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养生之每日一味中药黄芩!
(2021-01-03 11:09:39)
标签:
健康历史文化教育杂谈 |
中医健康养生之每日一味中药黄芩!
黄芩,中药的名称。也被称为山茶根和土金茶根,它是唇形科的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肉质根茎很厚,叶坚纸质的,披针形到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生长在茎和枝上,花冠紫色,紫色到蓝色,花丝扁平,扁平细长的花盘,褐色子房,小坚果卵形,花果期从7月到9月。黄芩产于襄阳草坡地面上方,海拔为60?1300(1700?2000)米。
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它可以在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以及华北大部分省份种植。其根被用作药物,味苦,性寒,并且它具有清热利湿,清火解毒,止血和胎儿的功效。适应症:高热,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囊,肺炎,痢疾,咯血,目赤,胎动,高血压,肿,肿胀和痈肿疖疮。黄芩在临床上比黄连更抗菌性好,不会产生抗药性。
黄芩;性味:苦,寒。
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黄 芩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黄芩的主要药物疗效是清热利湿和泻火解毒,可以调理体内湿热和内火过旺的体质,通常可以和栀子、黄连等中药一起使用,能有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等类似疾病。对血脂、血压值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促使其尽快恢复稳定状态,帮助高血脂和高血压病人病情得到缓解。该药物还可以作为孕妇安胎养气的滋补性药物,使胎象和胎儿的情况等变得更加平稳。黄芪和黄芩是完全不同的两味药,黄芪属于补气药,黄芩是清热药。
黄芪可以补气健脾、益气固脱、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黄芩可以清热泻火、燥湿止血、安胎等。黄芪治疗气血、脾虚、水肿、子宫脱垂、胃下垂、肛门脱垂等疾病。黄芩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小便带血、拘急涩痛、胎动不安、痈肿疮毒等问题。黄芪一般用量10g-20g,黄芩用量一般3g-9g。
黄芩的健康养生实际效果是十分非常好的,它不但能够补血补气,并且还可以固本培元回元,针对提高身体身体素质,调整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降血压拥有十分非常好的实际效果。黄芩的服用能够提高心脏收拢力,调整身体血糖值的成分,能够改进心脏血供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减缓人体体细胞的衰退过程,另外还可以增强体质。黄芩一方面能推动骨髓细胞的分化,推动红、白细胞计数的转化成,使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多核白细胞计数显着提升,可明显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能改进身体的基础代谢,有清脑、延缓衰老的功效。黄芩对多种多样病菌也有立即或间接性的消灭工作能力。因此
食用黄芪茶,可显著地增强抵抗力,提升身体的免疫能力,做到“得病看病,没病强身健体”的目地。
黄芩具备补气血益气固抑汗的作用,不但能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防止各种各样病症的产生,仍在机体修补阶段有非常大的作用。黄芩与红枣共用能做到协作的功效:黄芩养血,红枣和胃,推动第二性征生长发育,可抵抗氧自由基过氧化物,缓解氧自由基过氧化物损害,进而有利于防衰老,养肝明目。
温馨提示:
黄芩又称为元芩、条芩等,性味苦、寒,归肺经、胆经、大肠经。它的作用:
第一、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常用于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的湿热痢疾,此外还有热淋,排尿涩痛的湿热淋。
第二、泻火解毒,常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舌红、咽痛、口舌生疮的病人。
第三、凉血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血热出血。
第四、具有除烦安胎的作用,用于胎热不安。
黄芩的禁忌:因为这个药性味寒凉,伤脾胃,所以脾胃虚寒的病人或者经常腹泻病人忌用。
后一篇:妙用黄芪治百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