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我们家有个11岁的男孩,他有着善良的个性,既有耐性又顽皮,有耐性表现在跟5岁大的妹妹玩耍时,无论是被捉弄,或者被从游泳池边上推到泳池里,他不会发火,顽皮表现在他总是热衷于逗妹妹玩,把妹妹逗哭了,恼了他还在一边乐。昨天,我把办公室把他这学期的课表用表格打印出来,他看到之后的第一个反应是:“妈妈,有电子文档吗?我要把课表发给我的同学。”多么大公无私的表现。
小男孩很抠门,他的钱一般都会存起来,连买文具的钱都要问老妈要,但是教师节的那一天,他却花掉一百元私房钱买鲜花送给老师。这学期六年级了,做作业时抗拒妈妈在他身边,说他的作业自己负责。但有不少生字生词没过关,你说,老妈能袖手旁观吗?
11岁了,开始进入青春期,鼻尖比以前油腻了,冒出了细小的豆豆。目前的状态是裤子不好买,按身高买童装长裤腰特别紧,但是大人的衣服最小的号又穿不上,哎,难呵。
因为性格好,又大度,小家伙开始为同学们所接受和喜欢。暑假里,小家伙不时接到同学的电话约他参加生日聚会的,外出看电影的,邀请他到同学家玩耍的,偏偏老妈又安排了一项又一项的任务,小家伙的暑假生活非常充实,也越来越受同学们欢迎。但是欢乐的日子不是没有烦恼,小家伙总是在闯了祸之后,问你一句“妈妈,你爱不爱我?!”弄得你很为难。大大方方地回应他吧,怎奈胸中怒火难消,不答应他吧,好像又情理难容。于是我反问他,如果妈妈打你一顿,又对你说“我爱你!”,你会接受吗?
普通的男孩是怎样的?是不是只要吃饱了就长个子、整天充满了欢乐?其实,养育男孩的人都知道,现实生活并不是这样的。对于普通男孩来说,如果他对父母抱着信任的态度,他就能克服所有的障碍。但不管怎么样,男孩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段时间,他会竭尽所能来搞破坏、搞恐吓、消磨自己、浪费时间、使用诡计、侵犯他人、、、、、、在人生的早期,他绝对需要生活在爱的宽容和力量的包围之中,这样他才不会对自己的想法和想象感到害怕,他的情感也才能得到顺利发展。----《儿童、家庭、外面的世界》
作为治疗师都知道“用语言表达”是一剂良药,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时不用多说,也不用说得非常清楚,只要能说出自己的感觉就可能会释放情绪压力,消弱愤怒和敌意。如果你可以让一个男孩谈谈自己的感觉,那么他的愤怒就提高到了可知觉的水平,一旦可以知觉,他的力量就小了。如果你可以让男孩意识到是什么让他发狂,那么他就找到了自己心灵的位置,他就可以改变生活中那种破坏性的行为方式。
家有男孩,要经常有意识地与男孩的内心世界进行对话。不管男孩自己是否觉察到自己内心生活的存在,父母要尊重它,重视它,谈论它,并与男孩分享他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情形有点像预言,就是说,如果你的行为表现中假设你的儿子像其他人一样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很快他就会自己重视起来,他的内心世界也就随之丰富起来,预言就变成了现实。
比如,如果原来你总是这样表达:“这个秋天你可以试试足球或参加学校演出。你想选择哪个?”那么最好不要这样说,取而代之,你可以说:“我知道去年你因为没有参加学校演出而感到很失望。今年你想再次错过这个机会吗?我也知道你原来很喜欢足球,但我发现最近两个赛季你对它失去兴趣了。这个秋季你想干什么?你打算在这两项中间选择一个吗?”显然,后一个问题涉及男孩内心的痛苦、冲突、冒险、勇气等复杂情绪。
在男孩成长过程中,或早或晚,总会出现一些麻烦,这或者是因为男孩的冲动,或者是因为他们爱动的天性,或者只是出于人的本性:麻烦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部分。早期的纪律训练会为男孩日后的行为奠定道德基础。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对待男孩呢?我们相信男孩需要明确的、前后一致的、远苛严的纪律约束。因为纪律约束只有建立在儿童对成人有爱而且希望取悦成人的基础上才能直到作用。如果儿童的这种愿望能够得到培养和尊重,那么儿童就会变得在心里对成人的极端愤怒的话,他们就会立刻把希望做得更好的愿望转化为叛逆的行为来对抗成人的权威。
在婴儿时期受过良好训练的孩子,就是那些在早年接受了良好的引导而非严厉惩罚的孩子,等他们长大后,需要接受的外在约束非常少。问题男孩也可以从以真正的指导和移情为目的的纪律约束中受到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