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脾胃虚弱,是大部分疾病的原因,中医5法告诉你如何健脾和胃!

(2021-11-26 11:17:34)
标签:

健康

历史

情感

收藏

杂谈

脾胃虚弱,是大部分疾病的原因,中医5法告诉你如何健脾和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现在的人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的东西越来越丰富,可是身体健康很容易出现问题。在生活中,我们总能看到有些人脸色发白,嘴唇干燥,眼睛红肿,身体虚胖,气息低弱,无精打采,浑身没有力气。如果出现这些表现的话,那很可能暗示脾胃虚弱了。

如果从五行上来说的话,脾胃属土,位于中焦,它起着将食物转换成气血,并且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作用,全身的精,气,血,津液都需要脾胃来供养,如果脾胃出了问题,那么其他脏腑也会受到牵连。在中医眼中,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由此可见脾胃的重要性,如果脾胃不健康了,那么身体就会出现很多麻烦。

1、脾胃与肝的关系
脾胃会影响肝脏,比如出现脂肪肝,就可能是因为脾胃受损,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那么食物就会堆积在肝脏里,从而影响了肝脏功能。如果肝郁气滞的话,也可能是脾胃引起的,这些人吃完饭后肚子很胀,但是仍然感到饥饿。

2、脾胃与肾的关系
有些人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心烦意乱,睡觉爱盗汗,身体害怕寒冷,手脚总是冰凉等。而这些都会被误认为是肾虚,但其实之所以会肾虚,罪魁祸首还是长期脾胃虚弱,因为肾的精气强弱与脾胃的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如果脾胃不健康的话,就不能为肾脏提供足够的营养,那么肾脏功能就会下降。

3、脾胃与心的关系
之前也说过,脾胃具有运化食物以及生成气血的作用,如果脾胃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将不能益气生血,从而使得人的心血失调,甚至会引发心脏病。

4、脾胃与肺的关系
很多脾胃虚弱的人都会出现肺气虚的情况,而肺气虚的话,就会让人患上感冒或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肺掌管体内的气,从而帮助心脏治理全身,但是肺气的肾衰跟脾胃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在中医眼中,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健康,才能避免身体生病。有句话叫作善治脾者,能调五脏,也就是说脾胃方面的病,可以通过调理五脏来达到目的,而五脏方面的病,也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来治疗。

要想调养脾胃,这几件事需注意:
1、注意饮食健康
不管是养脾还是养胃,都应该先从饮食入手。民以食为天为主,胃主受纳水谷,因此要想养好脾胃,就要把控好五谷。《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也就是说,养护脾胃不仅要吃五谷,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以及营养均衡,而且要顺应季节,多吃应季的食物,像是糯米、番薯、薏苡仁、牛肉、鲫鱼、大枣、莲子等都是不错的食物。

2、注意保暖
每当季节交替的时候,天气都会忽冷忽热,昼夜温差也会变得很大,因此大家一定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做好保暖工作,晚上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尤其要盖好腹部。所谓十个胃病九个寒,也就是说,大多数胃病都是因为受凉引起的,特别是本身脾胃就不好的人,更要注意保暖了,这样才能避免身体受凉。而且脾胃虚弱,有腹泻的话,还要少吃生冷的瓜果。

3、注意休息
不管平时工作再忙,压力再大,大家也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减少身体的负面影响。而且一定要养成规律的作息,拒绝熬夜,不要过度疲劳,这样才能减轻脾胃压力。

4、保持愉悦的心情
脾胃的健康状况跟七情六欲也有关系,所以要想养好脾胃,一定要有良好,乐观的心情。

5、南怀瑾在《我说参同契》中清晰记载了一个方子: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放在肚脐就行了。

各种病都好,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

中医推荐一个好物,对付脾胃虚“有一手”,外敷方出自南师《我说参同契》,将艾绒,桂圆,花椒,白芨,陈皮,桂枝,茯苓团这几种药材研磨碎,然后揉成一个球,用医用胶布贴到肚脐(神阙穴)上。

肚脐在中医叫“神阙”,这里皮肤最薄,没有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直接相连。不要小看肚脐,它很会吸收。身体需要的就会吸收,不需要就不吸收,所以用脐贴对付脾胃虚是非常好的。同时,肚脐是人体经络穴位最多的地方,又连接着五脏六腑,况且脾胃和肚脐距离还近。

如今,这个方子已经可以达到量产了,身上湿气重,脾胃虚弱的,就可以试试将艾脐贴贴在肚脐以及足底涌泉穴,要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得到了改善,并且还不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副作用,使用起来安全。

除了方子,还需要配合其他方式,这样才好得快,比如: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脾胃的药物;保持心情愉快,人们常说“气到胃痛”就是这个理。

当然对于脾胃比较良好的人,平时的时候也可以煲汤进补,比如:黄芪肉桂鳖甲汤、当归生姜羊肉汤、黄芪当归猪蹄汤以及生姜大枣红糖汤。当然,也可以用枸杞、黄芪等泡水代茶饮或者是艾灸温阳通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