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中的第五辑“班主任和家长的配合”。这一部分内容让我对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李老师在书中写到:“如果没有合格的家长,就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没有完整的优质教育。”“对于学生来讲,他的真正成才,教师或者说学校教育的功劳最多占三分之一,还有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其家长的教育培养和孩子自身的天资以及勤奋。”“不知您是否想到过,其实,孩子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首先不是取决于老师,而是取决于您这位家长!”“我一直坚持认为,一个孩子的成才,主要功劳不是学校而是家庭。道理很简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氛围如何,家庭教养如何,家长的素质如何,都将决定孩子的人生!”“作为孩子的家长在多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您的孩子就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您所企盼的有出息的人,这是不容置疑的!”“孩子之间的竞争,其实是家长之间的竞争——家长的智慧,往往会化为孩子的智慧;家长的善良,往往会变成孩子的善良。同样的道理,家长的愚昧,往往也会化为孩子的愚昧;家长的恶习,往往也会变成孩子的恶习。”
我觉得李老师对家长的作用分析得很客观,也很实在。优秀的孩子一定是有一位优秀的家长,后进生的家长却总是存在这样那样令人头疼的问题。以我小外甥女为例,她不仅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她有同龄孩子很少有的内敛和隐忍,还特别孝顺老人和父母。她的一些行为让我很诧异和感动,在她面前我有时都感觉自己有些浮躁和不成熟。前段时间,她考外国语考了第56名,想到这次考试是七、八千名优等生参加的考试,想到很多上了好几年辅导班的学生都没考上,而她只上了两三个月的辅导班就考上了,我就激动地不可言说。见了她后,我又是搂又是抱的,还夸大其词地说了很多表扬她的话,可她好像并不在乎,只是淡淡一笑,应付着我的热情。听姐姐说,当她知道自己的好朋友没考上外国语后都快急哭了。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孩子!我们接着讨论了上学后的住所问题,因为姐姐的新楼还没盖好,一直在租房子住,所以我们建议姐姐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这样我小外甥女上学方便些。但是姐姐说,姐夫不愿意,怕他妈妈(我姐姐的婆婆)换了新环境不适应。这个理由太牵强了,如果这样的话,我小外甥女上学不是太辛苦了吗?时间不都耽误在路上了吗?我越想越生气,开始喳喳呼呼地说起姐夫的“坏话”来。我小外甥女在一旁听着我这样说他爸爸,很不高兴,但出于对我的尊重,她静静地什么话也没说。后来,看到她快哭了,我才忙住了嘴,对她说:“你可以给你爸爸说说这件事,这对你学习、生活各方面都有好处。”可是她又默默摇了摇头,表示她是不会提这个要求的。我姐姐补充说,她害怕她爸爸、奶奶不高兴。
我当时不由得有些感动。现在的孩子,即使成绩差得不会做几道题,也会大言不惭的,毫不羞愧的给家长提这要求那要求的,才不管家长的死活,而我小外甥女这么优秀却连这么合理的要求都不提,总是先想着别人的感受。她为什么这么懂事?那是因为我姐姐就是一个很善良和有内涵的母亲,我姐夫是少有的大孝子,虽然他做的一些事让我很看不惯,但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孝顺。姐姐没我的学历高,但她比我有修养。正像李老师说的,家庭教养、家长素质不一定和文化程度有直接的联系,而是和家长的道德品质有很大关系。善良的父母培养出的是孝顺的孩子;勤奋的家长培养出努力的孩子。家长的言传身教比什么都重要,家长的人格对孩子无声的感染,这是家庭教育的上乘境界。
除了我小外甥女以外,我班还有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家长为了孩子也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些家长的教育积极性很高,即使孩子身上存在什么问题,给家长交流一下立马见效。但是对个别后进生的家长,我很不满意。我也知道如果要彻底转变这些孩子,必须同时转变他们的家长,然而要转变已经成人的家长,在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对一些家长也不抱什么希望,在转化家长上比较消极。但李镇西老师就做得很好,他说:“班主任除了教育学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影响家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影响了家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才能真正成功。”李老师为了影响家长,做了很多细致新颖的工作:一、通过阅读启迪家长。二、通过写作改变家长。三、通过书信沟通家长。四、通过孩子促动家长。五、通过家长转化家长。六、通过家访感染家长。李老师做这些工作很到位,费了很多心。在他做校长后,给全校学生家长的一组公开信就写得很真实感人,真是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家长看。很多家长在他的影响下,在读读写写中,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都表达了父母对他们态度的变化。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家长的教育者身份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所进行的每一项教育改革如果没有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李老师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让绝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或多或少的懂得了教育,面对孩子的成长能够自觉从教育科学教育规律的角度进行审视。但是,我对家长的教育有时就有些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其实不管是怎样的家长,他们都会发自内心地希望孩子越来越好,只是他们在教育能力上还存在差异。
以我班啸啸为例,他因为懒惰不写家庭作业,我每天要监督他记作业,然后签字,再由家长督促完成。但是他的家庭作业依然不能按时完成,我一开始还好言好语地给他爸爸讲道理,询问其中的原因,问家长是不是很忙,有没有时间给孩子检查作业?在没大有什么原因的情况下,他还是经常不写作业。我想,孩子小不懂事,自控能力差,你家长怎么也这么难缠?这么点事都做不来!有一次,我彻底愤怒了,从电话里把啸啸的爸爸狠狠批评了一顿。他爸爸可能没想到我这么大脾气,也说不出什么话来。我没等他说话,就把电话挂了。从那以后,我不再给啸啸签字,也不再给他爸爸打电话。我想知道啸啸妈妈的电话,但是,啸啸装傻卖呆地说不记得了。他自然不想让我知道他妈妈的电话。啸啸完不成作业,我就只能利用中午时间让他补上。
大约一个星期后的下午放学时,我的手机上突然来了一条短信,说我电话缴费成功。我正纳闷谁这时候给我缴话费,半小时后,啸啸的爸爸又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大意是孩子让老师费心了,表示感谢,以后还要多多联系。还把啸啸妈妈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我。他虽然没说替我缴电话费,但是我猜到应该是他。第二天,见到啸啸,我先含蓄地提到他家长,我以为凭着他那好说的个性,他一定会告诉我他爸爸替我缴话费的事情,但是他什么也没说。看样子是家长嘱咐好的。他不说,我就开门见山地问他:“你能告诉我,老师昨天的电话费为什么多了这么多钱吗?”他终于忍不住了,说是他爸爸缴的。当天下午,我把话费的钱给了啸啸,并通知了他爸爸,让他爸爸回家接收。以后,啸啸出现问题后,我都联系他的妈妈。他的妈妈脾气很好,但也经常稀里糊涂,最近一段时间,孩子的家庭作业总算能够基本完成了,有了一点小进步吧。他的妈妈有时也能主动给我打电话了,但很少。
这件事让我有些惭愧,尤其是读了李老师写的这本书后。既然有后进的学生,为什么不允许有后进的家长呢?李老师班里有些文化水平很低的家长,在李老师的不断教育下,不也能洋洋洒洒地写出了大篇幅的文章吗?而我对家长又寄于过多少希望呢?我把影响家长作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了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搭建起和家长交流的平台,让家长成为我的同事。正像李老师给家长所说的: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