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志堂经解》中的刻工名录

(2009-07-19 11:37:23)
标签:

纳兰成德

通志堂经解

刻工

徐乾学

明珠

分类: 瓣香兰馨

《通志堂经解》中的刻工名录

 

《通志堂经解》中的刻工名录

    《满族研究》2005年第3期,曾发表拙稿《纳兰成德在编辑〈通志堂经解〉中的作用》,文中谈到纳兰成德为刊刻《通志堂经解》曾捐资“四十万金”,这笔钱除了用于置办纸、墨、和刻印工具外,主要用来组织刻工队伍。鉴于《通志堂经解》刻工擅用软体字写刻,颇有宋椠遗韵,与清初武英殿刻本所用字体相似(俗称“馆阁体”),笔者由此怀疑《经解》的刊刻与时任武英殿大学士的纳兰明珠有直接关系,这批刻工很可能就是来自武英殿,且都是技术一流的精工良匠。笔者曾对《通志堂经解》原版书口下端镌有刻工姓名进行粗略统计,这批刻工约有二百余人。要组织这么一支庞大的刻工队伍,以徐乾学个人力量未必能办到,所以笔者推测,《经解》的刊刻明里是徐乾学主持,暗里实由明珠在操纵。
   研究古文献的学者,很重视对刻工的研究。考查刻工对鉴定古籍版本,辨析不同时代刻印技术和风格以及了解该书籍形成情况有作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许多学者辑编成《刻工表》、《刻工知见录》之类的文献,作为工具书以备查考。笔者不敏,效颦於学者,在统计《通志堂经解》刻工时,随手录下刻工人名,现整理出来,以示博友,也为这些在当年助成纳兰性德辑成经学大型丛书的劳动者留下一个名录,以志不朽也。名录如下:

 

     丁山、丁华甫、卜奇、于亮臣、于顺真、于顺徵、子云、子元、子文、子正、子石、子秀、子良、子茂、子铨、云生、允文、允圣、元沛、公止、公玉、公纪、公佩、公善、公御、六吉、天一、天池、天渠、天爵、孔云、孔亮、心甫、方惟、方惟献、王子荣、王允文、王允高、王文、王尔吉、王尔极、王尔荣、王云、王玉、王伦、王贞、王伯、王君任、王君盛、王启、王言、王和、王枚、王佩、王茂林、王宪、王相臣、王顺、王绥吉、王维周、王韵、王盛、公裔、尔生、文先、云暨、邓士、邓士益、邓士誉、邓子珍、邓太、邓尹、邓文、邓世维、邓尔仁、邓弘、邓汉、邓汉卿、邓玉、邓甘、邓吉、邓臣、邓廷、邓芃、邓启、邓闰、邓国、邓明、邓甫卿、邓南溪、邓宣、邓宪、邓佩、邓珍、邓顺、邓格、邓泰、邓德、邓闇、世明、以公、功化、立本、至公、包习先、句公、尔仁、尔公、尔石、尔吉、巨甫、正生、玉成、甘子贞、甘公御、甘世、甘世玉、甘世明、甘玉、甘贞、甘典、甘明、甘信孚、甘寅、甘善长、甘禄、甘简、用周、石贞、仲明、仲恒、任臣、贞生、关召、关君召、全甫、刘子荣、刘之、刘太、刘全、刘和、刘圣公、刘良公、刘林、刘林甫、刘荣、刘顺之、刘景超、安公、孙贞之、孙桢之、朱士、朱天又、祁生、芃生、齐卿、怀中、伯良、君正、君仲、君胜、君起、启如、达宜、吴天、吴朋、金士玉、金子重、张升、张文、张永、张玉、张仲、张君茂、张志、张进文、张奇、张逹、张锡、怀中、李左、李立、杨立本、杨仲、杨仲恒、杨英、杨殿英、沈芳欣、良甫、进文、各生、连生、际生、陈子能、陈尔工、陈元、陈心甫、陈君、陈君侯、陈章、受廷、君生、周子正、周丹采、周文启、周升、周用、周圣西、周仲、周岱、周停、孟仙、季生、宜生、尚云、尚达宣、帜先、林九占、林之、范子茂、范茂、范哲生、范震生、邵文、邵敬先、茆召、茆德卿、郑孔加、金士玉、受廷、叙九、姚哲、姚重士、相臣、赵尔祚、重士、钦明、徐世、徐盛、晋生、栢子林、栢六吉、栢正、栢功臣、栢丽、栢君丽、谈元、谈元茂、谈钦、配生、陶冶、陶善、顾明、顾子寿、高元、高示、高宇、高祥、高珩、惟周、曹尔公、曹洪、曹洪甫、曹斌、望之、曾宗、曾斌、葛君宣、葛宣、蒋天一、蒋太、蒋任、蒋荣、蒋荣臣、蒋泰、蒋蓬太、梁生、鲁斌、雍尧、雍尧之、缪天渠、德卿、潘卿侯、蕉景霞、穆旺、穆望、穆君旺、穆彩。

 

    因《经解》卷帙浩繁,翻检校起来费时费事,所以笔者只是粗略统计,草率笔录,因而难免有遗漏或重复,冀于以后有机会再悉心校订,敬请诸位予以谅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