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回故乡探桃花

(2024-04-06 15:02:55)
标签:

乡情

文化

分类: 随笔
4月2日,按照老家风俗——“新坟三年要提前一年上坟”的习惯,我搭乘老家朋友的车,回到了跨别半年多的冀州南午村老家——西北角村。南午村是冀州南部的一大重镇,一个村分成四个角(西北角、西南角、东北角和东南角),一个角又分成六个小队,我就是第一小队的小社员,当然这是四十年前的事情。如今,乡村变化很大,年轻人纷纷流向全国各地打工,近处的在衡水、冀州和村办企业上班,许多人在县城买了楼房。村里的房舍大都失去了往年的模样,村子里也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原先的南午村中学,有有两三个初中,两个高中,本村有四个小学,如今生源越来越少,听说中学迁往别处,“南午村中学”改为“南午村小学”,村子里再也看不到一群一伙的孩子,一帮一伙的半大小子的。但乡村还在,田野还在,乡愁乡趣乡音还在。
又回故乡探桃花
生长在水厂顶部夹缝中的奶奶嘴儿(地黄:一种药材。)的呼唤。
又回故乡探桃花
我出生的地方,如今已是人走屋空。
又回故乡探桃花
公交站牌提醒我,别忘了回家的路。
又回故乡探桃花
这个交叉路口,小时候走了很多次,只是只是那条田间小路已经不再。
又回故乡探桃花
随大妹妹的电三轮,观看白晒村的民间舞队表演。
又回故乡探桃花
与82岁的远方叔叔合影。
又回故乡探桃花
这张近影更加清晰。
又回故乡探桃花
南午村民间舞队在晒村表演(最左边的是我大妹妹)。
又回故乡探桃花
妹妹与二婶合影。
又回故乡探桃花
白晒村的扇子舞,观众都是附近的乡亲。掌声,喝彩声接连不断,还是年轻人很少观看。
又回故乡探桃花
乡村的油菜花虽然不多,但很艳丽,养眼!
又回故乡探桃花
老家的房舍与宽敞的马路,形成鲜明对比。
又回故乡探桃花
背景是绽放的杏树和核桃树。
又回故乡探桃花
南午村水厂目前供应周边53个村庄,是当地百姓的生活用水(水源是来自长江)。未来怎样?谁也说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