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效应凸显 阳光私募TOP10首季业绩超券商理财1.14倍

标签:
财经阳光私募券商理财激励机制赵学毅股票 |
文/赵学毅
距离今年一季度行情结束还有5天时间,投资机构之间展开今年以来的首次冲榜较量。阳光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存在诸多共同点,比如募集方式、费率结构、投资目标等。二者的费率结构都是以业绩提成为主,只有业绩高于历史业绩峰值才可提取业绩报酬。这就决定了二者的投资目的都是追求绝对回报,因此也拥有业绩的可比性。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注意到,相比券商集合理财,阳光私募近5年业绩持续占优;截至上周末,阳光私募非结构化产品前10强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30.38%,超过同期非限定型券商集合理财前10强业绩1.14倍。
对于两类产品的业绩差异,北京一私募基金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激励机制上的差异成为两种产品业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阳光私募的投资门槛更高,规模普遍比券商集合理财规模要小,导致阳光私募连胜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阳光私募再胜券商理财
来自朝阳永续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存续中且有收益业绩的私募信托产品共有1714只(其中非结构化1204只,结构化510只),今年收益率超过10%的有306只(其中非结构化272只,结构化34只),收益率为正的产品现有1276只(其中非结构化产品974只,结构化产品302只)。非结构化产品正收益占比为80.90%,结构化产品正收益占比59.22%。
与此同时,存续中且有今年收益业绩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有507只(其中非限定型331只,限定型176只),今年收益率为正的产品有408只(其中非限定型255只,限定型153只)。非限定型产品正收益占比为77.04%,限定型产品正收益占比86.93%。
《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重点观察了两类产品的前10强业绩,发现阳光私募非结构化产品前10强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30.38%,超过同期非限定型券商集合理财前10强业绩1.14倍(券商集合理财前10强平均回报率为14.22%)。
非结构化私募基金方面,产品排名前三的是鼎力投资的鼎力价值成长1期(净值最新披露日为3月8日)、极元财富的极元私募优选2期(净值最新披露日为3月5日)、康成亨投资的康成亨1期(净值最新披露日为2月5日),2013年以来收益率现分别为34.71%、32.40%和31.90%。
非限定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方面,排名前三的产品是中山证券的金砖1号、中银国际的中国红稳定价值(净值最新披露日为3月15日)、平安证券的平安中小盘(净值最新披露日为3月15日),今年以来收益率分别为19.65%、16.42%和15.32%。
激励机制差异造成业绩差异
目前,国内非公募集合理财计划,主要有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阳光私募信托和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三大类。因为业绩数据不公开,基金公司专户业绩无法统计,但同为高端理财,券商集合理财和阳光私募净值则有公示数据可寻,投资者很关心近几年风险和收益维度这两类产品谁更好。来自新浪基金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相比券商集合理财,阳光私募近5年业绩持续占优,且风险调整后收益更高,相对而言更加具备投资价值。
“投资管理中,人的因素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不管是券商集合理财的投资经理还是阳光私募投资经理,在专业能力上均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激励机制上的差异成为两种产品业绩差异的主要原因。”对于两类产品的业绩差异,北京一私募基金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由于券商集合理财的投资经理是为券商工作,而阳光私募的基金经理多为自主创业,基金经理的激励机制完全不同,后者更有破釜沉舟做好业绩的决心和动力。”
当然,“船小好掉头”是两类产品的共同特征,但阳光私募规模普遍比券商集合理财规模要小,导致阳光私募业绩连胜券商集合理财。对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阳光私募及券商集合理财总规模均在2000亿元左右,而阳光私募产品1714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507只。也就是说,单只阳光私募规模只有券商集合理财的1/3。
非结构化阳光私募前10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非限定型券商集合理财前10强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