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离不开“元气”,元气足才是健康的根本!
(2022-06-05 08:04:32)
标签:
健康教育历史娱乐杂谈 |
人的生命离不开“元气”,元气足才是健康的根本!
元气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在探索宇宙万物过程中的智慧结晶,不仅推动了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当今世界对自然规律和生命科学的探索!
“元气”在中医理论中的含义,一般公认的定义为:“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和原动力;由肾中精气所化生,又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中医学所说的元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传统中医认为,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就是元气,元气处在不断消耗之中,消耗的速度决定了健康状态和寿命的长短。善养生者,肉身元气充足,则身强体健,寿命延长,反之,不善养生者元气消耗,体弱多病寿命缩短,因此养生就是养元气。元气只耗不补,才是免疫力低下、各种慢性疾病、过早衰老和老年年常见病肆虐的关键。正所谓:气聚则生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人体长寿与否,跟元气紧密相关。因此,几千年以来,中国美食和药膳产业经久不衰,这是通过饮食补充元气最好的写照。
元气,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武打片中,某人被打伤了,就会说已经大伤元气了,还有某些人做完手术,尤其是开胸、开腹等手术后,都说是大伤元气,需要调养。还有些人看起来精神状态总是很好,人们就说他“元气满满”,但是,如果让大家用语言把它解释出来,就有些难了,那到底什么是元气呢?来看看:
什么是元气?
元气是人体“气”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气”,难道人体中还有很多种“气”,是的,我们通常所说的“气”包括元气
、卫气、宗气、清气等。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由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化生而来,并得到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相结合的一种气。先天带来的元气只够维持7天的生命,想要活下去,就要吃东西,呼吸自然之气,因此人体的元气很大程度上受后天之本水谷精微依靠脾胃运化的影响。
因此,古代很多的医家都认为:脾胃之气既可以伤元气,而且如果元气不足,诸病丛生。这就说明脾胃伤,而元气衰,元气衰减,就不能抵抗外邪入侵,而导致疾病。
元气既可以起到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还可以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当人体元气充足的时候,则精神充沛,脏腑功能也强健,若元气虚弱,脏腑功能也低下。
那如何判断元气是否充足?
(一)精神萎靡、面部无华。
当元气不足时,人的精神状态是很差的,一般表现为疲乏无力,说话声音小,总犯困,面色无华,头发枯黄、稀疏、没光泽,眼睛浑浊,如果元气充足的话,就会精力充沛,面色红润,说话声大,头发光亮,眼睛透亮。
(二)脾“气”差,食欲低下
人体元气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后天脾胃对水谷精微的运化,如果长期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脾的运化功能有问题,那么有营养的东西就不能传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没有能量和营养的滋润,身体的元气就会大大降低,出现消化能力差,食欲不佳,经常的胃肠不适等。如果一直是一种“吃嘛嘛香”的状态,那说明元气较足。
(三)情绪低落、急躁不安、胡思乱想
当伤了精之后,心火冲上,人体会表现得心烦气躁,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说梦话,思淫、做事一直感觉力不从心。肾气通于脑,元气充足的人,做事专注,记忆力、思维能力都是比较强的。
如何补充元气?
“元气”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主宰着我们的生命,“气在人在,气版尽人亡”,俗权语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最早所指是人争的“气”就是元气,只是传久了意思也变了
元气不足所指就是那些亚健康的人群,身体各个部位都感觉不舒服,到医院一查,什么病没有,没病为什么浑身都难受了,这就是元气不足,身体虚了,我们可以自己在家吃些补气的食物,也可以到中医院开几副中药补充一下
黄芪,补气第一药,价格便宜,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如果平时用于保健,黄芪几克放两颗红枣,每天泡水当茶喝,如治疗气虚,至少30克熬水喝,也可以50克黄芪熬水后,倒出水煮稀饭,炖汤,也可以黄芪炖鸡汤,排骨汤,鸽子汤等等
人参,体寒可买红参,补气虽然好,但价格很高,一般普通家庭舍不得,即使买到便宜点的,都是人工种植的,补气效果不是特别好。阿胶,现在市面上很少有真正的阿胶,听说都是牛皮,马皮熬的,天知道有没有效果,反正我也不会买,不管是真是假,脾胃虚寒的最好别吃,很难消化吸收
还有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合理饮食,不熬夜、睡眠充足,少食油腻、辛辣、冷饮类食物,减少对脾胃的损伤
,增加体育锻炼,强心肺。避免过度运动、过度劳累、身体不舒服不要硬抗、起居规律,情绪平和。可以多吃土豆,山药,板栗,山芋等食物,都有补气的效果。
太极站桩也是补充元气最好的方法!
太极站桩是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智慧结晶,古来文人、大家皆是文武双全。更有人将站桩视为中国武术的不传之秘。对于不习武的人来说,站桩又有什么重大意义?
太极站桩有没有养生功效?
对于普通人来说,坚持站桩能提高生命质量吗?
每天坚持30分钟来站桩,究竟会有什么收获?站桩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你说的站桩不就是蹲马步嘛,谁不会啊,哪有这么神奇啊。
太极蹲马步是站桩的一种,站桩还有很多种类。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站桩,“万动不如一静,万练不如一站”。站桩时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让身体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实,下面充实了,肾精就会充实,肾精充实了,宗气运行通畅,心肺之气下降,肝肾之气上升,这样一来,人就进入了上虚下实的状态,就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对站桩有具体的论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站桩是补充元气最好的方法之一。
元气充满以后,人就会身强力壮,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
许多身体健康的人长期站桩,他们都享有高寿。而一些体弱多病之人,通过站桩,一样从中获益。站桩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加速新陈代谢,还可以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对许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等。在通常情况下,平常人如果长时间的站立,时间一久就会造成下肢气血不畅,从而伤骨。但是,练站桩的人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练功的人只要站桩心法应用的正确,体内的真气就会在身体内循行周天,按着就是中医的“气到血到,气血相伴”的原理,血是跟着气走的,在实际中,我们常常看到,在练功中我们的血管是鼓起来的,超出正常状态。这就是“血随气走”造成血管扩张所导敛的。这也是站桩为什么能够治疗“股骨头坏死”“静脉曲张”等下肢疾病的主要原因。
真心的希望广大站桩爱好者,排除这些影响,认真地按照传统的站桩理法站桩,坚持就是胜利,只有战胜自己才可以战胜疾病,向内求大道无边,向内求才会聚集站桩的动力,才会得以康复、才可以逆转疾病。
站桩蹲马步在于持之以恒,贵在每天坚持练功,才能疏通全身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六大功效。
促进整体健康
消除许多慢性病
消灭诸多疼痛
保持适当体重
增强性功能
心身控制更加协调
世上绝少还有什么其他的运动锻炼,能达到如此微妙、奇妙和高超的境界。
站过桩蹲马步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只要站上一会儿,你就能感觉到四肢发热,这是因为你的气血开始旺盛起来了,再站一会儿,你会自然地感觉到体内气的运动,你的意念到了哪里,气就会跟到哪里,这是因为你身体内的经络开始连通了,经络连通之后,气血就会畅通无阻,身体的各种病症就能很快得到改善。
正如苏东坡评价练站桩时所说:“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后一篇:人老先从哪里开始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