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舟唱晚,山梨县。

老人和两只鹿,宫岛海边。
日本人印象之四:日本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1998年10月,正是日本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中国青年访问团教育分团,从濑户内海海滨乘船,抵达日本著名旅游胜地宫岛观光。宫岛是“日本三景”之一,位于广岛县境内,面积30多平方公里。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色和古老的神社、寺庙等建筑而闻名。其中著名的建筑物有严岛神社、大岛居、千重阁、五重塔。
游览宫岛时,小鹿不时跑过来
登上宫岛,阳光、绿草、大海,真的很美。漫步在海边绿草茵茵小路上,除了观光的游客外,随时可以见到一只只欢快鹿,向游人跑过来。只见他们有的三五成群,蹲坐在路边的绿地上,悠闲地享受着日光浴;有的独自闲步在街头,旁若无人地散步;有的走向路边休息的游客,和人家嬉戏玩耍。远处,两个小女孩把妈妈刚给买的美味食品送给卧在草地上的花鹿,另一只调皮的小鹿犹如不速之客,凑近极为岸边休息的青年身边讨要饮料。满脸稚气的小男孩对招呼着一只小鹿:“快过来!”
宫岛,不仅是旅游者的乐园,还是鹿的乐园,是人与动物共同的乐园。当时在国内,除了少数地方可以喂喂鸽子之外,这样的景象实不多见。
置身与宫岛,随处可见游客和鹿友好相处的景象,那景象让人仿佛回到清新、和谐、自然的世界。根据笔者粗略观察统计,岛上的鹿足有百只。在管理人员和游客们共同呵护下,他们个个显得健康快乐。据了解,日本早在1927年就开始有了动物爱护周,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早已成为日本人的共识。
联想自己看过的一些报道,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56%,但是他们每年仍然要从国外进口大量木材。在日本的餐馆里,几乎很少使用“一次性筷子”,而这种使完就扔的筷子,在我们的餐馆随处可见。
开始住进东京池袋的一家宾馆,我发现洗手间里贴着“自来水可以饮用”的提示,心里有些将信将疑。后一打听,日本一般宾馆、饭店里的自来水都达到了饮用水的标准。日本人对自己国家环境保护的重视足见一斑。
中国的污染飘到了日本?
我们中国青年代表团与日本青年举行的一次对话交流会,让我记忆犹新。交流会上,面对我们在坐的十多位中国青年,一位梳着披肩发的男青年客气而又直率说,中国近年来污染的日益加剧,已经影响到日本。“中国的污染影响日本?”此话一出,令在坐的中国青年哗然。“怎么可能?”我们这样想。那位青年接着说,作为邻国,中国在日本的上风处,风一刮,中国的污染气体、沙尘暴就吹到了日本……
记得当时听到这话,我们都涨红了脸,心里都不舒服。有战友当即发言反驳,认为日本青年的发言失之偏颇,也不够准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环境问题,中国为此也做出了很大努力。那位日本青年听后,再没说话。
后来得到的数字,让我惊讶不已:
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800多亿元,占GDP的10%;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我国占了16个;我国目前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全国300多个城市中,有70%以上的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我国年度、污水排放量400多亿吨、排名世界第一,全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城市河道90%遭到严重污染,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有观点认为,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牺牲为代价的。
近来,因为担心北京空气质量影响健康,一些国家建议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不要提前到京。北京为奥运会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外国运动员是否提前到京,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不要把奥运会政治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对此,人们可以表示不解、遗憾,当然更需要深入的思考和行动。
我一直记着在日本宫岛上人与鹿和谐相处的景象。然而,更让我记住的是那些关于日本、中国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争论和思考。
作者注:初稿于1997年年末,2008年6月28日发表时有修改。近两日,颈椎疼痛难忍,转头困难。到医院扎针、拔罐、贴膏药,均不太见效。医生说,少干活,少上网,多休息,枕头高低、松软要合适。
照片翻拍于刘卫兵摄影集《日本人印象画册》,新华出版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