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煎煮吃中药特讲究,做错一步你可能喝的是毒药!

(2022-04-04 07:31:19)
标签:

健康

教育

历史

情感

杂谈

其实煎煮吃中药特讲究,做错一步你可能喝的是毒药!
导语:常常有患者会问,中药要怎么煲呢?煲之前要不要洗?加多少水?煲多长时间?“先煎后下”是什么意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说明了中药的煎煮方法,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疗效的发挥,那么就来再叨一叨如何正确的煎煮中药。
一、煎药容器选择
煎药容器以瓦罐、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铜器。因为有些药物与铜铁一起加热后会产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
二、煎药前不要洗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因为水洗可能会使有些中药的水溶性成分丢失,会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会使部分药材的辅料丢失,影响药物疗效。
三、煎药前要浸泡
中药入煎前一般应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冷水漫过药面,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浸泡时间可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延长或缩短,比如花、草、叶类药材可浸20分钟;根、茎、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可浸泡时间稍长,30-60分钟。
四、煎药水位选择由于饮片均为失水后的干品,一旦加水引起药材细胞膨胀时,会吸收大量的水份,因此煎药时需要加够水量,不能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每剂药一般煎2-3次,第一煎水量可多些,一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第二、三煎水量可略少,每次煎得药量100-200mL左右,一般一日服用一剂,将两次或者三次煎煮的药液合并,分2-3次温服。
五、掌握煎药火候
煎药火候有“武火”和“文火”之分,急火煎煮谓之“武火”,慢火煎煮谓之“文火”,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为文火。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宜武火急煎,头煎煮沸15-20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头煎药慢煎20-30分钟,二煎药慢煎30-4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焦糊的药不宜服用。六、 注意特殊煎法
先煎药
贝壳和矿石类药物,因为质地坚实,药力难于煎出,应该先打碎先煎,煎煮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比如龟板、生牡蛎、生龙骨、生石膏等。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等,则需先煎时间长些,煎煮60分钟左右再加入其他药物。某些质轻量大的药物,如芦根、夏枯草等,宜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其药汁代替水煎其余的药,处方注明“煎汤代水”。
后下药
气味芳香的药物,以其挥发油为有效成分的,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如薄荷、砂仁、豆蔻等。对所有后下药物,也应该先浸泡后再煎。
烊化药
胶质、粘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比如阿胶、鹿角胶等,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冲服药冲服药
某些贵重或芳香类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的,应研为细末,调入煎好的药汁或开水中冲服,如牛黄、麝香等。散剂、药物的粉末和鲜品的自然汁也需要冲服,如沉香粉、三七粉、生藕汁等。
包煎药
有些药物对咽喉有刺激性,或者易粘锅,如辛夷、车前子、旋覆花等,宜用纱布袋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同煎。另煎药
有些贵重药物,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以另煎,如人参、羚羊角。
七、服药时间
一般来说,病在上焦,宜饭后一小时服;病在下焦,宜饭前一小时服;急性重病不拘时服;慢性病定时服;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
八、服药食忌
服中药一般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服药食忌包括两个方面:
病症对饮食的禁忌
如水肿病、心肾病患者应少吃盐;糖尿病患者忌糖;腹泻的患者应少吃油腻食物;哮喘病人忌发物(鸡鸭鱼虾葱蒜等);肝病患者忌辛辣;肺病患者忌煎炒之物;胃肠病患者忌生冷油腻的食物等。
药物对饮食的禁忌。
如服含有地黄的中药应不吃萝卜;服含有土茯苓的中药应忌茶叶;服用双黄连口服液时不吃大蒜;服用含薄荷的中药不吃蟹肉等。
九、只要是吃药就不得不注意饮食禁忌! 
众所周知,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忌口,一些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很多时候人却不知道药物的正确食用方法,服药期间,饮食若能默契配合,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服药时有五种常见的禁忌食物:白萝卜、辣椒姜蒜、冰、糯米、芒果。每种禁忌食物对应的药物疗效您了解多少!白萝卜有理气下气的作用,是可以“破气”的食物,不宜跟补气的滋补温补类药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是正在服用清热凉血类中药患者的禁忌,因为药性相冲。
脾胃不好的人都应该避免寒凉,尤其是在吃一些辛温发散的中药时。否则耗损脾胃机能,人体气血无法芒果属于中医里的“发物”,正在吃祛湿热的中药或改善过敏、治疗皮肤病药物的患者,应该避免,否则容易使病情反复。

中医常说的发物究竟是啥?
对于习惯看中医的人来说,都知道中医与西医的不同,中医一般都是“望闻问切”,特别是看到上火、有炎症、慢性疾病的人群,到最后可能都会叮嘱一句“近期不要碰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远离发物!”可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知道中医上所说的“发物”究竟是啥?
服用中药有讲究,服用不对,甚至会适得其反。吃中药讲究饮食禁忌,又称食忌。
中药药性分四气、五味,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食性。中药食忌历史悠久,典籍中指出了饮食禁忌的原则:“肝病忌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肺病忌苦、肾病忌甘苦。”(《黄帝内经》)“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至真要大论》)
总之,正确搭配,中药疗效才好。在服用中药期间,首先应忌生冷、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不宜喝浓茶、咖啡以及碳酸饮料。生冷食物其性多寒凉,难消化,易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助湿生痰,滑肠滞气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会阻碍胃肠道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热性之品,其性多温热,耗气动火,会影响脾胃功能。
此外,还需要注意,疾病不同,食忌有别。如热性病忌辛辣温燥、油腻煎炸类食物,寒性病忌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药性不同,食忌有别。如温里药、发汗药均忌食生冷食物。药品不同,食忌也有别。总之,中药千万不能随便吃,一定要遵照医嘱。
实际上,大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食物过敏,特别是现代人因每个人体质都有所不同,对食物的敏感程度也不太一样,例如有的人对鸡蛋过敏,有的人吃了就没事。
发物是指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刺激性的食物,会诱发某些疾病,常见发物有牛羊肉、狗肉、鸡肉、鱼肉、螃蟹和虾等。
还有一些刺激性食物也是发物,发物是中医临床上特有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另外也有刺激性能够使一些疾病复发或者诱发某些疾病的一些食物。
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这种发物比如说在动物的肉类里边像牛肉羊肉或者是狗肉鸡肉鱼肉螃蟹虾尤其是螃蟹和虾是发物的代表,另外像刺激性的一些食物像香菜等也是一种发物还有韭菜南瓜杨梅樱桃等都是发物范围的东西。
发物像羊肉牛肉等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属于热的或者湿热状态这种疾病要控制这一类的食物摄入,因为羊肉属于热性的食物对于阴虚有热的这种疾病尽量要少吃羊肉,另外螃蟹和虾对于皮肤上长各种疮疖等就要禁止吃这类食物。
温馨提醒:
发物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几乎涉及大家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所以与其对发物警惕,不如好好认识发物,正确吃发物。
因为只要懂得如何结合自己的证型吃“发物”,一样能达到养生防病的功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