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拿银牌泪流满面,父亲说“不就差点颜色吗?”

(2008-08-12 11:35:37)
标签:

奥运

文化

儿子拿银牌泪流满面,父亲说“不就差点颜色吗?”

朱启南:泪洒讲台。

儿子拿银牌泪流满面,父亲说“不就差点颜色吗?”

举重62公斤级金牌获得者张湘祥跪地,谢祖国、谢教练,谢天谢地谢自己。

 

     儿子拿银牌泪流满面,父亲说“不就差点颜色吗?”

   来奥运会参加比赛,谁都想拿金牌!可金牌毕竟只有一个。

   8月11日,男子气步枪决赛中,中国卫冕冠军朱启南获得银牌。颁奖仪式上,当主持人宣布:“银牌获得者朱启南,中国”全场观众纷纷起立鼓掌。就在那一刻,站在亚军台上的朱启南抑制不住情绪,泪流满面地举起右臂,高高地向上伸出一个手指。

   人们可以用失落、无奈、痛苦、坚强、不屈等等,来形容这位“神奇小子”当时的表现。但是,人在特殊氛围中的特殊情感,用任何语言表达都显得苍白。

   《新京报》解读这一动作“这奋力一指,已让人们知晓你的坚强。”朱启南接受采访时说,这4年,我为目标努力过、奋斗过……因为压力,曾经迷茫过、焦虑过。我太想为自己的祖国再赢得一个奥运冠军。我知道不该以卫冕冠军的身份冲击奖牌,但要我抛开这一切,真的不容易。教练王义夫说,有点小遗憾,但他承载的目光和压力太大。杜丽、朱启南的泪水中难免有这样的压力和无奈。

   对于类似带有遗憾、悲壮的官样的解读,朱启南父亲朱远说一番话:银牌有什么好哭,有块牌就知足了。这位来自浙江温州沙头镇罗坑村的老人还开导家人说:不要把金牌看的那么重,不就差点颜色吗……4年前金牌,4年后银牌,每年都有牌,不是很好吗!

   老父亲的话有些直白,但显然是实话、心里话。包括儿子在内,大家都该好好听听、想想。

   一则: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运动员从小就告别快乐的童年生活,进入训练队开始超强度的封闭性训练。付出巨大的国家、集体、家庭当然满怀“望子成龙”的希望,队员们在幼小的心灵上就承载了太多的压力,诸如:祖国的荣誉、集体荣誉和个人及家庭的荣誉等。

   二则:金牌的巨大荣誉和诱惑,给运动员心里造成极大的影响。当今社会环境造成的结果是:获得金牌就意味着拥有一切,包括荣誉、地位、票子房子车子等等。丢掉金牌,似乎就丢掉一起。

   三则:社会舆论及媒体过度关注拿不拿金牌,逼着运动员不拿金牌,就是失败者,没脸见人。

   四则:人们都在盯着金牌,每天数着金牌。今天超过韩日,明天超英美。金牌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竞技水平的一个指标,但并非衡量一个国家整体体育水平的唯一标准。假如,这次奥运会我们的金牌总数获得第一名,我们可以高兴欢呼,但不要忘乎所以,以为我们真的成了“体育强国”、“世界老大!”此时,重温参与、竞争、友谊和奋斗的奥林匹克精神显得极为重要。除了拿金牌,奥运会应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人性的力量、参与的快乐,友谊的珍贵、顽强的拼搏……

   “不要把金牌看的太重!”来自中国农村一位普通父亲的话,和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说的“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一样精彩、一样有深度、一样值得我们深思。

    朱启南,听父亲的话,擦去泪水,快乐前进。

                                       08年8月12日上午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