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虬
云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87
  • 关注人气: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做家长份内的事

(2012-07-02 11:01:35)
标签:

转载

分类: 精彩节选
作为一名父亲,上网时时刻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儿子已经上幼儿园中班,2014年即将上小学,如何培养教育好儿子是摆在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无异是一名成功的父亲,培养出了一名优秀的孩子,他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原文地址:做家长份内的事作者:闫缜尔

做家长份内的事

 

再过二十几天,争哥就要参加高考了。

此前,在“华约”自主招生考试中,争哥笔试获得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清华大学已经认定优惠60分、专业加10分。可是,争哥没有丝毫的懈怠,仍然夜以继日地处于紧张的备考当中。连日来,朋友们除了赞许,还每每问询何以培养如此优秀的孩子。

作为父亲,我当然了解争哥。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大男孩,依然处于青涩的青春起步阶段。但我也不得不承认,我的儿子确实有些过人之处,不然,他不会取得如此令人艳羡的成绩。

总结孩子的成长历程,反思家长的经验教训,我觉得,评价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是否成功,主要看三个标准:一是在小学的时候,引导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拓展他的思维方式,打下健康成长的根基。二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养成持续的对学习的兴趣爱好,形成一种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的能力。三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包括青春逆反期间能够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与老师和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那么,对于家长而言,如何才能走向这个成功呢?答案也许会有许多个,但我觉得归结起来就这么一条:做好家长份内的事。

首先,做家长的一定要明确,学习上的那些事儿,主要得益于老师的教和孩子的学,我们家长往往是有劲用不上的。学习,是孩子生活的主旋律,能不能学习好,既取决于孩子的智力因素,也取决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开掘孩子的智力因素,主要是老师的责任所在;家长的责任,主要在于开发孩子的情商和逆商等非智力因素。

争哥自小开始,他妈妈号称是他的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我则自称是他的语文老师,但我这个语文老师也许很不称职,因为我很少看他的教材,从来不检查他的作业。我的家教主要是引导他对语文产生兴趣,把功夫用在阅读和作文上。他上初中的时候,我还自感水平够用,偶尔地搞一搞“父子PK同题作文”什么的,但到了高中阶段,我发现我的思维方式与高考作文的写作范式严重不符,于是不得不从对他的作文指导中淡出。如果说家长与指导孩子的学习有关,我做到的只有这些,而且我还不认为这是家长份内的事。那么,回顾起来,我主要做了哪些份内的事呢?主要的是三个方面:

一是践行平等的理念。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做起来很难。我的家庭里没有棍棒教育,甚至“你要做什么”、“你不应该做什么”的话也听不到。从小就是家庭里的一分子,他有权利与大人分享一切。什么事情都一起商量,才是真正的负责任;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主,并不是放任。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我们是这么想的,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二是营造学习的环境。学习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行胜于言,一个行动胜过一搭说教。光说不做不是好家长,只有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才能收到家庭教育耳濡目染的功效。勤奋学习的父母影响和带动的孩子一定不会学习差,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三是建立沟通的渠道。一个孩子的成长,学校和家庭是土壤,做家长的得研究如何与老师一起为他提供阳光和水。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很重要。一般情况下,我们家参加家长会都是两个人一起去,爸爸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介绍情况,妈妈则楼上楼下找各科的老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不限于此,家长认真对待每周老师发下来的《反馈单》,把经过认真思考的反馈意见,认真地写在上面,既是写给老师看,也是让孩子看的,对于促进教学相长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更重要的是,要与自己的孩子实现没有障碍的沟通,孩子情绪上出现波折了,做家长的总是要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每每这个时候,妈妈都要及时地面对面地与之沟通,通过聊天化解掉不良情绪,爸爸则通过写信的方式,现身说法,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感悟人生真谛。

总之,如何处理与世界、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遇到困难了怎么办,如何始终对学习保有兴趣,拥有健康的心态,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才是家长份内的事。

王梦争初中毕业前向他的学弟学妹们介绍学习经验,我帮助他概括为“有兴趣、不偏科、能坚持、善调节”四句话,他自己非常认可。王梦争参加“华约”自招取得佳绩后写给学校网站的一段话中说,“宠辱不惊的心态、合理有效的规划和均衡发展的策略,是取得理想成绩、实现目标的必要保证。”我私下里又给他加上一条:“人生从梦想开始,一切都要在奋斗中争取。”

以上我讲的“争哥八条”,是对他成长进步的抽象概括,这里面凝聚着老师们的辛勤的努力,他自己的汗水,当然也有家长的功劳。在总结反思家长经验教训的时候,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家长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有些道理起初是不明白的,即使明白感受也是不深刻的。人往往都是这样,只有经历过了,才能认识到它的重要。而在经历的过程中,始终都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一个合格的家长之路才会越走越宽。(2012514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