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受扶持 高端装备四板块8龙头强势出击(附股)
(2011-07-23 18:06:57)
标签:
财经高端装备海工航天高铁智能电网动态市盈率赵学毅股票 |
分类: 股票 |
文/赵学毅
高端装备制造业横跨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这两大领域,未来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一些重要基础战略产业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问题。“十二五”期间,该产业更是新一轮投资的重点。
按照上述投资逻辑,本期“价值选股”重点分析研究了海工装备、航空航天、铁路基建、智能电网四大板块,筛选出一批有国家大型项目支持、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价值潜力股票。
触摸新“蓝天”航空航天指数创4月以来新高
我国的航空航天工程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等。作为产业化战略的延续,航空航天产业的资本运作将实现更多突破。本周,航空航天股价纷纷“升空”,板块指数创出了4月份以来的新高。
“对航空航天业来说,第三季度的业绩将决定今年全年业绩的增长水平。随着旺季业绩逐渐明朗,航空航天板块将具备上涨的动力。”一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研究中心记者表示。
据《证券日报》研究中心及财汇资讯最新统计,自6月21日大盘反弹以来,航空航天表现出一马当先的势头。截至7月22日,航空航天指数在24个交易日里累计上涨14.6%,同期上证指数累计上涨5.7%,航空航天涨幅领先8.9个百分点,投资收益率相当于跑赢大盘1.56倍。
进入7月份以来,这种领涨势头进一步加强。在7月以来的16个交易日里,大盘累计上涨0.32%;同期航空航天指数累计上涨4.8%,涨幅领先大盘4.48个百分点,投资收益率相当于跑赢大盘14倍。7月18日,受消息面刺激(国家海淀区“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规划提出到2015年,海淀区航空航天产业力争实现总收入800亿元),航天航空板块突然“升空”,该指数最高摸至5451.91点,创出了今年二季度以来的新高,航天航空板块指数涨幅达到2.66%,位于板块涨幅第一。个股中,南方汇通、歌尔声学、中航精机三只股票单日涨幅分别达10%、8.26%、7.16%。
7月以来,有12只航空航天股票累计涨幅超过10%,另有29只股票涨幅超过5%;还有22只股票虽然涨幅不足5%,但仍旧跑赢大盘。
具体来看,威海广泰是7月以来涨幅最大的航空航天股,以17.37%的涨幅稳居首位。本周五,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171.79万股上市流通,该股以5.89%的单日涨幅迎接了这次解禁,并且创出22.5元的反弹以来的新高。公司是中国空港装备行业中品种最全、技术水平最高、年生产规模最大生产厂家,产品已达近40个品种80多个类别,品种数量位于全世界同行业首位,是国内唯一能独立进行开发、设计、生产大型高端机场地面设备厂家,是行业内唯一可以与国际知名厂商竞争企业,产品装备于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产品的多规格也带来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尤其是客户更多采取多品种同时招标的情况下,其优势就充分显露。
七星电子7月以来涨幅达到15.45%,公司混合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产品用于包括航空航天在内的军工行业,在“神五”、“神六”、“神七”等神舟系列飞船、“嫦娥一号”、长征系列火箭的航天任务和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应用。公司在国内军用混合集成电路及高精密阻容元件的生产有领先的技术优势,目前只有公司能生产具有高可靠性指标的高精密、低温度系数的薄膜电阻器。业绩快报显示,2011年1-6月每股收益1.03元,每股净资产14.66元,净资产收益率7.27%,营业总收入5.57亿元,同比增长56.85%,净利润6727.18万元,同比增长51.57%。公司经营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电子元件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加。
7月以来涨势居前的航空航天股还包括中航精机、贵航股份、北方股份、旭光股份、洪都航空等,累计涨幅均超过10%。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航空航天行业重点上市公司2011年市盈率平均为45倍左右,处于近两年来的底部区域;不少上市公司具有资产注入预期强、战略定位高、成长空间巨大等特点,目前航空航天行业重点上市公司面临的股价风险较小。同时由于未来军工资产证券化可能加快,市场对航母的预期等因素,所以航空航天整体面临新一轮上涨行情。
拓展新“蓝海”海工装备7月收益率跑赢大盘10倍
目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每年的需求量约价值400亿到500亿美元,在我国,单是“十一五”期间,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投入将达1200亿元。受陆上石油资源日趋减少,海上石油开采开始加速,据此将催生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预测未来5年每年海洋工程设备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美元。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产值,将达到千亿元以上规模。
“由于油价高涨刺激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复苏,加上我国未来海上油气田开发投资将大幅增加,国内海工装备企业也将逐步提高进口替代的比例,故A股相关上市公司面临发展良机。”业内分析师对此表示,“海工装备处于石油和化工装备产业链上游,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关联性与带动性强。在世界能源资源供求失衡加剧的情况下,发展海工装备的前景十分广阔。”
可见,未来几年我国家海工装备发展应有非常好的发展,其中的投资机遇不可小觑,其股价在近期也有着突出表现。
据《证券日报》研究中心记者细细梳理,海工装备产业涉及到20个子板块,相关龙头公司在6月21日反弹以来的一个月期间表现得可圈可点。财汇资讯最新统计,自6月21日大盘反弹以来,海工装备32只股票平均涨幅13.52%,跑赢大盘7.82个百分点;7月以来平均涨幅3.54%,领先大盘3.22个百分点,相当于收益率跑赢大盘10.06倍。
船舶制造板块包括中国船舶、中船股份、广船国际,其中中船股份近一个月股价上涨28.95%,成为整个海工装备的领头羊;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同期涨幅也均超过10%。海洋油气开发包括海油工程、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集集团等,其中中集集团近一个月股价上涨20.05%。
另外,海工平台制造包括振华重工、广船国际;油气开采服务包括中海油服;设备设计总承包括上海佳豪、江钻股份、杰瑞股份;海上石油直升机服务包括中信海直;综合录井仪、采油气树和油品分析仪包括神开股份;钻采设备电控自动化产品包括宝德股份;钻头、钻具制造包括江钻股份、杰瑞股份、中原特钢;海工设备钢材包括鞍钢股份;宝钢股份;二重重装;油气输送不锈钢焊接管包括久立特材;海上起吊设备吊索吊具包括巨力索具;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包括亚星锚链海底光电缆包括中天科技;船舶舱室配套包括雅致股份;钻井、油田综合测试服务包括海默科技;国内唯一一家全产业链一站式石油钻采装备制造商包括山东墨龙;钢制管件、法兰以及管子加工和Ⅰ、Ⅱ、Ⅲ类压力容器的生产制造包括中南重工;海洋雷达、通信、导航、电子干扰与对抗、电子科技产品和系统等包括海兰信、四创电子、中核科技、北斗星通、海格通信、歌尔声学;海工设备产品运输包括中远航运等。
6月21日反弹以来,歌尔声学累计上涨31.36%,该公司大客户战略的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和募投项目达产,使得公司进一步赢得了国际产能转移所带来的订单机会;预计公司二季度订单将持续增长,2011年1-6月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70%-90%。此外,神开股份、中信海直、北斗星通、四创电子、中核科技、山东墨龙等公司股价同期涨幅超过20%。
7月以来涨势居前的海工装备股,包括中南重工、中信海直、北斗星通、巨力索具,在短短16个交易日里涨幅超过10%;中南重工更是以16.41%是涨幅成为7月份海工装备的领头羊。
明星个股:
中集集团(000039)
安信证券预计公司2011-2013年主营业务分别为634亿元、746亿元、89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9.9亿元、53.7亿元、63.4亿元,相应每股收益1.5元、2.02元、2.38元,按照2011年20倍PE估值,合理价格为30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国海证券预测,公司2011-2013年的业绩为1.56元,1.96元,2.50元,按20倍PE给予估值,目标价位30元,给予“买入”的投资评级。
中国船舶(600150)
长城证券认为,新船订单量有一定回升,但是船价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整体全面复苏并不明显。初步测算公司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4.95元,5.35元,5.87元,对应市盈率分别是15.9倍、14.7倍和13.4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航空动力(600893)
东方证券预计公司2011-20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8、0.36、0.48元。排除估值过高的中航电子和估值过低的中航精机,选取4家国内上市的整机和机载设备企业,其2011年平均估值为60倍。由于航空发动机企业估值高于整机和机载设备,首次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0元。
国海证券预计,公司2011年-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6元,0.37元,0.52元。近期受航母概念的影响,公司股价表现强劲。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资产重组获批仍是大概率事件。在航母及南海问题持续发酵的情况下,建议逢低介入,给予“增持”评级。
中国卫星(600118)
综合考虑,中航证券预测未来三年公司营业收入2011-2013年分别为36.37亿元、43.65亿元、52.38亿元,每股收益为0.39元,0.51元和0.63元,由于军工行业的特殊性,给出70倍PE,绝对估值给出27.29,综合以上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十二五”期间,中国铁路建设总投资将达2.8万亿元,新线路投产将增长87.5%,总投资将增长41.4%。铁路新线投产总规模控制在3万公里,“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9.1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分析人士认为,与铁路发展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如工程、桥梁及隧道专用的机械装备,以及高铁和铁路车辆制造和电子信号设备制造业等必将迎来发展机会,业绩有望大幅攀升。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铁路基建板块表现较弱,主要是受到高铁近期故障较多的影响,本周下跌2.70%,跑输上证指数0.95个百分点。这仅仅是人们对高科技新事物预期太高所致,认为高铁运营也应该高速且高效达到人们心理预期的状态,一旦出现一些本在情理之中的状况时就对这一科技进步产生怀疑,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一段较短的磨合期,高铁一定会高速高效的进入人们的生活。
目前铁路基建股估值较低,处于A股中的价值洼地。截至7月22日,铁路基建板块整体加权平均动态市盈率为16.40倍,较当日全部A股加权平均动态市盈率19.31倍低了15.07%。大秦铁路动态市盈率最低,昨日收盘价为7.98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仅为10.58倍;中国中铁的动太市盈率也仅有10.93倍,这是一家被机构投资者大量持股的公司,前九大流通A股股东中8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20295万股;另外,中铁二局(12.07倍)、隧道股份(14.36倍)、中国铁建(15.56倍)、广深铁路(16.58倍)等4只个股动态市盈率均有20倍以下,值得关注。
从主力资金流向和市场表现看,本周铁路基建板块整体呈主力资金净流出迹象,合计流出8.43亿元,不过弱市方显英雄本色,在大盘连跌5天的过程中,仍有8只个股被主力资金所追捧,呈净流入状态,占比21.62%,合计净流入6671.48万元。南方汇通以2166.93万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居于榜首;排名第二的是利源铝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425.86万元,这是一家中小板企业,季报披露,预计2011年1-6月净利润同比增长40.00%-50.00%。另外,6家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分别是:远望谷(896.754万元)、广电运通(884.178万元)、天业通联(708.602万元)、鼎汉技术(312.531万元)、佳讯飞鸿(156.578万元)、特锐德(120.047万元)。值得关注的是,远望谷本周下跌达4.15%,在连续下挫的过程中,主力资金于周二起持续流入。
智能电网政策扶持力度大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国家电网发布“十二五”特高压规划,到2015年,“三华”特高压电网将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三华”送电,北部煤电、西南水电通过三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十二五”将投5000亿建成特高压输电骨干网架,较“十一五”增加4800亿。智能电网在全世界兴起,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也积极地展开了智能电网的建设,相关电网设备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统计,受大盘走弱影响,智能电网板块指数也相应回调,本周下跌1.74%,跑赢上证指数0.01个百分点,成交额达888314.75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电网板块自6月21日大盘反弹以来,表现十分活跃,区间累计上涨10.62%,涨幅超过8成有余。
目前智能电网股估值不低,在A股中处于较高水平,但随着国家投入的增长,上市公司业绩的回暖,估值会逐步下降。截至7月22日,智能电网板块整体加权平均动态市盈率为57.45倍,较目前全部A股加权平均动态市盈率19.31倍为高。思源电气动态市盈率最低,昨日收盘价为15.71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15.97倍,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消弧线圈生产的厂家之一,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变科技的动太市盈率为32.12倍,公司主营变压器,2010年公司新增订单10.99亿元;以前年度累计在2011年交付订单金额45077.6万元;另外,长城开发(33.65倍)、积成电子(34.37倍)、通达股份(34.72倍)等3只个股动态市盈率均有35倍以下。
从主力资金流向和市场表现看,本周智能电网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2600.4万元,但主力资金净流入的21只个股合计净流入也达到12505.18万元。从被主力资金吸筹的个股家数来看,智能电网个股还是受到主力资金的广泛关注,在市场回落的过程中,39只智能电网股有21只出现大单资金净流入状态,占比53.85%,显示出该类股票在弱市中特有的魅力。北京科锐以2278.8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居于榜首,该股本周逆市大涨13.05%,表现强劲;排名第二的是百利电气,主力资金净流入2136.29万元,公司2011年6月,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增发不超过6500万股A股,募资净额不超过10亿元,投向包括4个智能电网相关项目和1个稀有金属深加工项目。另外,主力资金净流入过千万元的个股还有:华东电脑(1993.592万元)、四方股份(1862.239万元)、智光电气(1517.091万元)。
中国北车(601299)
国泰君安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预计2011、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2元、0.40元,给予“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为8.50元。
国金证券继续给予“买入”的投资评级。按发行16.8亿股计算,公司2011-2012年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16元、0.399元,当前股价相当于2011年20.6倍市盈率和2012年16.3倍市盈率,因此,其估值有吸引力。
中国南车(601766)
光大证券维持对中国南车的“买入”评级,目标价9元,对应2011年PEG仅0.65。不考虑增发对股权的摊薄,我们预计南车2011-2013年EPS分别为0.34元、0.47元和0.58元,公司净利润三年CAGR达40%。
安信证券维持公司“买入-B”的投资评级。预计公司未来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4元、0.46元和0.56元,复合增长率为37%左右。如果最终增发价为6.02元,则估计此次发行对未来的业绩的摊薄将在13-14%之间,则明年公司摊薄后的每股收益约为0.40元,由于明年以后公司增速可能逐步回落,按20倍的动态市盈率计算,公司合理股价在8元左右。
思源电气(002028)
国泰君安给予公司“谨慎增持”评级,目标价16.20元。预计2011年和2012年实现每股净收益0.56元和0.73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26倍和20倍。
元富证券给予思源电气“持有”评级,预计2011年及2012年营收将达到22.14亿元,YoY+17.94%,每股收益为0.84元,对应目前股价23.1元,动态市盈率为27.5倍,给予公司目标价25.2元考虑到新兴设备贡献较少,虽然未来向好,但短期内仍无法拉动整体营收快速增长;随着原物料价格持续提升,毛利润持续受到挤压。
国电南自(600268)
南京证券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合营公司”的成立短期内对公司业绩没有影响,考虑到公司今年的土地收储款收入,对我们之前的盈利预测略作调整,预测公司2011、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2元,0.58元,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33倍,23.9倍。
华泰证券维持公司的“推荐”评级,并暂定目标价16.0元。此次投资项目是公司外延式扩张的延续和深入,进一步保证了2013年“8661”业绩目标的实现,并对公司未来发展形成长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