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汗洒南昆——南昆铁路职工奉献精神薪火相传

(2012-12-28 22:42:02)
标签:

莫忠

交通便利

公司

长势

集体

杂谈

分类: 新闻集萃

本报记者 韩耀先 马常宏 王亚琼 白云

南昆铁路,从南宁盆地直上云贵高原,海拔高差达2010米;钢铁巨龙,穿越 “百里无人区”,飞奔于崇山峻岭间。

桥连隧、隧连桥,是南昆铁路的一道奇观。大部分线路在半山腰穿行,2/3站区不通公路,交通不便、环境艰苦、生活单调是记者对南昆线的感性认识。而在深入南昆铁路沿线采访过程中,记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体会:南宁铁路局干部职工无怨无悔,扎根南昆、奉献南昆、建家南昆,建起了幸福的职工小家,担起了保障南昆铁路安全畅通的重任。

“南昆线堪称南宁局的‘青藏线’,沿线干部职工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南宁局局长张千里在南昆线检查工作时多次称赞道。

扎根南昆 奉献人生

15年前,南昆铁路开通运营,第一批南昆人怀揣着激情和梦想踏进大山。

“当时坐‘闷罐车’来到册亨站时,车站没水没电,洗澡要到对面山上引泉水,生活用电靠蜡烛……”百色车务段人劳科科长韦大荣回忆起1997年进驻南昆线时的情形,仍然有些不寒而栗。韦大荣说:“作为南昆线的 ‘拓荒者’,我们满怀希望,没有后悔。”

扎根南昆,注定需要更多奉献与付出。南昆铁路沿线交通不便,特别是百色以西的大部分小站不通公路。随着南昆线运能紧张的问题不断突出,2005年南宁局将百色至品甸旅客慢车改为客货混编列车。278公里路程、停站23个、运行近12小时,职工们将混编列车戏称为“牛车”。

“‘牛车’虽慢,但解决了沿线职工上下班通勤问题。”在“牛车”上当了12年列车长的罗建文告诉记者,从2010年开始,南宁局调度所针对“牛车”经常晚点的问题,制定了考核办法,列车正点率明显提高了。

“小站生活虽然艰苦,但各级领导都很关心我们,让我们心里暖融融的。”百色车务段职工周必德说。

南昆铁路开通运营时,大部分进驻南昆线的都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由于沿线交通不便,很多小伙子成了“剩男”。近年来,南宁局车务、工务、供电等单位通过调整工作、与地方单位开展青年联谊活动等办法,千方百计为大龄青年找对象创造条件。百色车务段在边远困难车站实行“三优一要”政策,今年将21名边远小站职工调换至交通便利的车站工作,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20093月,百色车务段51岁的老职工黄仁明作出让家人和同事深感疑惑的决定:志愿从百色市郊车站调到全段任何一个艰苦小站工作。此举轰动全段,大伙儿说他是自讨苦吃。黄仁明是一名“老南昆”,以前由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段里特意安排他在离家近的永乐站工作。

“人要学会感恩,在我困难时段上给予特殊照顾,现在小孩儿工作了,我应该主动为组织分忧。”黄仁明如是说。

扎根南昆,沿线职工结下了浓厚的南昆情结。为服务平果铝(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发展,1995年南昆线南宁至那厘段提前开通运营。廖义、卢连带从南凭线来到那厘站,成为南昆线首批“拓荒者”。到南昆线第二年,他们喜结良缘,如今女儿已15岁,一家人其乐融融。

“南昆线见证了我们的爱情,我们也见证了南昆线的腾飞。平果铝年装车量当时不足2000辆,现在已经达到3万辆,我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作为铁路人,他们感到无比自豪。

立志南昆 舞动青春

时代变迁,斗转星移。从老南昆人“扎根南昆”到新南昆人“立志南昆”,南昆人的奉献精神薪火相传,持续承载着保安全、保畅通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到南昆线工作的青年人,都经历过新鲜、心慌、心暖、心齐的过程。”百色车务段党委书记黄树坚说,

“我们既要让年轻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成才,又要为艰苦小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努力创造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板其之光”梁忠华、 “安全啄木鸟”李荣浩、“年轻人的贴心人”黄仁明……在南昆线每个小站,都有一块先进典型事迹板报,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百色车务段选树先进典型、在南昆线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的缩影。 “这些先进典型都是身边熟悉的人,可信、可亲、可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汪甸站站长尹刚说。

汪伯华——百色工务段的“线路病害克星”。他扎根南昆线十余载,先后将5个落后工区变成先进班组,从落后职工成长为首席工长、全国劳动模范。今年9月,汪伯华调任永乐工区工长,奉命改造第六个落后工区。1122日,记者在永乐隧道见到汪伯华时,他正带着职工等待“天窗”点。汪伯华说,线路质量是大家用汗水“抹”出来的,现在工区轨检车扣分已从9月份的17.7分降到7.7分,A类病害从38处降到13处。 “神奇工长”的神话在永乐工区继续演绎。

家远在陕西的 90后”小伙儿刘楠,今年毕业后来到百色工务段刚几个月,就成为汪伯华的徒弟。

“师傅非常关心我,总是把他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说起自己的打算,刘楠信心满满,

“女朋友还在读大学,我要干出成绩,相信她毕业后会来找我。”

112311时,记者从郑屯站登上40018次货运机车,休班司机武友说起了南昆线上的酸甜苦辣。

“南昆线运输能力紧张,货车运行时间长,我们每次出乘得准备两三餐的伙食。”武友摸着自己的胃调侃道,“没有胃病的司机绝对不算好司机。”

当天13时许,列车穿过隧道,停在板其站。板其站是个四等小站,也是全段“特级”艰苦小站,车站两端是隧道,站场坐落在桥上,桥下便是万丈深渊。2011年圣诞节,吴勇勇结束毕业培训,从百色站坐上“牛车”来到板其站。当他第一次跟着站长梁忠华去集市赶集时傻了眼:需要穿过两座漆黑的隧道,翻一座悬崖,走近20公里的山路。吴勇勇说,艰苦的南昆线更能磨炼意志,只有努力工作,才会干出一番事业。他在微博上写道:“喜欢小站的巍巍青山,我想我是爱上了小站。”

建家南昆 永创一流

南昆铁路点多线长,沿线单位工作条件艰苦,如何稳定职工队伍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大难题。建家成为南昆人的不二选择。

“建好职工小家,让职工心有所属,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和经营创效。”南宁局领导形成共识。

近年来,南宁局加大南昆线生活线、文化线、卫生保障线建设力度,着力解决一线职工吃饭、洗澡、用水、看病、文体等关系职工生活的难题,不断改善沿线站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如今,走进南昆铁路沿线站区,处处绿树成荫、百花争艳、瓜果飘香、窗明几净……厨房里电磁炉、微波炉、消毒柜、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浴室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活动室配备了音响、卡拉OK和各种球类……

记者在板其站站房后的小菜园里看到,甘蓝、空心菜等青菜长势良好。站长梁忠华告诉记者,20099月他调到板其站后,带着大伙儿建起了菜园、搭建了鸡棚和鸭舍,重新开张“散伙”多年的伙食团,使小站生活大为改善。随后,他集中整顿了作业纪律,自创模拟控制台,加强职工业务培训,使职工业务素质快速提升。在今年4月南宁局组织的车站值班员资格认定考试中,板其站5名值班员平均成绩达93分。“一团火、一股绳”的板其精神,就这样在南昆线上流传开来。

贵州宁铁南昆物流有限公司地处贵州兴义顶效开发区,该公司下属7个分公司分布在南昆铁路沿线,90%职工的家却远在南宁、柳州、桂林、湛江等地。

“远离了小家,必须想办法把职工的心收在企业大家里。”该公司总经理高德树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公司按照这一思路,以建好职工之家为载体,成立了家务委员会,为职工创造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2011年,该公司经营收入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如今,该公司已成长为国家4A级物流企业、西部物流百强企业和贵州百强企业。

“爱岗位、爱集体、爱南昆” “人在南昆,干在南昆,奉献南昆”已成为南昆铁路沿线干部职工立志南昆的座右铭。

“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人、考验人,南昆线已成为全局出典型、出先进、出人才的示范线。”南宁局党委书记莫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