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孔天下》针孔影像三人展回顾之三,郭晓丹作品。

标签:
郭晓丹唐宗斌汪浩惟孔天下针孔摄影 |
分类: 针孔摄影 |
创作感言:
回归原点。
简单地生活,真实地存在。
用最古老的成像方式诠释亦真亦幻的世界。
《船说》
倾诉与聆听。
若走得进去,能看见一个年代里的色彩斑斓。这些倚靠着,分离了的船体,站在光线里寂静不语,看着天光明灭,潮涨潮退,一遍又一遍回味着水的体温。
我试图还原它最本真的样子,我假设它是有故事的。谁从这里离开,亦或从来不曾来过。曾经有过的汹涌,我们谁也未曾看见。
波浪声很近,却再不能抵达。如此的平静,像不作声色的表情,又如同无法克制的想念,欲语还休。
然而,毁灭到底成就了结局,结局不可逆转,灵犀失去彼岸。此时静默,仿佛潜入深海。
也许从此,不必再有启航、逃离、戒备。完美地镇守,没有缺失,亦无须漂泊 。而最终,它只是一只孤独的木船,无论疾驶还是奔跑,都逃不掉,忧伤的本质。
----2008年5月,平潭岛流水镇。
《神话》
我得到荷兰摄影家Bethany的灵感若干,我得到小朱尔不要的玩具恐龙若干。我渴望我也能创造出一个梦想中的神秘世界。
很长一段时间,我带着恐龙四处走,海滩,草垛,树林,城市和乡村,它是我摄影包里的宠儿,也是最敬业最忠实最给力的model。
有时候,它跟我说话:“亲爱的,前方已无路,不如回头,我们去看海。”有时候探着脑袋窥视我的镜头。它的姿势很性感,它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那个默片时代的英雄。
不经意的场景,长相奇特的针孔相机,一只或数只的恐龙,整个拍摄过程就像是玩的过程。你可以想像在那个侏罗纪时代,这些庞然大物们猎食,嘶吼,哺乳,跳舞,追逐,耳鬓厮磨,相亲相爱。。。阳光斜斜又暖暖地照耀着,天色是纯净的宝石蓝。
很多美妙的幻境都是无法确定的谜,真实与虚无从来也没有边界。在针孔影像无拘无束的世界里,这一瞬间能感动你的,能留下痕迹的,都如此让人着迷。
《三坊七巷》
在福州的三坊七巷,你若是来,站在熙攘的坊巷,是否能够看得到曾经拙朴里的威严厚重,淡雅里的浓郁墨香。达官贵胄,帅相武将,一代人的荣耀与沧桑,在倒序中缓缓地流动。
历史并不久远,当年的厚度也还在,随着朱漆大门喑哑的闭合,随着小孔慢腾腾地纪录,一段时空混淆于光影之中。停顿、定格,仿佛看见来路,仿佛被无限放大了的缅怀之情。
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走在坊巷间,清风徐过,青石古榕,水榭亭台,变幻多端的窗棂镂雕,白色梦境一般的风火墙如苍龙起伏。若此时,有微风,有微雨,有微凉,有微微的闽音绕梁于寂静中,百转千回。你的思绪是否会穿梭回彼时?你是否能忆得起这里曾经的殷殷热血,谱写着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
在中国近代史中,三坊七巷被描上浓厚的一笔,犹如苍劲有力又刚柔并济的虬体。“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的沈葆桢、洋务派首领左宗棠、血染“与妻书”的林觉民、手持《天演论》的严复、“戊戌六君子”林旭、丹心一片郭化若、博物学家郭柏苍、近代小说翻译家林纾、著名作家郁达夫、才女冰心和林徽因,还有文儒坊中陈氏父子创造的奇迹“父子四进士 ,兄弟六科甲”。。。。。。每一条坊巷都曾出将入相,明月骄子,地灵人杰。他们书写的人格正义,改变了这个国,这座城,成就我们永远的骄傲与荣光。
英雄和文人被写进历史,写进教科书,写进人们的心里从未被忘记。如今,家园重建,英魂返乡。那一小段被遗落的时光重新被一个时代的繁荣和兴盛所铭记,怨叹如烟雾一般慢慢散去。日光与灯影,照见古昔。粉墙黛瓦石板路,杏花烟雨故人居。轻触故园旧影,以柔软,以温情,以感恩。时空的界限在渐次里消亡,大爱无声。
用针孔影像来纪录三坊七巷,正是为了纪念那一段逝去的真实岁月。在这么个逶迤着唐宋遗风一直走到忧患民国的南方故园,废墟上的重建都在苍凉中透着生机。光线缓慢地穿越,每一颗光的粒子有序地排列,浓淡深浅,数以亿计地组合出沧桑与怅惘,空寂中浸润着无法湮灭的感伤。在这里,它褪去艳绝的色彩,唯素服布衣,极尽怀旧的底色。墨子说:“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精神在,精髓在,影就在。即使黄鹤不在,故人西去。
此间,谨以古老的针孔影像来纪录。回归完整的,没有谎言的梦中家园。用眼睛与心灵,聆听百年不绝的回响。文章锦绣,风生水起。
《泛船浦天主教堂》
荒芜的草疯长,一茬一茬解悉着时间的长度。
岁月是怀旧的,青砖是怀旧的,旧到人心隐隐地作疼。
它藏身在这里,安静,安然并且安稳。
E光年
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