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析南京博物院室内空间设计

(2010-12-07 13:18:24)
标签:

通道

南京博物院

展品

陈列

上海博物馆

文化

分类: 艺术

                                                          fanxier 

   南京博物院门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体现了中国早期的建筑风格,馆前面向通往东郊明孝陵和中山陵的林荫大道,沪宁高速公路经门口穿过而进入市内繁华地区;门内庭园广阔,花木葱葱似锦,衬托出仿辽式宫殿建筑的陈列大殿的端严和壮观。内设珍宝馆、青铜馆、瓷器馆。书画馆、玉器馆、织绣馆、陶艺馆、漆艺馆、民俗馆、现代艺术馆、名人书画馆等11个专题陈列展馆。博物馆的入口很高,而出口却很是在一个很低的门口出来,这样设计可以是观者绕完整个馆内然后再从这里出来。从平面图上看,南京博物院整体的布局呈对称式。里面的建筑风格是中式与欧式的相结合。

博物院展厅空间设计

南京博物院的内部空间的设计宽敞自由,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观众置身陈列环境中,步移景换、不断获得新鲜感,忘却疲劳,获得一种特别的感受。具有真实感、空间感、流动感、立体感陈列方式。设计过程中对展示形式的把握,对展示形式的预想,空间比例的分割,装饰材料的选用,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关照,色彩空间气氛的营造,展品的表现方式,到形式的最终确立,都很到位,使展示形式具有个性色彩,南京博物院青铜馆的形式设计,从纹饰到造型都表现为活泼、奔放、自由的风格,根据其展品特点设计者制定了一个最佳方案,既表现出青铜有别其他质地文物的凝重、浑朴、深邃、神秘的色彩,又不失有江南地域传统文化的灵动、清秀与精巧的神韵。

 

       

博物院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是指在博物馆建筑内部直接用于陈列或相关的区域空间,如服务区、休息室、大厅、通道、楼梯、残疾人通道等室内空间、我认为博物馆的室内公共空间应该是有文化品味、舒适方便的场所,在设计构想上尽量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去掉多余的东西,使观众有高度的自由感和舒适感,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和思考的场所。博物馆的环境是博物馆的“脸面",设计显得更为重要,要求做到观众一进入博物馆的领域,注意力与思维即被博物馆环境特有的意境氛围所吸引,如草坪、绿化地带、庭园、广场等,因此空间主要考虑到新建筑与历史环境的统一,新建筑形式与陈列形式的统一,新建筑空间与展示功能的统一。

   

博物院道具、展架、展牌设计

道具设计是陈列展示中基本的设计手段、如展架、展牌、积木、照明设备等等,陈列语言的表现力、艺术形象的建立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需借助各种合适的陈列道具来实现的,在陈列形象上它已不是起陪衬作用,而是起烘托和渲染展品艺术效果的作用,使陈列产生不同艺术形象和风格。展示在材料运用中大量使用玻璃作为支点,用玻璃来强调世界是脆弱的隐喻,支持玻璃引发的心理不安,让它们向观众倾靠,这种不同角度的倾靠有几点作用,一是倾斜的玻璃大大地降低反光,因此也消除观看者之间典型的生理和心理障碍,二是倾靠角度奇怪的天地是形式上影响观众情绪的一个做法,它和展示内容起着同样的作用。材料是构成空间形式的基本要素,没有它也就谈不上形式展示,它是构成空间形式的内容,同时本身也有形式的属性。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必然带动展示形式的丰富和创新。新材料的质地、属性、功能都给设计者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和使用空间。
  质感与色彩构成了具体材料的表征,也影响展示形式的设计和效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品种繁多,人们对新材料的认识也逐步加深。新旧材料的不断更替,为展示形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设计得为此喜出望外,这种用于展示装 饰的新材料,除了具备各种功能外,还有质地、色彩各异的形式美。比如南京博物院内利用了玻璃或者其他材质的展架,室内利用软装饰,不同的展品利用不同的展架。材料的质感和色彩是很重要的因素,

它们既可与展品谐调统一,又可与展品形成烘托和对比,如南京博物院青铜馆设计者采用了青铜色彩同类的青绿色作为展示厅的基调,来烘托展示和展品的气氛,由于展品体积和重量区别于其他展品,它使人感觉有力量的魅力和凝重,浑朴的质感,设计者在展架、展柜、多媒体支架和辅助展品等均选用粗木精做的手法来呼应展品的重量和质感。 现代的展示形式对新材料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自然、舒适、美观等等。

  材料常用来分隔展示空间,它可以借科技的力量来控制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灯光作为展示设计较重的因素,对空间的分隔和想象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另外为了充分揭示展品的形状、质地、颜色等各细节,供观赏和研究,展示厅内的照明与其它要素的关联设计就显得十分关键。上海博物馆目前是我国照明设计走在前列的,在展示设计上设计者对照明材料一定是深研过的。在绘画陈列柜里的照明,由于玻璃的作用,形成全反射现象,光线全部落在柜子里,以玻璃为分界线,在地板上很明显地形成壁柜里外两个部分,避免了观众参观时因过分靠近而撞上玻璃,对照明材料的选择,设计者选用了感应灯,既保护了文物,又吸引了观众,改变了旧的照明形式。
  在石岩材料的使用上,上海博物馆大厅的形式设计也较突出,设计者把自然中的文化岩石和金属构件、木质材料结合的非常完善,体现出海派文化的韵味。

     

辅助展品设计

辅助展品是构成陈列语言的另一要素,它形象、艺术地表达陈列思维、烘托、渲染主题,丰富陈列的艺术形式,调节陈列室的展示气氛,展示艺术总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多变的形式、全新的理念诠释、先进的科技手段而显示其 对公众的魅力。博物馆展示形式所运用的媒体种类,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庞杂多样,声音、激 光、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于展示设计中,使 展示形式变得有多重层次、富有立体化的格调。它无形之中植入我们的生活环境时,以往动辄长达数篇的文字叙述,现在可能只需数秒钟的视听媒体表达,就能体现动态形貌、临场声音、隐喻事件等等诸多讯息。

   

南京博物院是一个文物精品展,呈现给观众一个真正的文物精品陈列。在室内空间的造型、色彩、材质上采用了大通柜形式,与内容设计相结合,内容集中,观众一目了然。照片、图表、文字、各类标题均在尺度、材料、工艺上精心规范加工,力求新颖美观,和谐统一,成为文物最优辅助的群体。在文字说明上,力求简洁明了,尽量简化。整个展厅为全封闭式,采用灯光照明。灯光配置采用日光灯和射灯相结合,根据展品的特性,采用平光、顶光、侧光、底光等不同光源,有主次,便展品达到最佳展示艺术效果。

博物院植物设计

博物院的植物为馆内增添了不少姿色,植物的运用自然异曲同工的胜景,让人从视觉和心理上得到双重满足。无论是盆栽植物还是墙面悬挂植物,可改善室内人工建筑的生硬线条造成的枯燥单调感,营造生动活泼的空间立体美感,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美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