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数据观股
数据观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77
  • 关注人气:1,0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怪异!机构跑光后 基金业绩然而陡增

(2010-12-06 08:24:49)
标签:

财经

机构持有度

基金收益率

天弘永定

赵学毅

分类: 股票

    机构持有度成下半年股基业绩反向指标。天弘永定基金走出怪异路径:机构跑光后业绩反而陡增。
 
    文/赵学毅

  

  进行股票投资时,不少投资者会注意单只股票背后的机构投资、机构持股集中度以及管理层减持等信息,基金投资亦是。据本人观察,在今年中报机构持有度大增的偏股基金(剔除指数型基金,下同)下半年业绩走势并不突出,而机构持有度下降的偏股基金,业绩反而普遍领先。

  半数基金遭机构抛售

  天弘永定成长机构持度降97%

  据WIND资讯最新统计,可对比的289只偏股基金中,2010年中报机构投资者持有平均比例18.72%,与2009年年报(2009年底机构持有比例18.97%)相比几乎持平。虽然表面上变化不大,但不少机构大幅持有和大手笔抛弃的基金。

  可对比的偏股基金中,有130只机构持有比例上升,占比44.98%;有151只机构持有比例下降,占比52.25%;另有8只基金这一比例指标未发生变化。具体来看,银华旗下的银华和谐主题基金,今年中报机构投资者持有该基金12.38亿份,占比56.88%;与去年年底12.28%的机构持股比例相比,增加了44.6个百分点,是机构增持比例最大的偏股基金。建信旗下的建信核心精选、国泰旗下的国泰区位优势、信诚旗下的信诚优胜精选三只基金今年中报机构持股比例分别为53.1%、53.88%、70.24%,与去年底相比分别增加38.49个百分点、36.74个百分点、32.95个百分点。

  当然,上半年的股市下跌,也令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抛售基金。国联安旗下的国联安红利基金,机构持有比例由去年底的70.11%下降至今年中期的31.31%,半年时间下降了38.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有超过半数的机构投资者早在上半年选择了抛售该基金。天弘旗下的天弘永定成长基金机构持有比例由去年底的39.68%下降至今年中期的1.24%,半年时间下降了38.44个百分点,机构逃离速度最快,持度相当于下降96.88%。

  机构投资者遭遇尴尬

  持有度成基金业绩反向标

  值得深思的是,机构投资者的去留并没有对基金业绩形成正面影响,反而出现“机构逃得越快,净值增长越快;机构增持越重,净值明显滞涨”的局面。

  对比数据显示,截至12月3日,机构持有比例增幅前10名偏股基金,下半年以来净值平均回报率24.41%;而机构持有比例降幅前10名偏股基金,下半年以来净值平均回报率27.47%。观察个别基金,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机构逃离速度最快的天弘永定成长,下半年以来净值回报率36.99%,而同期289只偏股基金平均回报率只不过为26.13%。也就是说,这只机构持有度仅1.24%的基金,净值增长率却跑赢同侪10.86个百分点,相当于领先四成有余。与同期上证指数18.52%的涨幅相比,天弘永定成长更是领先一倍。

  与天弘永定成长相似,申万巴黎旗下的申万巴黎消费增长基金下半年以来净值回报率为37.51%,更是领先大盘1.03倍。这只基金在今年中报的机构持有比例仅为4.54%,与去年年底相比下降27.83个百分点,持股度相当于下降85.97%。另外,长盛旗下的长盛动态精选基金,下半年以来回报率34.17%,该基金今年中报的机构持有比例更是低至0.8%,与去年年底相比下降26.03个百分点,持股度相当于下降97%。

  与之相反,机构持有比例提升的基金净值增幅并不突出。机构持有比例增长最快的银华和谐主题基金,下半年净值回报率为17.58%,不但跑输了大盘,也跑输了同类基金的平均业绩水平。工银瑞信旗下的工银瑞信大盘蓝筹基金,下半年净值回报率为16%,而该基金得到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由去年底的16.95%提升至39.83%,机构持有度大增1.35倍;万家旗下的万家公用事业基金,同样在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大增20.78%至43.01%的情况下,下半年回报率却刚好与大盘持平。

  对于这种机构持有度成基金业绩反向标的局面,有基金分析师认为,基金持有集中度是大资金流向的一个重要窗口,机构减持基金,表明很多机构投资者已认为市场处在较高的估值区间。而从下半年股市走势来看,这些机构投资者明显跑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