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得离谱,普通百姓叫苦连天,恨之入骨;政府也在那里采取措施,要求开发商把房价降下来;开发商在努力解释,但在百姓的眼里,那只不过掩耳盗铃,开发商的爆利是铁的事实。为了彻底揭开这一影响恶劣的事实,国家统计局将对4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开发费用进行专项调查。到时候,调查结果一出来,开发商的爆利就会很清楚了。但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性呢?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统计局就又站到公众的对立面,遭人唾骂是逃不了的,更糟糕的是还为开发商洗雪了冤情。
高房价必然爆利,这样简单的道理还值得怀疑吗?但充分竞争没有爆利也是得到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可的普遍真理,难道能被中国的开发商否了!有人可能会说,开发商不是充分竞争,但全国有70多万个开发商,这样庞大的数量能形成垄断吗?虽然目前还没有房地产开发费用的完整数据,但上市房地产开发商的财务表报是公开的。这些企业有多高的爆利,是否效益比其他企业好很多,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去看。
假如高房价的原因不在爆利,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建筑成本很高,二是被第三方拿走。房地产开发的建筑成本是随行就市的,人工费和材料费均是如此,因此不可能高到离谱的程度。第三方费用可分为:一是政府收取的各种税费,名目繁多,地区之间和项目之间差异较大,但大体上有个界限;二是土地成本,包括拆迁安置费、购置费等;三是灰色和黑色费用,包括在各种衙门烧香拜佛、请客送礼、邀请相关领导及家属旅游度假和到他国观光睹博等等。后两部分费用都会跟着房价走,但最富有杀伤力的土地成本。不论房价涨得有多高,开发商都会通过竞买把地价抬的更高,从而把超额所得统统一次性地交给政府。高房价的主要受益者是政府,而不是开发商,这是地方政府坚决托住房价的主要原因,土地出让费已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在土地费用占房价主体的情况下,只要土地价格不降,房价就降不了多少。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地价案例。2009年5月22日,北京富力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最终以10.22亿元的价格竞得“广渠门外10号地”的居住建筑使用权。该地块的楼面地价将超过1.5万元/平方米,算上前期的建筑安装等成本,总成本将可达2万元/平方米。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房地产业的平均盈利水平会比其他行业略高一些,特别是在房价上涨的时期,盈利水平会更高。但这是由房地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与垄断行业的爆利有本质区别。房地产业开发周期长,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高风险就必然要有较高的回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