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iddle/4e51189at9759c3fedb7f&690
可怕的堵车,困住了北京和北京人前进脚步。网上图片。
http://s7/middle/4e51189at975c1e0be2c6&690
2010年10月31日,牛街路口,一位骑车者躲闪在车流中。北京城堵车时,许多道路俨然成了停车场。
刘卫兵
摄
北京治理堵车方案: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北京真的要下狠手治理堵车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北京市政府日前正在协商准备出台相关措施,并以“公平、公开、公正,无偿”的方式,使出“杀手锏”治理堵车顽症。这对北京的长远发展和维护所有市民的利益都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以往遇到类似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都会出台相应的措施,但有时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经常导致这样的结果:老问题刚解决,新问题又来了;表面问题解决了,其他各种深层次问题又出来了。为此笔者在前面的文章《北京天天堵车怎么建世界城市》一文中呼吁,政府的主管部门在决策的时候,务求站得高些、望得远些,用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办法寻求解困之道。如此说来,这一次政府能放下身价,向所有市民征求意见算是个不小的进步。
如今出台的治堵的草拟方案和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却有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在建议一多也容易把人搞晕,不知到底该如何是好。为此,如何把这些意见变成政府的措施,还需要各级有关部门慎重应对和考量。笔者感觉日后出台的政策千万别再匆匆出台,权宜凑合,解决一个问题又带来更多的问题。出台一个不对头的政策还不如谨慎而行,来回折腾反而更添麻烦。新出台的治理拥堵政策要经得住城市发展、民众的利益,以及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记得十多年前去香港、东京这些大城市,就听当地朋友说,他们平时出门都搭乘地铁或公交、很少开车。问及原因,回答是一来,坐公共交通又快又舒适,想去哪儿都方便。二来,开车到中心城区麻烦多多,首先是找不到停车位,二来是停车费非常高。印象中那时候香港城里的停车费,半小时大约要二三十港币。
如果北京现在的交通状况也像香港那样,市民还愿意随时开车出门吗?我想大部门人都不会再自找麻烦,乖乖地停好车,高高兴兴去坐公交了。
眼下,政府公开征求民众意见已成为舆论焦点,但愿这次征求民众意见不是走过场,不是炒一段时间就过去的旧闻,真希望这次出台的政策能真的有利于北京的现实利益和未来发展。
消息说,这次征集活动时间到19日就结束,时间过于匆忙啦!政府有关部门能否多给自己,也多给市民点儿时间。大家静静心,好好想想,争取弄出了好政策。
2010年12月14日上午草。
欢迎选购刘卫兵著回望20年》纪实图文著作。请登录链接:
卓越网:http://www.amazon.cn/exec/obidos/ASIN/B002Y5XEH0/ref=pd_luc_mri?_encoding=UTF8&m=A1AJ19PSB66TGU
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72167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