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浦东新区高中历史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15-11-27 19:17:14)
分类: ★教研动态

对历史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 吴广伦  周月军

为了提高浦东新区教研组的建设水平,使教研组成为学科建设、教学研究、教师成长的基地,进一步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按照浦东新区提出的优秀教研组、合格教研组和特色教研组标准,2015年继续在高中学段推进政治、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学科教研组等级认定评审工作。

浦东新区对教研组评审与认定的周期是3年一次,教研组建设标准也是每三年修订一次。由于受学科规模和各校教研组建制的限制,本次申报参评的历史教研组分为独立建制的历史组19校,综合组有22校(包括政史地、政史、史地等不同组合),参评学校比超过80%,也是近几轮评比中参评学校最多的一次。

根据参评要求,本次评比分为初评和复评两个阶段,其中初评主要是查看各学校教研组提交的材料,包括教研组自评报告、申报表和佐证材料;复评主要是聘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课堂教学、现场教研、答辩,查看一年来的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和特色创新情况等。评委主要由教研员、特级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校长组成教研员只参与学科组的评比,但不参与考核打分。

我有幸全程参与了高中历史组和综合组(含历史学科)教研组的评审本文就近3个多月的评比与认定工作做些盘点,与各位老师与领导分享。

一、值得肯定的经验和做法

从初评到复评,我们查看了40多校的文本资料,先后观摩和参与了12所学校的现场教研。总体看,参与本轮评比的学校都非常重视教研组的评比工作,不仅能够根据要求,及时汇总提交资料,而且还为复评工作做了细致的准备。参评的专家也非常的认真、尽职,尤其是综合组评比,评审者还与各校老师作了充分交流,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给人以深刻印象和启发。其中,足以为鉴的经验和做法有:

(一)领导重视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和主要抓手,是各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很多学校的领导非常关注教研组的建设,采取各种形式给教研组建设以指导和支持。有的学校领导在评审阶段作为组员,亲自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对教研组建设出谋划策。如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校长、书记经常参加历史教研组活动,甚至还为教研组作专题性指导和报告,洋泾、东昌、北蔡中学等主要领导还身兼教学任务,参与一线研讨。从评审过程和结果看,这些学校的教研组活动比较规范,成果丰富,在区内外有较好的声誉和影响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比较快,课堂教学绩效也比较突出。

(二)以制度规范教研组建设

虽然校情不一,参评各校都有教研组建设的规章制度,有的学校还有教研活动的细则要求。如周浦中学认真推进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要求每一位教师制定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撰写“课堂教学改进手册”,手册栏目包括:教学优势分析、教学不足分析、本月、本学期、本年度改进目标和改进方法、改进案例记载、改进小结。在教学中实施“课堂教学天天问”,如:教师在组织、引出学生思考和发言之前,是否真心倾听学生了?教室里是否所有学生和教师互相倾听了?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是否敏感和给以密切关注等。南汇中学制订备课组活动的 “四定”与“四备”(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定主发言人;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校教研组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践行课改新理念,创设特色化的校本课程

参评各校能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搭建平台,激励教师能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设校本课程,并有一定的成果展现。如,华师大二附中的历史组能结合学校实际、教师特长与学生需求开发了系列化的校本教材,主要包括《探寻生活中的历史十五讲》、《影响历史进程的演说名篇选读(双语)》、《晚清史研究入门》、《历史风云人物选讲》、《书法篆刻》、《影视与历史》、《重读中国近代史》、《白相大上海》、《大学通史(中国古代史)》等,供学生选择。南汇中学历史组开设了《创意思维与训练》、《聚焦时事热点,纵论古今中外》、《民国人物漫谈》、《中国考古探秘》、《知悉上海史》、《小故事大智慧》等选修课,经过多轮实践,有的已经课程化。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中学依托海事大学的平台和资源,不仅编写了《万顷波涛说海事》、《劈波斩浪话航海》等图文并茂的教材,还开设《船舶的发展简史》、《海盗发展历史》、《中国传统渔民文化初探》、《海洋人文与未来——船舶的变迁与展望》、《清末民初轮船航运业发展》等关于人与航海的特色课程。高行中学教研组在研修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两本学习成果集——《成长》与《收获》。建平中学的教研组,不仅关注着教改的前沿,还在积极地践行,他们对历史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操作规范。这些努力与探索,不仅拓展课程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四)重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青年教师关乎着学校的未来,参评学校教研组都把青年教师的发展列入教研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如南汇中学结合青年教师的培养,推行导课与导学制。在导课实施过程中,大到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小到每一节课的教学流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材料的选用,问题的设计等),要求导课老师对年轻老师进行毫无保留地传、帮、带,导师要先示范,再迁移,对年轻老师快速成长大有裨益。华师大二附中则以周靖老师的市、区两个基地为依托,将基地培训、组室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基地资源,鼓励年轻教师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地在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中浸润学养,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课堂绩效。进才中学历史组中的青年教师,在近几年都参加了市、区基地学习。北蔡中学历史组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人,一些老师已先后到芬兰、台湾等地学习经验,开阔视野。总体看,参评各校教研组都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许多教师都曾是市区“基地班”的学员,高平台的学习不仅开拓了眼界,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

(五)参评各校历史教师内驱力强,善于吸纳整合优秀资源

随着对教师继续教育要求的提高,参评学校的历史组员都能以开放的胸怀,汲取和整合区内外各种信息和资源,并及时地用之教学的实践中。如华师大二附中历史组在近三年来聘请了很多大学教授来校作报告,其中史学类课程就有《敬畏历史》、《外国人眼中的上海》、《上海文革史研究》、《什么是现代国家——一种思想史的考察》、《我的读史体会》、《人类文明的结构性演进与中心的转移》、《战后中日官民外交秘话》、《新旧与中西——重访中国现代转型》、《史学理论与历史教学》、《近现代世界形成的逻辑》等;德育类课程有《历史学科德育理论和实践的思考》;教研类课程有《中学历史课程中史学与教学关系》、《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立意》、《美剧的启示》、《法国历史测评与教学扫描——对中学历史教育的思考》、《台湾历史教学与教师研修介绍》等。把这些大学专家与课程引入和介绍到中学,不仅拓宽了组内教师的知识视野,浸润了综合的人文素养,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辐射了区内外其它学校的教师。其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周靖身体力行,三年来开设16次公开课和专题讲座,为上海市历史教师培训者培训班和本区教师开设《教学设计与教学立意》、《概念史与中学历史教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说评课与有效教学》、《历史教学与考试命题》、《历史教学中的史学方法》、《教材解读和高三历史教学》等,充分发挥了引领和辐射作用。周浦中学、东昌中学历史组(备课组)利用附中的优势,近年来也得到华东师大专家大力指导与支持,组内老师眼界大开,专业进步较快。北蔡中学则依托海事大学的平台,发挥海洋特色,对专业教师增补海洋历史文化的知识。高行中学历史组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复旦大学有关专家合作,通过开展历史教学的实践活动,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建平中学则以自己的名校品牌和资源优势,与海内外同行及时交流,分享信息。

(六)积极践行教改理念,探寻个性化教学

从各校主题研究课情况来看,新课改意识得到了一定的体现。表现于能在课堂中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运用史料开展教学,以史证论的意识较为突出;现代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其中上海市实验学校田金宗老师利用“3屏”创新教室执教的《王权与教权》,令人耳目一新。另外随着新高考制度 3+3”模式的推行,各校教研组也开始探索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尝试把富有个性化特色的教学方式引入历史课堂。如,北蔡中学历史组从今年暑假开始实行个性化学程的设计,以“学程设计”为研究工具,以提高师生课程开发和执行能力为核心,依靠创造性、个性化的学程设计,帮助教师和学生从“教(学)什么”、“怎么教(学)”、“教(学)到什么程度”、“如何评估教学效果”等方面整体把握历史教学,以确保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的一致性。建平中学历史组以翻转课堂为抓手,全力推行智慧课堂,课堂教学已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二附中历史组则以满足资优生的学习为需求,在课堂中适当引入学科发展前沿,模拟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意识。周浦中学则探索历史与生活的衔接,引领学生从生活中认知、理解和体验历史,启发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历史问题,并进行批判性的思维训练。

二、存在的问题

三、对教研组建设的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