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耳其】七百年前丝绸之路上的豪华驿站

(2011-09-08 08:33:49)
标签:

世界各地

土耳其

塞尔柱

驿站

历史

文化

旅游

游记

原创

草根

摄影

休闲

分类: 世界各地旅游

离开古城以弗所后我们继续东行,地势渐渐向上,几小时后已置身于安纳托利亚高原。自古以来,这条路就是丝绸之路西段的重要通道,尤其在12-13世纪塞尔柱(Seljuk王朝统治时期,过往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为使商队及时得到补给和休整,沿途设有不少驿站,最多时达上百个,至今仍保留的约40个。这些驿站既是重要的历史见证,又是难得的观光景点,我们参观了其中最大也最负盛名的苏丹罕驿站(Sulatanhan Caravanserai)。http://s7/middle/4e55e078gabba2a68b6b6&690

 

苏丹罕驿站座落于距阿克萨莱伊(Aksaray)40公里的小镇上,建于塞尔柱王朝全盛时期的1229年,1278年毁于大火,不久重建。建筑师是来自大马士革的阿梅莱·默罕默德·本,重建后成为土耳其境内最大的商旅驿站。苏丹罕驿站在塞尔柱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果到土耳其只看一座,那么非它莫属。驿站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由两部分组成,开放式的庭院用于平时,面积2250平方米;室内大厅用于冬季,面积1430平方米。驿站本身就是建筑艺术精品,结构坚固、配套齐全,免费提供各种服务,堪称西亚驿站的典范。(下图中右上图中的绿色部分就是阿克萨莱伊的位置,可以看到它处在贯通东西南北的十字交叉路口,这一位置决定了苏丹罕驿站的重要性)

http://s11/middle/4e55e078gac3375c8127a&690

 

驿站首次出现在西亚是在公元10-11世纪的加兹纳威滋王朝(Ghaznavids)和塞尔柱王朝时期,最初是为军人而设的,称作”Ribat”。公元1075年塞尔柱王阿尔普·阿尔克斯建立了塞尔柱帝国、定都孔亚(Konya,距此94公里)。此后一百多年,在抗击东征的十字军和入侵的拜占庭军队方面接连取得胜利,国力日渐强盛。阿克萨莱伊地处丝绸之路西段,是连接黑海到中东、印度到君士坦丁堡两条贸易通道的交汇点,也是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过境商队带给当地丰富的物资和大量税收,同时也面对一定风险,沿途盗匪经常出没,危及商队生命财产安全。精明的塞尔柱苏丹看到古道潜在的商机,一方面积极鼓励过境贸易,与意大利和塞浦路斯签订协定,对过往商队征收一定税收;另一方面为商队提供补给和休息场所,确保通道安全和畅通。原本用于军事目的的“Ribat”被改建成驿站,还兴建了一批设施齐全、条件舒适、安全可靠的大型驿站。

http://s7/middle/4e55e078geb67c06904b6&690

 

苏丹罕驿站给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华丽与大气。门框设计是非对称的,左侧为传统的直角结构,右侧则为圆弧形。门的上部装饰是内凹式尖拱、平面圆拱加矩形门拱的组合,土黄夹杂赭色的门拱高13米,厚1.5米,正面围墙长50米,侧面长100米,用卡帕多奇亚的火山岩垒砌而成。墙两侧中间位置各有3根突出的立柱,墙角有六角塔楼。整个建筑雕刻精美、气势恢宏,俨然宫殿城堡的感觉。

http://s3/large/4e55e078gac59bd073bc2&690

 

尖拱造型如同放大了的壁龛,由精细的花瓣和复杂的几何图形构成,赛尔柱文字雕带点缀其中。

http://s16/middle/4e55e078gac3f8ae3d41f&690

 

进入门内,两边壁龛十分抢眼,黑色与浅色石料相间,对比鲜明、错落有致。
http://s7/large/4e55e078gac3f8e8cce76&690

 

壁龛与拱顶衔接部分看似有些杂乱,细细观赏会发现构图别致,色彩协调,集合了游牧民族的文化元素。

http://s15/large/4e55e078gac3f91d4230e&690

 

顶部采用的石料类似钟乳石,并非纯色,据说只有在安纳托利亚地区才有,历经几个世纪仍光亮如新。
http://s9/middle/4e55e078gac3f93e8e208&690

 

院落是前宽后窄的品字布局,前面是院子,后面是很高的大厅。

http://s15/middle/4e55e078gac0b7f236e6e&690

 

双拱廊结构是驿站最显著的特点,让人联想到基督教修道院。事实上,安纳托利亚有很多来自东邻亚美尼亚(Armenian)的移民,因为战争失去家园而来到高原,他们大都信奉基督(东正)教,塞尔柱不少建筑都渗透着基督教的宗教元素。拱廊用途半为货仓、半为马厩和栓骆驼的地方。

http://s14/middle/4e55e078gac41f1a9a4ed&690

 

拱廊对面是一排密实的房间,共有9间,有趣的是门都设计成壁龛状。左手边第一间是办公室,石梯下三间是浴室(土耳其浴)。

 http://s9/middle/4e55e078gabdc6dbf5f28&690

 

每间房的面积12x6英尺,除浴室外,其它几间分别用作餐厅、休息室和病人的睡房。屋顶是拱形的。基于安全考虑,窗口离地很高而且狭小。(左下为驿站的平面图,右下可以看到外墙的情况)

http://s5/large/4e55e078gac4018af7ed4&690

 

院子中间的迷你清真寺(Kiosk mosque)颇具特色,底下4个大圆拱支撑起整个建筑,南面有楼梯。楼上墙上有壁龛。虽被称作清真寺,但实际并非伊斯兰信徒专用。赛尔柱王朝对异教采取宽容的态度,商客中有不同信仰的,驿站同样为他们提供方便,允许合用这个场所。

http://s1/middle/4e55e078gabba3e49a1f0&690

 

安纳托利亚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山脉海拔3,000多米,冬季异常寒冷,人畜不宜在户外。院子南面的大厅是专供冬季使用的。这是大厅的入口,与正门的风格一致,装饰相对简单些。

http://s13/large/4e55e078gac3f97f12c7c&690

 

大厅中间是一条中心走廊,两边各有两条稍窄的。走廊上方9拱相连,很有气势。http://s14/large/4e55e078gac445522964d&690

 

中央突出部分有天窗,里面看是圆顶,外面看则是锥形的,呈螺旋式上升,貌似亚美尼亚的基督(东正)教堂。这种设计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通过内部和外部的造型,把不同民族和宗教的特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小图可看到大厅外锥形的尖顶)

http://s13/middle/4e55e078gac3c923f16fc&690

 

大厅高15米,1430平方米的面积没有分割,犹如教堂的正殿。窗户很小,采光明显不足,好在地下有火盆,采暖的同时也可作为照明。

http://s7/middle/4e55e078gabba2d6d71a6&690

 

过境商队不分民族和性别,均可获得最多3天的免费服务。在这里,破损的鞋会修补好,过于残旧的会获发新鞋;有病的可得到药物和治疗;随队的牲畜会喂饱,磨损的马蹄也会掌上新的。驿站内有专职的医生、教士、管理员、兽医、信使和厨师,他们的报酬由朝廷负责。驿站的建造和维护费用主要来自王室、权贵和商人的捐赠。据介绍,仅苏丹王就出资建造了9座,全部命名为“苏丹罕”。(小图为驿站内商队休整的画面,右下图描绘了客人在休息、聊天、治疗的情景)

http://s2/middle/4e55e078g77961002f811&690

 

除了免费食宿,商队在境内遭遇盗匪财产蒙受损失的,核实后会获得赔偿,费用由国库支出。一系列开明、开放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刺激了各国商人,他们纷来沓至,给高原经济注入了活力,塞尔柱帝国很快成为小亚细亚地区富庶的国度。

http://s7/middle/4e55e078gac40a09a8776&690

 

19077月,英国著名冒险家、记者、作家和考古学家格特鲁德·贝尔女士(Gertrude Bell)到访这里,贝尔阅历丰富、游历甚广,但面对如此特别的建筑还是有些惊讶。她拍摄了一组照片,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一个世纪后,这些照片成为人们了解这段历史的珍贵资料。贝尔是二十世纪英国中东问题头号专家,与其同时代的“阿拉伯的劳伦斯”T.L.Lawrence齐名。今天的伊拉克国界线是由她亲手绘制的,费萨尔一世国王是在她的协助下登上王位的。她也是电影《古墓丽影》中女主人公的原型。贝尔著述颇丰,曾任巴格达文物局局长(Director)。她终身未婚,1926年突然逝世于巴格达寓所。下图是驿站外的民族英雄纪念雕塑群,这里共有12位对土耳其有杰出贡献的人物雕塑,包括共和国创始人凯末尔将军、3位苏丹王、杰出的伊斯兰建筑设计师Mimar Sinan、哲学家Ibn-i Sina和诗人作家Mehmet Akfi Ersoy等。(小图为贝尔和她当年所拍摄的驿站)

http://s15/middle/4e55e078gabdc883113be&690

 

赛尔柱的驿站风光了一个半世纪,随着欧洲人发现了通往东方的新路线和蒙古人入侵,以及沿途日益恶化的地理环境,丝绸之路渐渐失去其重要性,苏丹罕驿站和其它驿站一样,最终难逃关闭的命运。
http://s16/middle/4e55e078g77929f8781ff&690

 

(旅见旅闻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