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书法家--牟所

(2008-01-25 10:23:44)
标签:

学术论文

 
               清代书法家--牟所 

欢迎大家一起品评 转载
 清代书法家—牟所
                                             
                             林凤云
 清代道光年间,举人牟所的书法名噪一时,被书法家何绍基叹为“山左书法第一”。
 由此观之,牟所先生在当时书法界的位次和声誉非同反响。“嗜学工书,片纸只字,人争贵宝,尚书道州何凌汉称之为山东书法第一。初宗鲁公,晚参魏晋,纵横离奇,自成一家。”亦足见牟先生在当时的知名度之高。
 牟所(1792—约1851)字无逸,号一樵,栖霞城里悦心亭人,清道光乙酉科(1825)拔贡,丁酉科(1837)举人。任工部铅子库主事,都水司主事,南河河防同知。
 先生的书法造诣之深、名气颇大、这与他出身书香门第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即此,我们先了解了解先生的家世。
      
                          牟 所 的家世
 牟所先生出生在名宦书香门第。
据《栖霞名宦公牟氏家族》统计:
牟氏全族中进士10名,举人18名,各种贡生72名,监生4名(以上均达正式做官资格)。
全族做官者147名,县官(含九品)以上官吏118名,州官22名,京官7名,最高为从一品。
著名文学家3名,著名经学家1名,诗人13名,书画家12名(含牟所)。
 据《牟氏谱稿》统计:
    自牟所五世祖牟国珑始(即牟所前五代祖先)至牟所子侄辈止:
    进士2名、举人5名、各种贡生22名、其他官衔3名、著名经学家1名、著名文学家1名、诗人兼书画家1名。
    我们从这些情况可知牟先生出生在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名士官宦世家。牟氏家族在栖霞被推为四大望族(牟、林、郝、李)之首。
    根据《牟氏谱稿》记载,牟所先生的家世如下:
    牟国珑(1645—1713)字作霖,号重季。牟所五世之高祖父。康熙廿七年中进士,后任河北省南宫县知县,为令不避豪势,劳心于人民,南宫人立祠肖像以作纪念。
    牟国珑归里在住宅东修建一亭,命名为“悦心亭”,以供自娱。
    牟国珑生二子,长,牟恢、次,牟悌。
    牟恢(1680—1723)廪贡生,字仁庐,号宏斋,牟所高祖父,栖霞城里悦心亭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家教甚严,从不沾纨绔恶习。三十四岁主家政,勤俭持家,朝各领所事,夕核其所成。自奉粗粝,衣食皆有定制,外交不杂。
    牟悌(1683—1746)字义亭,号逊斋。廪贡生,牟所叔高祖父,栖霞城里悦心亭人。父早逝,对继母极孝,兄丧抚育孤侄,慈而有方,平生好义轻财,族党中承蒙受周济者不计其数。或有人因贫卖女,代而赎之;业师后裔,家贫不支,出银助之,后举孝廉。事载《邑乘》。
    牟之仪(1706—1750)增生。字周六,号度庵,牟所曾祖父,栖霞城里悦心亭人。十八岁父恢见背,与叔悌同居,事叔如父。而立之年乘叔命与叔分居,卅七岁偕妻林氏及女儿两双由悦心亭,徒居古镇都,始建牟氏庄园。平生居简守拙,孝友是从。闭门不闻世事,教子尤严。
    牟绥(1728—1791)举人。字克猷,号雪泉,又号桃梦,牟所二祖父,古镇都人。一生以孝敬德行,文章卓然异闻。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济南从学于德州宋弻先生,甚得先生称赞;乾隆三十五年(1770)登州府太守监考栖霞童子生,唱名毕向应试者曰:“栖邑城北牟生,立德可敬,尔辈当效法。”
    牟愿相(1760—1811)山东著名古文家。字亶夫,号铁李,牟綏之子,牟所之堂伯父。古镇都人。邑生。自号铁李,以示追怀远祖李黼公。中年随父居莱芜六年与当地张墨宾等四子友善,所做诗文成为有时代风土特征之文献。所著《小澥草堂诗文集》,1853年由海阳七里店其婿李珏刊行。高密单为作序,序曰:“夫艾山之灵,秀著于海滨得其气者往往为名士伟人。先生与陌人先生角立特出,岂非中毓之独厚者欤。” “性不偕俗,偃仰自若,善古文辞”。著有《小澥草堂文集》、《小澥草堂诗集》、文人《山左古文抄》,后有作者皆莫能及。
  牟组(1731—1782)字篚楚,号竹溪,庠生。名士牟庭之父,牟所之祖父。生三子,长贞相,进士,肥乡县知县;次庭,名士,著名经学家;三家相,太学生。因子贵,赠文林郎,肥乡县知县。
    牟贞相(1755—1792)字含章,号鹤崖,进士。牟所之先父。河北省肥乡县知县、满城县知县。
    “字含章,号鹤崖,栖霞人,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授肥乡县知县,调署满城,邑小而僻,驿马缺额,差派病民,贞相至,丝毫不复扰,将回肥乡县,百姓遮道挽留。贞相卒,后有乘其马赴保定者,道出满城,犹有识其马,持之而泣者”。
    牟庭(1759—1832)著名经学家。原名庭相,字陌人,贞相胞弟,牟所二叔父。原为古镇都人,后徒居悦心亭。自幼天资聪颖,就读于“小澥草堂”家塾。十九岁补诸生,被山东学使赵鹿泉称为:“山左第一秀才”。终生著书立说,先后积累不下五十余部手稿;代表作为《同文尚书》、《诗切》,二十世纪初梁启超将《周公年表》列为三百年来学术名著之列。1982年齐鲁书社影印出版了《同文尚书》、1983年又影印出版了《诗切》。均收录于齐鲁书社编印的《山左名贤遗书》中。“牟庭,字陌人,栖霞人,乾隆六十年(1795)优贡,任观城训导。方为诸生时受知予学使赵佑,又以经学知予仪征阮。”额其室曰:“横经精舍”。其为校官也。专以古学励诸生,其为学穿穴经史,旁及诸子百家。一时名士,若江南汪中辈多有劣书往来辨难。平生著作不下五十种,殁后其子房篡其遗书,刻之曰《雪泥书屋杂志》。房嘉庆十三年举人,长清县教谕。
    牟家相,字介园,太学生。牟所三叔父。
    牟墨林(1789—1870)字松野,牟綧之子,牟所堂叔父。牟氏庄园创始人。
    据此,我们已经基本了解到牟氏家族涌出官宦、名士、诗人、书画家之多,是官宦、书香之家世,大致已经清楚可知。
    现列表以述:
    五世祖:牟国珑,进士、知县。
    生二子:长牟恢,贡生;次牟悌,贡生。
    曾祖父牟之仪 ,增生。
    生五子:长牟绪,大祖父;次牟绥,二祖父,举人;三牟组,祖父,庠生;四牟绶,四祖父;五牟綧,五祖父。
    祖父:牟组
    生三子:长牟贞相,先父,进土、知县;次牟庭,二叔父,著名经学家,优贡、训导;三牟家相,三叔父,太学生。
    先父:牟贞相
    生一子:牟所,举人,著名书法家。
    堂叔父:牟綧
    生一子:牟墨林,牟氏庄园创始人。
   
   
                    牟 所 外祖父 之 门 第
 牟所在书法事业上取得骄人的成就,与出生在官宦、名士、诗人、书画家之多的书香家世的熏陶、前贤的指教培养分不开,与他外祖父之门第的影响和先辈的教诲也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我们从民初《福山县志》所载的几段引文再了解一下他外祖父的门庭情况:
 肖旃年,肖劼次子,中社城里人,乾隆二十八年癸未中二甲二十一名进士、改知县,官至贵州仁怀厅同知,署大定府知府,肖旃年肖劼的第二个儿子,牟所的外祖父。
 “肖劼,瑟斋,程严长子,坐而端颖。幼时,见制艺文举,能仿为之;及壮,淹贯经史百家,立品方正。一器一物,措置必端,衣冠必整洁。”肖劼是程严的长子,牟所的曾外祖父,生来就端正庄重聪颖,幼小时就才华过人,撰写文辞。青壮年便能贯通百家经书史籍,从衣着整洁这一生活小节到为人处事诸方面树立了品行端正的良好典范。
 “康熙辛卯,举于乡;已未成进士,雍正甲辰,选甘肃高台县知县”。
 史籍告诉我们牟所的外祖父均为进士门第,也是官宦世家。
 “及归里,习佳以诗书自娱,课子侄一遵礼法,常以朱文公家训,马援之戒子弟为劝勉。”回家后肖劼最好的习惯是读书作诗撰文为乐事,陶冶性情,熏陶影响后生,常以朱子家训、马援的戒子弟处世为人的规矩来劝导勉励家人形成正规的良好家风。
 “一时,从游之士器度文章皆彬彬可观,处世和雅。”这时,肖劼从浏览阅读的经书史籍、名著,他的诗文水准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非常可观。为人处事文静、和谒可亲,受到邻里亲戚的爱戴尊敬。
 “戚里有争讼者,辄排解之。人多以一言为可否,其见重于士民有如此。”⑩肖劼的品行和优良的家庭风尚,给亲戚邻里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受到人们的称颂和尊敬。邻里亲戚如出现纠纷不和打官司的现象,他不用多费口舌便可和解无事。可想便知他是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长者,家庭是个非常文静平和不俗的官宦正统的书香门第。他外祖父的家庭门第和牟所的家世门当户对。对牟所的成才产生良好的影响。
 
 
         牟 所 书 法 的 透 析
  “学书莫难于临古,当先思其人之梗概,及其人之喜怒哀乐,并详考其作书之时与地,一一会于胸中,然后临摹,即可以涵养性情,感发志气,若绝不求形似,则不足论书”。
    我们从事书法学习和创作,务必师于古,入古,出古,才能其发展和繁荣现代书法事业,研究古人书法是书法界一个必然的学术趋势,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历史文化现象,研究明清书法对牟所书法的透析,其义意是十分重要和深远的。
    《牟氏谱稿》记载,牟所生于己于1792年,一岁时,父亲去世。幼小的牟所失去父亲,其成长除了母亲肖氏的养育之外,再就是两位叔父,尤其是二叔父牟庭(著名经学家)以及他外祖父家庭的影响。牟庭终生对学问一丝不苟,对后生的教育十分严格,牟所自幼刻苦读书,在家庭正规严格的教育下,学业进步很快,1825年拔贡,由于书香门第的熏陶,先辈的正确教导,他更是勤奋好学,读书俱佳,学业成绩喜人,1837年中举人。历任工部铅子库主事、都水司主事,南河河访同知。工书法,发展极速。
    牟所以七品京官改南河同知,因性情孤傲,不妄与人交接,勤学工书,别具一格自成一家。观其书作不外乎赏于用笔及字之结体成格调,审视便知谁家那派,书作之章法大致有二:或纵有行、横无列;或横有行,纵有列。牟所书法虽遐迩闻名,但先生的书法轶事后人知晓甚少,笔者就见到的书作阅读赏析,以飧读者。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谈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捉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难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兼散超逸,方笔者凝望沉着。”
 牟所先生一生苦心孤诣不懈求索,主攻楷、行二种书体。笔者所见到的牟氏几件作品中,可分为早中期和晚期。从“权衡此心坐堂奥,笑谈与世殊臼科”七言联看,写得厚重雄浑,丰润遒劲,渗透着浓重的颜书法度,看来书作朴实端庄还透露出一些板滞收敛之气,但起点高,超凡脱俗,格调清雅仍不失大家风范。通过这种直观感受,可判断为早期作品。
 我们再赏读"水流心不竞,世短意常多"五言对联,较上面的七言对联,就更见其雄强厚重,大气磅礴,正而不窘,庄而不板滞,端严朴拙,用笔雄重的颜书神韵,但又是师颜脱颜的成功之作。可以看出牟先生的这件作品是他的中期之作。拜读这两件作品,可见他从中青时期就对颜书研究之深,领会透彻,这是先生中年时期书法创作的一个高潮。接着再试读另一七言对联:“雨带烟霞从古少,学知庄稼到秋成”统览这些作品,这一书作保留了颜书神韵,但雄强厚重的气韵开始减弱,用笔已见清劲痩健,由行楷向行书过渡,行笔灵动健挺。可见先生在颜书创作上又将杨凝式书法艺术的精华吸收一些,因为杨凝式同样对颜书非常崇拜,自然深受颜书影响自成一家的书法家,因而牟所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学习杨凝式吸收杨凝式书法艺术精华的正确途径,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书法创作中,取得辉煌的艺术成就,难能可贵的是取法广泛,融汇百家,吸取丰富养分充实自身才能自成风格,创立一家,正如此,这件作品是他书法风格一个新的跨度,为自己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寄惠,建茗数品,皆佳绝,彼土自难得。更蒙辍,惠悚沙鱼,赤鱼皆珍物。感怍,不可言,扶劣膏不识其为何物,但珍藏之,莫测所用,因书幸详以示也。”这段文是先生的行书四条屏第三条。依作品笔法、笔势、笔意看,既有颜书之法度,又见融入篆书、隶书意韵、笔势生动多姿变化丰富,毫无局促之感。据作品透析可推测为先生晚年之作,这时期融汇了魏晋书法之神彩。展现给读者非常扎实深湛的功底,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品位,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清代有四大书法名家,又有四小书法名家,牟所被列为了四小书法名家之内(何绍基、毕道远、林凤官、牟所),世称南何(何绍基)北牟(牟所)。故而,先生的书法艺术在清代蜚声远近,相传至今。
 “中外艺术史上一切成就斐然的大师的经验都表明,没有深厚的艺术和学养根基,不占有高强的创作手段,任何雄心勃勃的愿望都会付诸东流”。通过拜读牟先生的作品,可知作者一生勤习颜书,精研魏晋书法,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学养根基,掌握了高强的创作手段,使作品形成凝重典雅、笔墨淋漓、雄劲浑朴的艺术风格,构成了浑朴典雅之美感, 给人们溜下美的享受,以致先生的卓著艺术成就闻声远近。据传牟所一轶事,道州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游济南时经过学使引荐,牟先生曾与何氏切磋书亿,被誉为山东书法第一,并同题一轴,得存于后裔手中百余年;又传五十年代初,栖霞城厢镇完小蓬莱藉老教师于彦夫先生说“牟所在蓬莱很有名,蓬莱阁有一道人就靠卖牟所的字为生。”从各个角度看,先生都堪称著名书法家,当为后世所敬崇。
 
 
          牟 所 与 牟 正
 牟氏家族名士、官宦、诗人、书画家之多,牟正乃为其中之一。
 民国《栖霞县志》与《牟氏谱稿》记载:
 牟正,字方山,邑庠生,居河西。德平训导宜朴子,工书画。书仿牟所,所于笔墨应酬恒命正代其,真赝虽识者,莫辩也。画工墨色山水,题款曰:“呵呵子”。
 牟正乃牟所之族侄。
 牟庭(所叔父)好友牟应震(1744—1825)字寅同,号卢坡,举人,诗人,牟家河西人,牟所之族伯父,牟正之伯祖父。青州府教授,著有《夏小正考》、《禹城县志》、《毛诗物名考》、《读诗质疑》、《诗古文考》。梓者有《四书贯易序》、《挂图周易直解》、《胡卢山人诗稿》。
 牟应龙,字乾五,廪膳生,牟家河西人。牟所族伯父,牟正的祖父。诗人,诗载入《山左诗抄》。
 牟宜朴,字行素,号钝夫,廪贡生。牟所的族兄弟,牟正的父亲,历任徳平、昌乐、恩县,濮州、安邱、诸城、博山训导。字行素,号钝夫,廪贡生。牟所的族兄弟,牟正的父亲,历任德平、昌乐、恩县、濮州、安邱、诸城、博山训导。
 从上述史籍记载牟正的家世也是书香门第,牟所与牟正是同族人,由于两家均是研究学问之家,情趣相投,语言相通,经常聚集在一起吟诗读书做学问,他们相处得非常和睦,十分友善。牟正性格开朗活泼,聪明伶俐,受牟所的影响,自幼喜工书画。师于彦夫先生说:牟所在蓬莱很有名,蓬莱阁有一道人就牟正对牟所特别崇敬尤其钟爱牟所的书法, 这位书法家看到族侄这么令人可爱,自小精心栽培牟正的书法,后来他的书法长进很快,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品位,他的水墨山水画同时有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牟正的书画成绩自然令先生及家人的喜欢,两家的情感愈日加深,牟正更加尊敬牟所,牟所对牟正的书法教育,要求的更严更精,牟正也愈勤奋刻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书画水平又有新的飞跃,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尤其是书法和先生的书法放在一起很难辨认各是谁的。先生晚年时期,因年老体弱不能应酬笔墨,便命牟正代劳,因而牟正的书法成了牟所的“替身”。介于这种情况的出现,牟正的代劳之作,先生的书作自然会有赝品存于世。牟所先生的作品落款笔者见到的有四:一、霞山一樵牟所,二、一樵牟所,三、一樵所,四、一樵。这四种落款是先生常用落款还是某一种为常用落款,牟正用落款是那一种还是四种皆用,牟氏后裔无人知晓,笔者亦不得而知,至于牟所作品真赝只能有待考证。
     
   
  引用文献书目
 《栖霞县志》
 、《山东通志·人物志》
 、《山东通志·人物志·循史》
 、、、、⑩《福山县志》
 、清蒋骥《读书论》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1991年第一期《书法研究·沈尹默书法的透视与思考》


 
 
 
                                  时值丁丑十一月十四日写就
                                  二00五年六月六日修定于多味书屋灯下

 

林凤云,字干霄,1953年生于山东栖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韩书画家联谊会理事,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艺术委员会委员,烟台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栖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作品多次入展国内外重要展览。先后入展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邀请展、中国近现代书画展、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书画精品展、全国首届刻字艺术作品展、首届国际刻字艺术作品交流展、全国第二届刻字艺术作品展、全国篆刻艺术展、入选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入展中韩书法展、相约文峰中日书法展;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三农书画大展铜奖、第四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国际特别奖、被中国文联认定为特别等级作品,被授予国际书画艺术名家称号等。肖像、作品、传略被编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全国第二届刻字艺术作品展作品集》、《全国篆刻展作品集》、《世界名人录》等专辑和辞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书之要
后一篇:学书札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