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赵学毅
8月29日,基金半年报披露完毕,笔者发现有四大怪相,值得人们深思。四大怪相,既能看出基金公司的满脸无奈,也能看到不少基金剑走偏锋的窃喜。
怪相一:追“价值”不如捧“成长”。
上半年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的格局:经济表现疲软,流动性不确定性继续增大,传统周期股难现趋势性机会;市场热点集中在代表转型的新经济行业,如传媒、医药和节能环保。在结构性行情延续的背景下,押注成长股的基金赚得盆满钵满;而坚守价值股的基金“账本”相对尴尬。
统计显示,上投内需以17.14亿的盈利水平,成为上半年最“赚钱”的基金;华宝精选、景顺增长贰号、华夏回报、易方达科讯和华商领先紧随其后,同期盈利均超过10亿。观察投资情况,上述基金大多重配新兴产业,成长股牛市成就了其上半年的亮眼的盈利水平。
怪相二:“勤快”操作没赚得业绩。
成长股行情带动基金换手率明显上升,最高者接近14倍。天相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基金持股周转率(换手率)达到1.2853倍,与去年上、下半年1.0539倍和0.9502倍的水平相比回升明显。
尽管基金的操作热情与行情演绎有关,但数据显示上半年基金的换手率与业绩无必然联系。
统计显示,在开放式偏股基金中,方正创新以13.9795倍的换手率居首;然而“勤快”的操作并未在上半年带来理想的业绩,其同期净值增长率为-3.30%。
反之亦然。以博时增长和易方达医疗行业为例,两只基金上半年的换手率分别低至0.2613倍和0.1581倍;然而前者上半年下跌11.85%,后者则上涨22.05%,相差巨大。
怪相三:尾随佣金增幅远超管理费。
尽管上半年基金管理费收入有所增加,但与尾佣的增幅相比依然显得“慢一拍”。统计显示,上半年全行业支付给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达到23.9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89亿元,增幅13.69%。此外,上半年基金支付的尾佣占其管理费收入比例为17.28%,较去年同期再度上升将近1个百分点。如若扣除年中没有客户维护费的100只基金,则上半年全行业的尾随佣金依旧是23.97亿元,但占其管理费收入的比例则上升至18.38%,也都较去年同期双双提升。
统计显示,上半年英达基金尾随佣金占其管理费比例高达72.79%,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首位;纽银梅隆西部基金、财通基金、浙商基金和安信基金分别以52.63%、51.51%、49.24%和46.49%的高比例尾佣紧随其后。
虽然销售渠道日益多元化,但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基金对渠道的议价能力依旧低下,向其贡献的尾佣无论在绝对值还是占管理费比例都有所上升,经营压力进一步凸显。尤其是一些既无渠道议价能力、又无沉淀规模积累的次新小基金公司生存压力更是凸显。
怪相四:两中小板股入围前十重仓股。
能成为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的股票,一般都是大盘蓝筹,而今年的半年报却有两家中小板公司入围,显示出基金投资对成长性的偏重。
统计显示,2013年上半年,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万科A、伊利股份、贵州茅台、歌尔声学、格力电器、海康威视、中国平安、保利地产、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其中,歌尔声学、海康威视是中小板股。笔者注意到,两至股票均属于当下的热门行业电子传媒。
有基金表示“展望下半年,传媒、消费电子、环保等行业的基本面依然良好,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速,我们将平衡成长性和估值的关系,择机增大这些行业的配置力度。”
实际上,与二季报时相比,基金在对宏观和市场的判断上,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与二季报时一边倒的颂扬小盘股相比,如今的基金越来越重视估值了。不过,重视估值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始布局权重蓝筹,一种是只考虑回避中小盘股票的风险,并不布局蓝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