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日报.今日和平副刊》刊发小文

(2024-07-10 16:53:36)
标签:

文化

编草帽辫儿的日子里

分类: 散文
      编草帽辫儿曾经是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八十年代以前,城里农村离不开麦秸编制的草帽。编草帽辫是当时田间地头、村边胡同、校园大街,一道道翠丽的画卷,任凭洁白的麦莛在胸前飞舞鸣唱,人们说说笑笑,把美好和幸福编制的五彩缤纷、有模有样。
今天的《天津日报。副刊今日和平》刊发拙作《编草帽边儿》,在此,感谢彩霞老师及各位编辑老师的指正!

附原文:

编草帽辫儿是我少年时最难忘的记忆。

从麦场小山似的的麦捆里,挑选最长最白的麦莛儿,用剪刀绞下来,捆成捆儿,存放小屋里的阴凉处,备用。

等收完了麦子,就可以集中精力编草帽辫儿了。八十年代以前,人们出行大都戴草帽儿,即遮阳又防雨水,也是每个家庭的必备,一顶草帽成为城市乡村人们最时尚的装束。

麦莛子在使用前,要头天晚上泡上,第二天才可以用上。湿润的麦莛儿用湿毛巾裹着,随用随抽取,以防跑了水汽,影响了使用。

编草帽辫又是个技术活,一般有家大人传授,或大哥大姐手把手教,从最初编出来歪歪扭扭,残缺不齐,到编到十分娴熟,辫形挺直美观,落落大方,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一般女孩心细灵动,又留有长指甲,麦莛儿折弯盘压都恰到好处,很快成为快手;也有的男孩天生心细,也不乏编草帽辫的高手!

那个年月,家庭副业很少,编草帽辫儿就成了一份微薄的收入来源。一般草帽辫儿分三个等级:品质外观好的八分钱、一般的五分,次一点的三分。村西的收购站也是公社唯一的收购点,积攒了一包袱的草帽辫儿,背到收购站按质论价。也就是为了那几分钱,闲暇时编草帽辫儿成了那个时期村子里的一道风景。有的同龄人,上学都带着阴湿的麦莛儿,课间就编草帽辫儿,大家一起交流切磋,五、六天就出来一盘,从麦假一直编到大秋时节,长期下去也是一份不菲的课外收入,用积攒的钱女孩买五颜六色的头绳、精美的手绢;男孩子买几颗晶莹玻璃球、沿街叫卖的泥人,美滋滋地不知道高兴多少天!

有一年,据说是上边拿来外贸的生意订单,编草帽辫儿的收购价翻了一倍。一时间,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都是编草帽辫儿的人群,人们或席地而坐,或盘腿相视,或圪蹴在树底下说说笑笑,任凭那洁白的麦莛儿在胸前跳跃飞舞,一双双洁白的“兰花指”欢欣跳跃,婀娜多姿,百态生情,成为当年乡村最火热的打卡地。人们不但编草帽辫儿,还用麦莛儿编制“灯笼”“蛐蛐笼”“小动物”和麦莛儿画装饰品,一件件成为挣外汇的紧俏商品,曾轰动燕赵大地。

如今,日新月异的乡村几乎看不到戴草帽的“庄稼人”,编草帽辫儿成为时代的过往,那传统的手工艺也渐渐淡出了今天沸腾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