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毒胶囊”、“螺旋藻含铅”、“蛆虫门”、“奶粉含汞”、“问题黄酒”,到近期的“塑化剂”事件,2012年以来,A股频频爆发“黑天鹅”事件,不少个股因此从天堂坠入地狱,给公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带来极大损失。面对“黑天鹅”,公私募基金经理在思考,如何通过扎实细致的实地调研,来规避突如其来的风险?我们也在思考,证券市场何时能少些“黑天鹅”,机构投资者何时将投资组合配比合理化?
文/赵学毅
8只“黑天鹅”突袭
25“踩雷”股基业绩规模现双降
距离2012年行情闭关仅余12天,年内“黑天鹅”的频频来扰,使本就在弱市之下艰难度日的公募基金更是雪上加霜。年内有公募基金涉足且较为典型的“黑天鹅”有汤臣倍健(300146)、伊利股份(600887)、光明乳业(600597)、古越龙山(600059)、金陵药业(000919)、健康元(600380)、张裕A(000869)和酒鬼酒(000799)等8只,这8只个股因突发事件引起的股价急速下滑,令重仓基金措手不及,使年终排名受到较大冲击。
上述现身“黑天鹅”个股前一季度前十大名单的基金中,有25只为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来自18家基金公司。其中,兴业全球占4席,鹏华、博时、华安以及汇添富等4家公司旗下也均有2只股基现身。
今年以来截至三季度末,这25只股基份额共计遭遇53.79亿份的净赎回,平均每只基金净赎回2.15亿份,其中,包括兴全全球视野、广发聚瑞、国投瑞银创新动力、交银成长和华安宏利等5只基金前三季度实现净申购。而同期纳入统计范围内的426只股票型基金,平均净赎回1.47亿份。即,受“黑天鹅”事件影响,25只股基份额缩水量是同期其他股基的1.46倍。
从业绩角度观察,WIND数据显示,这25只股基今年以来,截至12月12日平均录得-4.12%的回报率,而同期可比426只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3.52%。即,“黑天鹅”拖累25只股基平均回报率落后整体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5只年内不幸遭遇“黑天鹅”袭击的股基,虽整体跑输业均水平,但其中也不乏业绩领先者。包括交银成长、泰达宏利市值优选、鹏华动力增长、广发聚瑞、博时第三产业成长、兴全社会责任和鹏华价值优势等7只基金逆市录得正收益,年内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4.42%、3.43%、3.16%、2.23%、1.82%、1.15%和0.69%。
黑天鹅2012年啄伤徐翔和宋晓辉 私募设防重在分散投资
对于阳光私募基金来说,2012年同样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层出不穷的“黑天鹅”事件,在啄伤大量公募基金的同时,也让部分私募基金颇感无奈。
私募基金的持股情况只能从上市公司季报、半年报或年报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查找,但因其持股规模有限,能进入上市公司“前十大”的私募基金本就寥寥无几,所以,根据公开数据跟踪到的被“黑天鹅”事件啄伤的私募基金更是少之又少。《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注意到,2012年以来,有两只私募基金重仓股毫无预警地遭遇“黑天鹅”,遭受无妄之灾的私募基金经理分别是泽熙投资的徐翔以及证研投资的宋晓辉。
11月19日,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事件在整个白酒行业引发地震,包括贵州茅台(600519)、五粮液(000858)在内的白酒股当天集体暴跌。13只白酒类股票中,除当日停牌的酒鬼酒之外,其余12只个股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短短一个交易日之内,白酒板块就蒸发了324亿元的市值。
对于事件核心的酒鬼酒来说,11月23日复牌之后,酒鬼酒就遭遇了4连跌停。截至12月3日收盘,酒鬼酒收报于27.32元/股,较停牌前的47.58元/股的收盘价格已经跌去了42.587%,这也使得重仓该股票的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
酒鬼酒三季报披露,该公司前十大机构股东大换班,此时江湖人称敢死队总陀主徐翔,执掌的泽熙瑞金1号却选择高位接盘,新进313.41万股,占据第七大股东。如果,泽熙投资持股未发生变化,11月23日至12月3日的短短7个交易日里,泽熙瑞金1号从中浮亏6349.69万元;如果,泽熙投资操盘灵活,调仓速度又快,或者已经“落袋为安”,那么,重仓酒鬼酒的泽熙瑞金1号业绩不会有明显变化。但事实上,该私募产品截至12月7日(最新净值披露日)最近一月总回报-6.86%,在1100只非结构化私募产品中位列倒数142名。显然,来不及逃离酒鬼酒的泽熙瑞金1号,其业绩已经遭受严重打击。
在年度排名战日益白热化的最后阶段,躺着也中枪,泽熙遭遇“飞来横祸”,确实让人唏嘘不已。本来,泽熙瑞金1号有希望成为冲击2012年度私募业绩冠军的第一人选,但随着酒鬼酒股价的一路下跌,也将该私募产品的冠军梦逐渐击破。在阳光私募业,在可观察到的公开数据中,泽熙投资的徐翔成为被酒鬼酒“灌倒”的第一人。
其实,2012年被“黑天鹅”啄伤的阳光私募基金,并非泽熙投资的徐翔。4月中旬,央视曝光了部分药用胶囊厂用皮革废料所生产明胶做原料,导致生产出来的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毒胶囊事件”爆发近一周后,复旦复华4月24日公告,经上海药监局抽查,检测到公司控股子公司药业公司从浙江康诺胶囊有限公司购入的明胶空心胶囊中有一件样品铬含量超标。当天,4月24日复旦复华低开后震荡走低,股价盘中跌幅逾8%,当日下跌4.16%;4月25日,该股放量并以涨停报收;好景不长,4月26日至5月2日,该股三连阴,累计下跌8.03%。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注意到,复旦复华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证研投资旗下宋晓辉执掌的证研1期早在2010年年报中就已跻身其中,且持股规模基本不变。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证研1期持有复旦复华94.84万股,且已经持续四个季度持股量未发生变化。可见,尽管复旦复华在4月中下旬遭遇“黑天鹅”事件,但证研1期对其不离不弃。
复旦复华股价的下跌,令证研1期产生浮亏,仅4月26日至5月2日约从中浮亏54.06万元。4月26日至7月底,复旦复华股价累计下跌24.51%,证研1期期间或浮亏165.02万元。从私募基金业绩上看,证研1期7月30披露的单位净值为0.5635元,近三个月总回报-12.54%,在非结构化私募产品中业绩位列倒数96名。在阳光私募业,在可观察到的公开数据中,证研投资的宋晓辉成为今年“吃错药”的第一人。
那么,以绝对收益著称的私募基金是否能有效抵御“黑天鹅”事件呢?
有私募基金分析师表示,“黑天鹅”事件往往带来市场普跌的局面,在这样的系统性风险充斥的市场中,表现较好的往往都是有良好风控传统的私募基金。“有效抵御‘黑天鹅’事件的私募基金多操作谨慎、业绩走势平稳,投资顾问公司拥有优秀完备的风控体系,在历次市场回调时,能够有效控制下行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