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基金公司“打新”从未帮忙报价

标签:
财经基金监管部王林基金公司金融信托赵学毅 |
分类: 股票 |
文/赵学毅
2012年1月12日,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主任王林在“搜狐金融德胜论坛——基金经理人年会”上表示,基金管理公司十年来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厚的回报,2011年参与新股询价时,不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帮忙报价、抬高发行价的可能性。
王林认为,近些年基金朝着诚信合规,运作稳健的现代资产管理机构目标发展,在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积极作用。2011年69家基金管理公司,专户理财资产规模1224.22亿元,社保基金规模3017.25亿元,已经成本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基金业的制度和管理方法已经被保险,信托,证券等其他金融信托机构借鉴。另外,证监会专门对成立十年以上基金进行了测算,2011年12月31日成立满十年基金有24只基金,24只基金十年期间算平均收益是235.39%,年化收益率约为12.86%,为投资者提供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针对舆论关注度较高的基金在新股发行中的报价问题,他表示:“我专门跟踪了2011年发行的250只新股,发现基金公司报价比较理性,没有明显高于其他机构者。我还跟踪了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的、IPO网下询价报价少于30家机构的6只新股,发现在参与询价报价的机构当中,有十个询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帮忙报价,存在抬高发行价的可能性,上述机构主要集中在证券、保险机构,没有发现基金公司的参与。”
在谈到基金行业目前的困境时,王林认为存在准入、管制过多,基金公司治理有待完善,基金首募规模萎缩等问题。他认为需要从制度监管等方面加大对基金持有人保护力度,并按照“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的思路,继续推行基金业的市场化改革。
王林进一步表示,基金管理公司也要苦练内功,及时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强化信托责任,售后责任和契约意识,最大限度实现、维护好持有人合法权益;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及风险控制水平,从各方面提高效益,节约成本,健全内部责任追究机制,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并纠正经营管理中的违规问题;各个公司要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积极创新,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品种创新机制,开发更多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产品;实施人才战略,制定培养人才规划,制定科学考核体系,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投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