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数据可信度 |
分类: 数据质量评估 |
6月10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了《城镇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场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我国城镇住宅空置率高达22.4%,比2011年上升1.8个百分点。报告中同时还公布了空置率的结构数据和众多与之关联的重要数据。这种有内在关联的数据可相互验证,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至少要比孤立的数据强很多倍,因此有一种让人不得不信的感觉。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同时发布细项数据和完整数据作为官方统计原则,并作为数据质量评估框架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国官方统计数据存在的突出问题。然而,超过20%的住宅空置率实在太高,不得不让人生疑。由于该数据高于公认的合理标准10%一倍多,因此如果是真实的,那么房地产业将很难避免崩盘,任何救市措施都将无济于事。我们可算一下城镇住房的空置面积总量,推算公式为:
为了验证空置率数据的可靠性,我们需要对调查方法、原始数据采集过程、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进行评估,但这些内容没有与数据一起发布,因此评估无从下手。虽然民间调查数据少了一份行政干预,比官方统计更容易取得公众的认可,但在调查能力、调查经费和调查对象配合度等诸多方面远不如官方统计,并且也有人为调整数据的可能,因此同时公布调查方法、调查过程等内容极为重要,否则就无法消除用户对数据可信度的疑虑。在这方面,官方统计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GDDS系统,把调查过程的公开透明作为努力方向,而民间统计则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611/1732193817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