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纳兰、朱、陈等西山之游考察
(2012-10-02 16:29:23)
标签:
转载 |
分类: 瓣香兰馨 |
原文地址:纳兰、朱、陈等西山之游考察作者:牛哥
浣溪沙 (郊游联句)
出郭寻春春已阑,(宜兴陈维崧其年)东风吹面不成寒,(无锡秦松龄留仙)靑村几曲到西山。(无锡严绳孙荪友) 并马未须愁路逺,(慈溪姜宸英西溟)看花且莫放杯闲,(彝尊)人生别易会常难。(长白成德容若)
这首词是在一次郊游中,六个同游的人联句作成的。词载于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二十六,但纳兰的《饮水词》和其他几个联句者的诗文集都没有收录。但我们仍能从一些文献中了解到这次西山之游的大致情况。
毛际可《张见阳诗序》云:“曩者岁在己未,余谬以文学见征,旅食京华。张子见阳联骑载酒,招邀作西山游,同游者为施愚山、秦留仙、朱锡鬯、严荪友、姜西溟诸公,分韵赋诗,极一时盛事。”
梅庚诗有《潭柘寺分得柘字》 题下小注云:“同游为毛会侯、姜西溟、严荪友、朱锡鬯、秦留仙、朱品方、曹宾及、施愚山,主人张见阳。”
施闰章《山中喜遇朱锡鬯、严荪友、姜西溟、秦留仙诸游好》诗 ,又有《潭柘分得柘字》,《返自潭柘道中,有怀王侍读阮亭》,《宿西山戒坛限坛字》诗 ,又有《同毛会侯、曹宾及、梅耦长宿张见阳西山别业》 依编次都在康熙十八年己未春。又《试鸿博后家书十四通》 之一云:“大抵居囗囗囗囗所忘,行则茫茫不知囗囗往,惟友人招游西山,往还四日,稍以疲顿遣之耳。”署时“三月十五日字。”
秦松龄有《潭柘道中怀王侍读阮亭》 诗,又有《送张见阳令江华》诗,自注云:“春间同愚山、锡鬯诸子宿见阳山庄,历览西山诸胜。”
现在就清楚了:这次郊游的时间是在康熙十八年己未三月十日左右,郊游的目的地是京郊的西山。张纯修(字见阳)是这次活动的东道主。参加者除了作联句词的六个人之外还有施闰章、毛际可、梅庚、曹鈖、朱品方,全都是当时极有名望的学者和诗人。其中朱、陈、施、毛、秦、严六人刚参加完 “博学鸿词科”殿前御试,并且都是将被录取的热门人选,所以他们出游的心情自然十分轻松惬意。一行人相约在山中碰面,一同游历潭柘寺等西山名胜,吟咏赋诗。他们一共在山中逗留了三、四天。但必须注意到,几家诗文中都没有提到纳兰成德,可见当时他虽然是宰相公子,并不被重视。这可能是因为他年纪太小(只有二十五岁)的缘故吧。
朱彝尊始终念念不忘和这些好友在一起的诗酒交游。二十五年后(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十一月),他在南京又一次遇见张纯修。张纯修以收藏的与纳兰之间的来往书信相示。朱彝尊见到亡友的墨迹,不禁睹物思人,在书札卷后题跋云:“平生知交赤牍笔疏,推曹侍郎秋岳第一。此外则容若侍卫,书记翩翩,天然绝俗。侍郎里居,日必有札及余,或再至三至。每过余,见杂置几案,辄诫余投甕火之。乡里后进有辑侍郎赤牍单行者,寓余诸札,独无有也。容若好填小词,有作必先见寄,红笺小叠,正复不少。迨乙丑逝后,余浮湛都市,人海波涛,转徙者数。欲求断楮零墨,邈不可得。见阳张郡伯乃一一藏之,装池成卷,足以见生死交情之重矣。小长芦金风亭长朱彝尊书于白门之承恩僧舍,时年七十有六。”接着就抄录了这首词,用以追念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