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组织查体,医生说你的牙有洞,需要补;孩子在幼儿园不好好吃饭,老师把他带到卫生室一检查发现孩子的许多牙齿上有黑洞洞,老师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牙,医生检查孩子口腔后告诉其家长孩子需要补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或听说过牙痛、补牙……,但究竟什么是补牙呢?
一、补牙概念
我们人类的牙齿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的一生中,几乎每个人的牙齿由于不同的原因或多或少会出现实质性缺损,例如龋病(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楔形缺损等,这些病变直接影响牙齿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
人们常说的“补牙”在医学上叫做“充填术”。
充填术既在去除龋坏组织的基础上,将特定的充填材料填入按照一定程序制备的窝洞内,使有效的终止牙齿的病变,恢复和保持牙齿的固有形态和咀嚼功能。对已经形成实质缺损的牙齿,充填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成效较好的一种方法。
二、补牙步骤
补牙主要包括备洞、消毒、充填和磨光等几个步骤。
(一)制洞:就是钻牙阶段。去干净坏的牙齿组织,再预备出一定的形态以利于材料的充填。
有的患者在就诊时常对医生说:“补牙能不能不钻牙,我最怕钻牙了。”但在目前为止,补牙还是要先钻牙。这是因为:首先,龋坏是因为细菌腐蚀了牙体的硬组织,因此,治疗的第一步就是要去除这些感染腐败的组织,清除细菌感染,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防止补牙后的继发龋坏。其次,钻牙可以使补牙的材料和正常的牙体组织更严密贴合,好比先将墙面凿成坑坑洼洼的抹上墙泥一定会比在光滑的墙面上更加结实。另外,补牙需要将牙齿制备成一定的形状,叫洞型。洞型一方面要使补牙的材料不致松动和脱落,另一方面还要使牙齿和补牙的材料能够负担咀嚼的压力。这样补出来的牙齿才能够坚固而且能够恢复功能。
(二)消毒
制洞完毕,牙齿中绝大部分的感染已被清除,为了能更好的消除剩余感染,需要进一步进行窝洞消毒。充填后,由于窝洞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存留的细菌可较长期的生存在充填的窝洞中。此外,目前的充填物(银汞合金、树脂等),与洞壁仍有窄细的微隙,细菌可通过唾液进入此缝隙。消毒窝洞的药物,应具有杀菌力强,对牙髓无损害,有止痛和安抚的药效,不使牙齿变色,不影响充填材料的性能等性质。目前医院临床常用的有:樟脑酚合剂、75%酒精等。
(三)充填
充填是将补牙材料填入按制备的窝洞内。常用的充填材料有非金属材料(复合树脂)和金属材料(银汞合金)等,复合树脂对牙髓有刺激,银汞合金是温度和电的良导体亦可刺激牙髓;因此,在中等深度以上的窝洞,需要先在洞底用对牙髓无损害的基底料垫一层或双层,以包护牙髓。然后再按一定的程序把金属或非金属充填料严密充填到窝洞内。
(四)磨光或抛光
牙齿的表面需要光滑,而填入的材料凝固时却并不随人意。磨光或抛光目的是把充填物表面的细微的凸凹不平之处磨平。如果充填物是非金属材料则可用橡皮轮蘸石粉水糊剂抛光,如果充填物是金属材料应在充填后24~48小时到医院作抛光。
好了!这是一套正常的补牙过程,需要提醒你的是如果在补牙后有明显的不适应该及时的给你的主治医生打电话,告知你的情况,医生会告诉你是可以观察还是应该及时的复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