,1950年全部拆毁,40年后重建。
http://s16/middle/4e55e078g7aa8aa8bac4f&690
从Nezir-aga清真寺俯瞰河谷,小桥两边是Kriva
coprija酒店,由5栋石建筑组成,颇有特色,如果想感受一下莫斯塔尔独特的民居民俗,下榻这里是不错的选择。
http://s5/middle/4e55e078gca9c7db25764&690
据说要提前一些日子预订才有保障。
http://s4/middle/4e55e078gc9805f376ce3&690
经过小桥转入Onescukova街,这是城西通往老桥的主通道,按说应该热闹,所见却是人影稀疏,门可罗雀。
http://s12/middle/4e55e078gc980626f534b&690
偶尔遇上一两个当地人,都是行色匆匆。和其它旅游城市相比,这里的人似乎有些冷漠。
http://s2/middle/4e55e078gc98062509051&690
即便迎面遇上,他们也不会放慢脚步,更不会有眼神交流。
http://s12/middle/4e55e078g7a8cd6aaf7fb&690
或许,残酷的战争和宗教冲突使得他们本能地对外人产生畏惧和不信任,这多少让人感到困惑和悲凉。
http://s3/middle/4e55e078gc98062a59462&690
初来乍到的我们面对如此冷清的环境难免不安,因而却步,不敢再往深巷探幽。
http://s9/middle/4e55e078gca87aeda89e8&690
Onescukova街的另一端是环城公路(Bulevar
http://s10/middle/4e55e078gca9c0bfcc719&690
路旁是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The Church of St. Peter and
Paul),外表显示它是新建的。早期教堂于1866年建立,正值奥斯曼帝国衰败之时,为缓解民族宗教矛盾,当局不得已放宽对其它宗教的限制,于是便有了它。教堂一旁是钟楼,后面是芳济会修道院,内有一个藏书馆,珍藏着近50,000卷书,还有16、17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的作品。现在的钟塔是2000年重建的,既高又瘦,与附近的宣礼塔相比明显高了一截,也许钟塔的设计者在暗示些什么。
http://s5/middle/4e55e078gca90f4217434&690
教堂侧面和对面伫立着几栋民居,墙身弹痕累累,我在想,当人们经过这些建筑进入教堂时,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http://s6/middle/4e55e078gca9130f3b755&690
一边是美得几乎令人窒息的风光,一边是百孔千疮的废墟和不堪回首的往事,这就现实中的莫斯塔尔,一个让人感怀的地方。
http://s13/middle/4e55e078gc98058d7c07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