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谁看月共谁愁

笔者翻检钱仲联先生辑编的《清诗纪事》(康熙朝卷),见收有纳兰性德诗句:“共谁看月共谁愁”。其笺注引潘飞声《在山泉诗话》:“容若词集大行于世,其诗则《熙朝雅颂》外,张南山《诗人徵略》录之。容若有句云:“共谁看月共谁愁。”南山代为之对云:“同我惜花同我病。”盖谓二人语皆有林黛玉其人在也。”笔者即以为这是整首不传的残句,如曹雪芹曾为好友敦诚《琵琶行》传奇一折题诗,只留下末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觉得有必要向网友介绍,因此我在“纳兰性德吧”里留下一个帖子,提醒网友在收集统计纳兰诗词时,不要忘了此句。
帖子出来后,即有不少网友跟贴。他们主要是仿张南山为之对。如:“与我长歌与我醉”、“孰与相亲孰与归”、“为君相思为君瘦”、“任花飘落任水流”、“又见风雨又见秋”、“同君执迷同君苦”……等。其反应热烈,出乎我意料之外。
然笔者对纳兰诗句仔细查考,却发现“共谁看月共谁愁”为误句,纳兰性德原句应为“是谁看月是谁愁?”。见张维屏《松轩随笔》记载:“容若《无题》起句云‘是谁看月是谁愁?’余为作出句云:‘同我惜花同我病’。两句中皆有黛玉在。”可见此诗也并非整首不传。《无题》指得是纳兰性德写的组诗《四时无题诗》,《通志堂集》(徐乾学辑编)为十六首,分春夏秋冬,每四首为一季,无有“是谁看月是谁愁”一诗。《饮水诗集》(张纯修辑编)为十八首。十六首之外又衍出“挑尽银灯月满阶”和“是谁看月是谁愁”两首。后一首全句为:“是谁看月是谁愁?夜冷无端上小楼。已过日高还未起,任教鹦鹉唤梳头。”不知何故,潘飞声误引为“共谁看月共谁愁”,又因《通志堂集》不载,以致使钱仲联先生认为是纳兰的遗句,笔者也误认为是残句。
虽然拙帖有误,但网友们出于对纳兰诗的热爱,续补联句,应对跟帖,由此加深了对纳兰诗的认识、领会和理解,倒也不失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