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发现儿子时不时又开始挠“小尾巴”,估计又有线绒等异物了,虽然经历上次医生有医嘱,但在家还是不太敢给儿子翻着包皮进行清洗,再加上儿子对他的“小尾巴”特别关注,根本不让你有大的动作,轻轻清洗一下还可以,稍大点动作就大喊大叫。没办法周六我在家休班,拉着儿子再次到医院检查,不过这次还好,轻轻一捋就翻上去了,基本没有异物,5分钟就搞定了。不过回家后,从9点30分开始,儿子就一直不排尿,就是憋得受不了,尿出一点就大喊“痛!痛!”,又憋了回去,估计这次肯定没有上次痛,因为上次“小尾巴”有些撕裂,可能儿子有上次痛的心理暗示,不敢尿了一直憋着,这样一天反反复复4-5次,到了晚上8点,看他憋得那辛苦的样子,我们也心痛得要命。
要去医院导流他不去,要尿尿他也不尿,在一次次反反复复的拉锯中,我的火气慢慢上来了,逼着他这次非尿不行,儿子撕心裂肺哭喊着向妻子和岳母求救,岳母被儿子哭的一时心软要放弃,我坚决不同意还要坚持试试,为此我与岳母争执了起来,这也是与妻子结婚5年多来的第一次,儿子看到大人因为他发火了,他倒不哭不闹了,还主动要求去医院治疗,不过不让我拉他去,要妻子、岳母和岳父陪他去。他们走后,我也逐渐的冷静下来,今年因为儿子的事先后与岳父和岳母都发生了争执,起因虽然都是因为我的脾气暴躁,但主要是长期和岳父、岳母住在一起,对老人溺爱儿子的做法不认同,知道到他们这是“隔代亲”,为求家庭和气经常压抑自己,在某一时、某一事就会一下子“爆炸”了。自己知道脾气比较急,什么事不做则已,做就要快,对儿子也是这样,经常在说过他一次、两次做什么事以后,他如果不听、不动,我就发火了,忘记了他还是一个3岁的小孩子,像大人一样要求他。看过很多教育孩子的书,明白对孩子教育要有耐心慢慢的引导,可是经常事到临头,突然爆发忘到脑后了,只能在今后慢慢的克制自己的脾气了,特别是当着老人不能对孩子发火,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但有一点想法我是坚定的,就是等儿子上小学后,我们坚决不能让儿子再跟着老人一起住了,回到自己家,断了孩子依赖心理,更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洗完碗,等待着他们从医院回来,无事翻看2011年第18期《读者》,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安排,看到一篇摘自程玮博客的文章——《黄昏的祈祷》,讲的是一对德国父子的事,特别是文章结尾,乌弗父亲遗憾的说:“第一,在你们需要父亲的时候,我没有时间做你们的父亲。第二,在你们长大成人,不再需要父亲的时候,我偏要做你们的父亲。如果能有第二次人生,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一点。”只可惜,他们已经不可能回到旧日的时光,重新再做一次父亲和儿子了。是啊,今生能做一对父子,这是多少世修来的大缘分,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做父亲的在孩子小的时候,要用厚实的父爱关心他,做儿子的长大成人后,才会感恩反哺,这是人伦常理不能违背。
儿子从医院回来后,我把他抱进屋,给他脱了外套。一会儿子跑到我床边,我假装在看书,本以为他会说:“坏爸爸!”或是“你为什么打我!”,大大出乎意料的是,儿子用询问的语气说:“爸爸刚才你是不是生气了?”,我说:“是啊,因为你不尿尿。”他说:“姥爷、姥姥、妈妈陪我到医院,我就尿尿了。”说完就跑了,一会他又进来,看着我说:“爸爸,我尿尿了。”并把他的头贴在我腿上,用嘴轻轻亲了一下,像是道歉似地,然后又转身走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是一阵阵的愧疚涌上心口,鼻子酸酸的,作为父亲,我今天做的实在不好,没想到儿子竟能体谅我生气的苦心,原谅我对他的粗暴。儿子,爸爸在这向你道歉!今后,再有类似的事情,爸爸都会想想今天的事,克制自己的脾气,努力去用宽厚的父爱温暖你的人生。
附:《黄昏的祈祷》全文
一个周末乡下的黄昏,我们的邻居乌弗来敲门。他事先已经打过电话,说要到我们家来找一首歌曲。住在乡下跟住在汉堡不一样,邻居之间来往比较随便,事先并不需要打电话。他那么郑重其事专门来找一首歌,听起来有点奇怪。
他说,他的老父亲身体不好,打电话让他去一趟。他父亲是德国一家大报纸的创始人,很成功,也很富有,退休后在瑞士的一个古堡养老。当乌弗还是个热血青年的时候,跟父亲政治见解上有很大的冲突。父子俩几乎见面就吵架,以致他们之间整整十八年没有来往。到了乌弗自己也做了父亲以后,他们父子才开始和解。他的老父亲在电话里说,记得他们断交十八年以后,当乌弗第一次去瑞士看望他的时候,他开车去机场接了他。两人坐在车里有点尴尬,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就打开了车上的收音机。那时候,收音机正在播放美国黑人女歌手玛哈丽·杰克逊的一首歌,叫《黄昏的祈祷》。他们就在她的歌声里,无言地顺着湖边慢慢地开。那时候正好是秋天的黄昏,那歌声和那湖面上宁静闪烁的夕阳,让他一直难以忘记。他希望儿子这次去看他时,能在玛哈丽·杰克逊《黄昏的祈祷》的歌声中,再开车送他去一趟当年的湖边。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黑人歌手。我每年圣诞节都听她的歌。这个歌手实在是与众不同,她能把恬静安详的《平安夜》唱得深沉悲怅,回肠荡气。听她唱过以后,再听其它歌星,就都显得浅薄甜腻。但是,他父亲点的这首歌,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据说并不是她最有名的歌。所以找到好几个她的光盘,却没有这首歌。网上倒是有,但都不能下载,要购买。最快也要三天以后才能送到。我们开始在录音带里找,也没有。最后我们终于在一大堆旧唱片里找到了这首歌。然后找到长久不用的留声机,再想办法把留声机连接到电脑上,然后刻到光盘上。一直忙到半夜三更。
乌弗带着光盘去了瑞士。他带着九十多岁的父亲,在黄昏的时候,在玛哈丽·杰克逊的歌声中再一次开车到那个湖边。他以为父亲会老泪纵横的。可是,他父亲听得很平静,听完以后说,我这辈子有两件遗憾的事情。第一,在你们需要父亲的时候,我没有时间做你们的父亲。第二,在你们长大成人,不再需要父亲的时候,我偏要做你们的父亲。如果能有第二次人生,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一点。
那时候,夕阳如旧,歌声也如旧。只可惜,他们已经不可能回到旧日的时光,重新再做一次父亲和儿子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