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捧小金人的凯特·温丝莱特

13年后的一对老搭档

初出茅庐的凯特·温丝莱特
2009年2月22日,在美国柯达剧院举行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身着宝蓝色斜肩晚礼服的凯特·温丝莱特,在获得7次金球奖提名、6次奥斯卡提名之后,终于斩获了来之不易的奥斯卡影后桂冠。在此之前的1月,她还获得了金球奖双料影后,这在好莱坞历史上,史无前例。
1997年外国大片刚刚开始抢滩中国市场,那部风靡全球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创造了至今无可企及的票房纪录,我是那时记住并喜欢上这个金发碧眼、一身婴儿肥的女人“Rose”扮演者
———凯特·温丝莱特,古典端庄又有一点恰到好处的叛逆,像是为那个角色量身定做,那时她只有22岁,并首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风光无限、炙手可热、星途光明,可此后10多年,温丝莱特却很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直到2009年初,大洋彼岸传来凯特·温丝莱特获得金球、奥斯卡双料影后的消息,这才让人眼前一亮,当年《泰坦尼克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最高票房,而凯特也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女星,她本可以借着这股大热之风,毫不费力地铺开一条平坦华丽的演艺之路,金钱、名利、荣耀,都会源源不断地随之而来。但凯特偏偏跟自己的运气对着干,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红磨坊》、《莎翁情史》、《指环王》等好莱坞大制作,跑到冷清寂寥的摩洛哥去演小成本文艺电影。有人替她惋惜,就此跟奥斯卡奖一次次擦肩而过。
凯特根本不觊觎浮华好莱坞的一切名利,她说:“是的,我主演了世界上最昂贵最成功的电影,但这不意味着我得离开英国,搬去美国成为一个超级明星,绝不!”说出这些果敢坚决的话时,她不过23岁,如此意气风发的年龄,已经懂得拒绝活在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里,选择自己的人生。接下来的10年里,凯特一直潜心拍摄一部部独立制作的小成本文艺电影,她不断尝试各种类型的角色,对于自己正在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她清楚得很———“出名给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如果我不愿意的话,就可以不去演那些大块头的角色了。”
虽然凯特拒绝靠拢好莱坞,但她并非拒绝电影界的最高奖项。在表演上获得业界肯定,是她一直以来的追求。因为在这些文艺电影中的出色表演,年仅34岁的凯特已经获得7次金球奖提名、6次奥斯卡提名,并在今年凭借《生死朗读》和《革命之路》两部电影斩获金球奖影后和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成绩斐然、傲然同辈,在电影史上几乎无人能及。
凯特这个女人,真是内心强大又平和,关于做一个普通人的“梦想”,她并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的确用倔强的行动旗帜鲜明地去实践了。“管我叫超级明星,好像飞来一顶大高帽,让我顿时平添了许多责任。要知道,我从来没有梦想过要成为一个电影明星,我只是想去表演,想去做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为热爱的工作。”在这个金钱、名利、荣耀被世人作为成功衡量标准的时代,凯特·温丝莱特对于自己的需要,自己的人生,明白得彻彻底底,坚守着自己的做人原则和价值取向,不向世俗低头,7次金球奖提名、6次奥斯卡提名估计也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了,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跋涉,坚持自己的坚持,肯定自己的肯定,不随波逐流,做最真的自己,是“金子”终会被人发现,终有大放异彩的一天,向你致敬伟大的女演员!!!
附注:本博文有部分文字取自2009年13期《读者》中《倔强的英伦玫瑰》一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