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黄一农院士,去年曾经到丰润考察。看他今年刊发在《红楼梦学刊》上的论文《重探曹学视野中的丰润曹氏》,确实厉害。虽然并无大的突破,但至少能提供一些新材料。
近日又听了他9月份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座(http://www.si-mian.org/lectureDetail.asp?newsId=273)。我最感兴趣的,是他考证《张见阳小像》中曹鋡题跋“荀翁老表弟粲正”,荀翁究竟是谁这一节。黄院士的考察纠正了大家过去错误的认识。
他依据高士奇《独旦集》里的一首诗,得出结论,荀翁是张见阳的儿子张淑,而不是张见阳本人。他又去国家图书馆看了那里所藏《楝亭图卷》,得到进一步证实。
今年早些时候,我写了篇《读严迪昌〈纳兰词选〉札记一则》的网文(http://tieba.baidu.com/p/1147226057),文中谈到高士奇对张见阳画的著录,说:“高士奇诗文集未去翻检,是否真与张氏无声气之通,姑置不论。”其实该文发布到网上后不久,我还是去粗略翻阅了一下高士奇的文集的,但太匆忙,并没有见到关于张见阳的内容。和黄院士的细致一比较,我是太马大哈了。其实高士奇和张见阳是否真无声气之通的问题,早几年张一民先生也曾探讨,他在高的文集中找出多条酬唱的记录,当然也没有提到荀如这一条。
《楝亭图卷》普通人见不到原卷。现能看到的介绍,以原藏者张伯驹的文章最为详细。他提到“张叔”之名,由于叔、淑的差别,所以没有引起人的重视。
贴一下黄院士的证据:
![[转载]张纯修·曹鋡·如此江山图卷 [转载]张纯修·曹鋡·如此江山图卷](//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补充:近日,笔者又在故宫博物院网站上看到许多禹之鼎的画,比如他为宝坻王煐(字南村)所写〈风木图〉等等,其中,由严绳孙、张纯修、禹之鼎合作的〈如此江山图卷〉,系张纯修藏,画幅上有张纯修的收藏印“见阳子珍藏记”、“见阳书画”、“神品”等。〈如此江山图卷〉中也有丰润曹鋡的题跋,称张见阳为“见翁老表叔”,适足为黄院士的考证添一新证。
有图为证:
![[转载]张纯修·曹鋡·如此江山图卷 [转载]张纯修·曹鋡·如此江山图卷](//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