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入园一周后跟妈妈聊天深度谈话孤单作业育儿 |
分类: 心妈说心事 |
昨天放学回家后,整理开心的书包,主要是看看她在学校吃东西喝水的情况。书包里多了一张纸,打开一看是张没有描绘的画。问开心是怎么回事,画是让她带回家的作业吗?开心说不是,是老师发给她在学校描颜色的,她没画带回来了。再问,是老师给装书包里的,还是开心自己装进书包里去的?开心回答,是自己装书包里的。我大概明白了,这里面肯定有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一下再论。
晚上馆里聚餐,元宵嘛!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算是把‘年’正式过完了。九点过了才回家,洗澡,喝奶,读书讲故事,一切睡前程序结束,该睡了。黑灯瞎火的躺了几分钟后,开心说她睡不着,要跟妈妈再聊会儿天。有几天了,都是这样。就知道她还想再磨叽会,那就聊吧!最近的焦点那就是幼儿园了,一般都是妈妈想方打听开心在幼儿园里的事情。就昨天,倒过来了,开心主动说起了她在幼儿园的情况。
“妈妈,我们班的小朋友不让我把手搭在她们肩膀上。”听得出来,开心挺难过的。
“是吗?是做游戏的时候吗?还是......没等我说完,开心急了。
“不是,是排队的时候,要去电视屋看电视的时候,不是做游戏,没做游戏。”
“没关系,宝贝!她们不是不让开心搭,是因为开心刚去,你们还不太熟悉,等过两天大家都互相认识了,熟悉了,你们就会成为好朋友的,就像现在开心跟院儿里的小朋友们一样了。”
“会吗?过两天?那是哪一天?不可能吧!”‘不可能吧’最近成了开心的口头禅。
“可能!当然可能!一定会的。开心想想,你遇到不熟悉的人不也是会这样吗,不愿意一起玩儿,慢慢不就好了吗,对吧!”
“就像芊惠妹妹一样?我今天不就牵着她一起去玩了吗!”听听,这语气!芊惠是馆里新来的小朋友,今天是第2次见面。开心充分的表现出小姐姐的‘范儿’,带着妹妹在厅里四处转悠,可开心了。
“对呀对呀!熟悉了慢慢的不就好了吗!你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是一样的,开心别难过,会好的。”
~~~沉默了2分钟,我知道,开心肯定在‘思考’呢!给她点时间让她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希望妈妈的话对她能有作用,但,最终,还得靠她自己去解决。孩子和大人一样,也需要一个过程。想信女儿!会好的!
开心的班里一共19个同学,2个老师带着,她们已经共同走过了一个学期,彼此熟悉,又说着同一种语言,沟通起来肯定会顺畅许多。开心是插班进去的,比她们都小,又是一个极具东方元素的面孔,还说着字正腔圆的中国话,搁哪儿,绝对是一“另类”。语言,目前成了她和小朋友沟通的最大问题,虽说开心会嘣单词,会一点儿问候用语,日常生活短语也会一点点,但,把她放在英语主流的人群中,她会的那一点点也就嘣不出来了。所以,开心觉得在幼儿园里很孤单,没有朋友,别人不愿意跟她交流,让她很难过,很受伤。
我还在“翻江倒海”的想着怎么开导她呢!开心自己又翻了一页。还是幼儿园的事,核心主题不变,还是很孤单,只不过又在另一方面表现出来而与。开心跟妈妈又说起了开头提到的那张画,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妈,我们班小朋友画的画都不让我看。”
“我也不让他们看我的画,我把它收起来,不在教室里画,画了就没了,回家再画。”
“妈,他们为什么不让我看?我昨天都给他们看来着,可他们不让我看。”
“妈,他们......
我不完全肯定开心的表达是不是跟当时的情形吻合,也许那张画就是老师留的家庭作业,而不是开心自己把它放进书包的,但这可能性几乎为零(上周末学校发了一个大包,就是装课堂作业的,上面还有老师的评语,每周末才发给小朋友自己带回家)。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往这想,明知牵强,还是心存一丝希望。一切等询问老师让它明朗。同时也告诉开心,老师发给的画就在课堂上完成,交给老师,老师批阅以后会在周末一并给开心带回家的,她似懂非懂的应着。告诉开心大方的给小朋友看她画的画,不能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不让看,那样他们就会发现,开心画的多好呀!就会愿意跟开心交流,愿意跟开心一起画儿,一起玩儿......
我们娘俩就在没在灯光的屋里躺着聊开心在幼儿园里的那点事儿,我能听懂开心的无助,我能听懂开心的孤单,我也能听出她凝重口气后面没说出的话。说心里话,酸酸的。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在经受着“折磨”。不被认可,不被接纳的感觉让她倍感孤单,于是加倍的想妈妈。女儿啊!你很了不起了!妈妈听得出来你在努力,努力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其中的普通一员,不特殊,不另类。跟妈妈说话,总是开口一个“我们班”闭口一个“我们老师”。你多棒啊!妈妈相信,我坚信!会的,会有那么一天的,你会跟小朋友们成为最好的朋友!老师和同学,她们会喜欢开心!会跟开心分享!幼儿园的这段记忆会成为你长大之后一份永远的美好回忆!
后记:今天早上送开心去学校,哭得稀哩哗啦!抱着妈妈一直不肯放手,是哭势最猛的一天。心爸跟老师交流之后,得知:
1、小朋友暂时不‘接受’开心,老师也认为情有可原,可以理解,她也会多注意的;
2、那张画儿果然就是开心抵触的结果,不愿意画,自行装进书包带回了家;
老师说,她不会勉强开心做任何事,她不画,想带回去就由她带回去,没问题的。这事我已经跟开心说好,下次她应该不会再“自作主张”了。
沟通,是了解并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我们会保持。还请老师多费心,帮助小朋友们尽快打成一片。融入会让开心尽早的渡过适应期,融入会让开心从跟妈妈的分离焦虑中走出来,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并喜欢上幼儿园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