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6日:新闻快餐
(2010-11-26 09:14:05)
标签:
财经基金保险qfii赵学毅 |
分类: 股票 |
【主力机构动向】
基金冲刺业绩排名
重仓股“钱”程似锦
―――――――
今年行情在经历了流动性预期到通胀压力显现的转变之后,机构手中的重仓股成为决定基金排名的重要利器,而这些个股在20多个交易中的表现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风向标。
★王亚伟持股数量占净资产比例越高的个股有望在最后阶段成为基金重点保护或拉升的对象。毕竟这一类占基金净资产比重大,对基金净值的影响也较大。建议关注重仓股中的乐凯胶片、丽江旅游、海南海药、中恒集团。
★在激进配置基金中排名第二的东吴进取策略,前十大重仓股基本为蓝筹白马股。而在当前行情时强时弱的背景下,消费股更是成为机构防御外加进攻的品种,且年底是消费旺季,大消费股有望取得较好表现。建议关注东阿阿胶、海正药业、上海家化、佛山照明。
基金重新超配非周期股
―――――――
一些基金经理三季报中曾表示四季度配置将趋向均衡,但从近期一些基金的表现看,对非周期类股的超配仍然能带来明显的超额收益,10月下旬基金调仓后相对均衡的配置在11月再次被打破。
★投资界普遍认为,四季度以来的行情属于“纠偏”行情。随着CPI的急速上涨,在政策面与经济形势仍待观察的局面下,采取均衡配置策略可能较为合适,但行情并没有如此前所预料的那样,相反,基金“吃药喝酒”的热情仍然不减。本周贵州茅台、洋河股份已经创出新高。
“老鼠仓”震撼重组股
―――――――
基金业正进入“严打期”已毋庸置疑,有迹象显示“捕鼠风暴”还将进一步向证券业蔓延。本周一,中航精机突然变脸被打至跌停,中航精机跌停可能是因为市场担心重组股或被查是否有内幕交易。
11月基金募集610亿
―――――――
进入11月份,基金规模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发行基金总数创下了31只的历史记录,新成立基金规模更是达到了610.54亿元,环比增加了599%。目前处于建仓期的基金共计44只,规模合计为1063.20亿元。随着千亿资金入市,A股市场流动性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多家险企增资备战IPO
―――――――
四季度以来,保险公司增资扩股的步伐明显加快,多家保险公司传出即将启动新一轮增资的消息。在增资扩股的背后,一方面可以看出资本对保险产业长期看好,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保险业在高速扩张期的“资金饥渴”。
★市场人士表示,由于今年随着保监会主导下的全行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化,保险业盈利能力大大提高,这为更多险企谋求上市铺平了道路,一轮险企上市潮或许即将到来。保险公司的增资扩股可以看做“加速上市”的前奏。
财库局局长陈家强:
未闻中央放慢推小“QFII”
―――――――
市场引颈以待的小QFII仍未见踪影,财库局局长陈家强出席海富通资产管理开幕礼后表示,未听闻中央政府搁置或放慢推出,亦不评论时间表。他指内地基金来港设立海外总部已成趋势,相信有助两地资金市场发展。海富通资产管理则指,最快于明年上半年推首只零售基金。
★有报道指香港成为热钱集中流向内地的地点,陈家强认为此看法并不正确。他表示,因中国的资本市场及人民币兑换未完全开放,境外资金要经指定渠道并受监管下才可回流内地。他指出,近期很多资金是上市筹集所得,包括内地企业来港上市,故这些资金不可定义为“热钱”。
【记者观察】
房企“过冬”须未雨绸缪
―――――――
房企正面临销售量快速下滑和资金链趋紧的双重挤压,特别是对近几年过度进取的房地产商来说。央行再度发出收缩流动性信号;银监会再度对信托地产业务亮预警信号;再融资遭遇叫停。也许“冬季”才开始,对于房企来说,未雨绸缪应是理性选择。如何“过冬”,万科的方式值得借鉴。
【公司调查】
77家大中型钢企
10月利润显著改善
―――――――
来自中钢协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10月份实现利润超70亿,这一数字达近几个月来单月利润的最高点。虽然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但钢铁业短期仍面临着较大的产能压力,因此钢企的利润率仍将处于较低水平。
★7月、8月和9月的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分别在28亿、38亿和58亿左右,前三季度实现利润6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05%,企业盈利总额有所提高。截至到今年底,预计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可实现利润在1000亿左右。
★业内人士担心,在目前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国际市场游资大量增加,在国际金融期货市场寻觅投资投机机会,包括铁矿石在内的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还将有可能进一步攀升,也由此将进一步增加本已利润率低下的国内钢铁生产企业的成本负荷。
★对于钢铁业如何才能实质性地走出“微利时代”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钢企来说,一是要积极推动产品升级,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另一个是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周内两次变卖资产
福建南纸走出亏损泥潭?
―――――――
福建南纸(600163)近日在一周内两次公告变卖资产,资金将用于产品结构调整。但2009年首度巨亏4.48亿元的阴影尚存,公司至今仍未摆脱亏损,频频变卖资产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公司称,“公司正处于产品结构调整时期,有必要通过调整产业布局,盘活资产,集中资金和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主业。”
蒙牛开启乳业并购大幕
―――――――
11月22日,蒙牛宣布与君乐宝合作,将投资4.692亿元持有君乐宝乳业51%股权。乳业分析人士解读是,这会更加巩固蒙牛在酸奶市场的地位。“目前在酸奶市场蒙牛优于伊利,而在奶粉市场则是伊利强于蒙牛,相信蒙牛会借助君乐宝拉大和伊利在酸奶市场的差距。”
【产业观察】
3.4万亿节能减排投入
传统产业升级将成投资主线
―――――――
有机构作出预测称,“十二五”期间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所需资本投入约为3.4万亿元。巨大的待分“蛋糕”随即引发舆论热议。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被列首位,国家战略在侧重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基础上,选择了传统产业升级这一更为切实可行,也最易达到的发展目标。
★环保药剂重点关注:从事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用于水的净化处理、纸浆的加工及管道的内涂层等)及其衍生物研究生产的宝莫股份(002476);从事脱硫净化剂、脱硫催化剂、其他净化剂(脱氯剂、脱砷剂等)、特种催化材料及催化剂等的研发生产的三聚环保(300072)。
★环保材料重点关注:主营袋式除尘器核心部件高性能高温滤料的三维丝(300056);从事全密闭全绝缘中压电缆分支箱等电缆分支箱类产品,硅橡胶电缆附件、电缆插头等高性能硅橡胶绝缘制品,电气设备箱体等高性能复合材料绝缘制品以及相关电力配网设备产品的深圳惠程(002168)。
★环保设备重点关注:以等离子体点火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从事燃烧控制设备系统研究开发的龙源技术(300105);主营环境污染防治设备,高压硅整流设备的龙净环保(600388);从事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系统设计的科林环保(002499);从事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的碧水源(3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