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古冢瓶”出产于“长沙窑”

标签:
涟水长沙窑全唐诗古冢瓶一双青鸟子 |
分类: 淮楚流韵 |
“涟水古冢瓶”出产于“长沙窑”
《全唐诗》第八册“谶记”卷中,收有一首题为《涟水古冢瓶文》的诗,曰:
一双青乌子,飞来五两头。
借问船轻重,寄信到扬州。
诗的本事源出于徐铉《稽神录》:
周显德乙卯岁,伪涟水军使秦进崇修城,发一古冢,棺椁皆腐,得古钱、破铜镜数枚。复得一瓶,中更有一瓶,黄质黑文,成隶字云云。其明年,周师伐吴,进崇死之。
按:乙卯为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周世宗柴荣为了统一天下,采纳了比部郎中王朴所献 “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进军方略,於这一年冬季,开始对南唐所辖据的淮南地区发动进攻。涟水当时称涟州,隶属於淮南,故被称作“伪涟水军”。涟州刺史秦进崇接到军情,为加强防御而修筑城垣,不料竟发掘出一座相隔百年左右的唐墓,里面有大量的殉葬物,其中就有诗瓶,这成了一种不祥之兆。第二年,柴荣手下大将韩令坤攻破涟州城,秦进崇弃城逃往扬州,韩令坤又攻破扬州城,在湾头堰将其生擒,随即就处死了他。总之,秦进崇在涟州城下所发古冢一事,成了他城破人亡的前谶。
《稽神录》为宋初志怪小说,写的多是虚幻的鬼神怪异和因果报应的故事,而有关“涟水古冢瓶”的故事却是写实。根据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考古专家在湖北省长沙郊区望城县的一座唐窑遗址中,发现一只样式与其类似的黄褐釉彩宽口长颈壶,(习惯上也可称作瓶)该瓷壶高15厘米、腹径13厘米、底径8.6厘米。颈部以上残缺,器身呈瓜棱形,肩微丰,圆腹微鼓,器表施青釉,不及底,底部无釉。腹流下题诗一首,字迹呈黑褐色,字体略存隶意,其内容为:
一双青鸟子,飞来五两头。
借问舡轻重,附信到扬州。
唐长沙窑题诗瓷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