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狐狸捉小鸡》的活动重点是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游戏表演,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难点是通过玩游戏,培养幼儿听辨声音方向的能力。
在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内涵,并学习流畅地演唱歌曲《狐狸捉小鸡》,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情趣。如“狐狸蒙上眼喽,谁也看不见喽”这一句中,引导幼儿把小鸡得意的情绪唱出来。“我们大家要小心喽”这一句要唱得稍弱而强有力。在游戏前,我让孩子运用自己的感知,充分讨论狐狸的音乐形象,并集体讨论、设计狡猾的狐狸捉小鸡时的不同情绪和形象动作,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和提示。因而,幼儿从被动的接纳者转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自信心大增,创造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一参与讨论的过程既满足了孩子情感的需要;游戏的需要;作小主人的需要;创造的需要;又使孩子在情感、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接着,学习游戏玩法。我请一名幼儿当狐狸,全体幼儿当小鸡。小鸡围成圆圈,狐狸蒙上眼睛站在圈中央,小鸡手拉手围着狐狸一拍一步地走横步,边走边唱,唱完站好不动。狐狸叫任何一只小鸡的名字,被叫的学一声鸡叫,狐狸听到鸡的叫声后寻声去捉。如果狐狸听起来有困难,小鸡还可以再轻叫一至二声,被捉到的小鸡就表演节目。狐狸捉不到小鸡,也要表演节目一次,并另请一名小朋友当狐狸,游戏重新开始。最后是全体幼儿游戏,熟悉游戏玩法后,组织幼儿分组游戏,并提醒幼儿要合拍地走步。当狐狸叫小鸡的名字后,小鸡的叫声要让狐狸听得见。狐狸寻声去捉小鸡时,小鸡们要安静,保护自己的伙伴。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情绪很高昂,并体验到了玩游戏的快乐。
当然,活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在活动中,我过多注重了能力强的幼儿。对能力弱的幼儿总是担心其不能扮演好狐狸的角色。如:玩分组游戏的时候,都是请了能力强的幼儿来扮演狐狸。其实还有不少的幼儿也对狐狸的角色跃跃欲试。这时候,我应让孩子多尝试表演,而老师只在必要的时候,给以帮助。做到真正使老师的角色转化为一个参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主导者。其次,由于幼儿对空间方位的感性经验掌握不够,导致幼儿在听辨声音方向的能力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难点目标没有得到提升。这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多对空间方位进行探索。
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充分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让幼儿自身的潜能得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