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赵学毅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全国各主要景区游客再现“爆棚”,出现的交通拥堵、景区游客滞留乃至气象添堵等现象,广受关注。在航空、铁路、公路等各项出行硬件进步迅速的前提下,唯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这个软件,才能让人们的旅游满意指数得以真正提升。
近几年,我国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比例有显著提高,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的结构已然发生变化。加上旅游者的出行方式多样化、便利化,以及旅游信息化、智慧旅游的推进,我国旅游产业正经历着一场转型升级新形势。但服务质量欠佳、文明旅游欠缺的老问题解决得并不理想。尤其是在长假、春节等特殊的日子,都会出现服务、应急等捉襟见肘的情况。
如何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笔者认为至少有三点可做:一是提升交通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旅游专线公共交通建设;二是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加快旅游产品转型升级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新需求,加强游客流量控制和疏导,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三是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共享消费者需求变化等信息资源,包括景区承载量预警信息、气象预报信息等。当然与之相呼应、配套的是提升游客的文明出游层次,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共同提升旅游业的质量水平。
“十二五”规划将旅游业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强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人们注重旅游质量,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和舒适化的旅游背景下,让旅游服务质量软肋硬起来刻不容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