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电等六大新兴行业12只股票有“长牛”相(二)

(2010-10-22 22:53:18)
标签:

财经

光伏发电

核电

主力资金

赵学毅

分类: 股票

    新贵消费 有壁垒消费 新材料 新生物 核能 太阳能
    核电等六大新兴行业12只股票有“长牛”相(二)


紧握能源格局转换时机 核电核能抢占投资制高点

    核电具有回报稳定、效益好等特点,是目前可行的、对煤炭资源具有替代能力的能源。正是基于这些特点,国家在发展核电态度上已经从“积极发展”转变到“尽可能发展”。在证券市场中,核能核电正在抢占投资的制高点。

本月以来主力抢筹12只个股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及WIND资讯最新统计,本月以来,主力资金逐步吸纳核电类个股,该板块流通加权平均股价上涨1.92%,而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13%,A股加权平均涨幅为2.66%,核电板块跑赢上证指数1.33个百分点,跑输整体A股1.78个百分点。
    具体数据来看,主力资金开始有选择的介入核电类个股,本月以来主力资金净流入的股票有12只,占行业交易中股票家数的38.71%,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合计主力资金净流入3.28亿元,平均每股净流入2733.73万元。其中,主力资金流入量最高的个股为盾安环境,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7506.23万元,2010年三季报披露,预计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小于40%(09年净利润1.6亿元),原因是公司持有的芜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出售与否,将在很大幅度上影响预测的准确性。报告期营业收入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长68.63%的主要原因系下游家用空调企业制冷配件产品订单大幅增加、生产用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扬以及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逐步投产等综合因素。
    其余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分别为:赣粤高速(6577.978万元)、九龙电力(6409.388万元)、二重重装(4517.229万元)、申能股份(2439.802万元)、闽东电力(1705.417万元)、中核科技(1329.836万元)、奥特迅(871.006万元)、南风股份(467.882万元)、科新机电(418.091万元)、江苏神通(372.801万元)、上风高科(189.104万元)。
    从本周的涨幅来看,31只交易中的核电股,本周有18只上涨,上涨个股均跑赢上证指数,占该行业个股总数的58.06%。截至10月22日收盘,该板块上涨冠军二重重装,累计涨幅12.32%,周内有两个交易日涨停,并于本周三创出历史新高,另有,科新机电(11.26%)、盾安环境(7.74%)、赣能股份(6.35%)、东方电气(5.94%)、九龙电力(5.00%)等5只个股累计涨幅超过5%。

适应国际新趋势
核能核电“十二五”最关键
  整个“十二五”电力行业规划中,将强调对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进行大规模投资,而核电设备行业则以其高门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有望成为最具潜力的投资方向。核电行业是明显的投资拉动行业,在我国目前核电发展的状况下,国家规划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我国准备要提高核电发展规划的预期下,核电产业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十二五”规划中,新的核电规划对《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进行大幅调整,除了调高核电比例和装机规模外,还会对开工时间、顺序、布局等做调整。根据规划,到2015年,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到2020年的核电装机规划将提高到8600万千瓦,占届时总装机的5%左右,在建规模在4000万千瓦。根据我国目前核电监管力量、建设力量、人才和技术发展状况,我国核电建设将采取先二代后三代技术的节奏。由于核电运营的经济效益突出,因此运营商投资热情高涨,核电发展速度加快。
  中核科技是国内最大的特种阀门开发、生产制造基地和阀门出口企业,获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压水堆核电阀门设计、制造许可证,具有国家核安全级局批准的国内唯一生产核安全1级、2级铸件资质,具备设计制造百万千瓦级核电阀门的能力。作为阀门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拥有十五家集商贸、机械制造、生物技术、核辐射利用等子公司的大型企业。再如二重重装,在核电、水电、风电和超大型火电等清洁能源装备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领先的制造能力,公司未来将充分受惠于国家的清洁新能源战略。
    不过,核电相对其他行业,在技术、资金和行业资质等方面门槛很高,在行业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水平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整个核电产业链比较长,但是由于门槛比较高,能够参与其中的企业并不多,特别是加工制造难度较高、占比很大的核电主设备目前国内仅限于少数几家企业。我国的核岛设备主要为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动力集团和一重集团四家企业分享;常规岛设备方面,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动力垄断了国内市场,其中东方电气占到50%的市场份额;辅助设备市场主要由技术实力较强的机械制造企业占据。
    值得注意的是,核电发展也面临一些制约和困难。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认为,我国核电的开发体制、资金保障和发展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电力发展的需要。应考虑适当放开控股建设核电资质,使具备条件的发电集团成为核电开发主体,并将发电集团储备的优秀核电厂址纳入国家核电建设规划。

机构:核电进入加速成长周期
    据数据显示,相对于2008年以前二十几年才建设11个核电站,我国核电站建设已经进入加速成长周期,2010年以后将迎来核电建设高潮,给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带来难得发展机遇。
    分析师认为,按照核电单位投资为13000元/千瓦计算,2011-2015年间核电投资预计将达到5000亿元,2011-2020年间核电投资有望达到1.2万亿元。从核电投资的构成上看,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55%。
    银河证券报告指出,核电相对其他行业,在技术、资金和行业资质等方面门槛很高,在行业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整个行业的利润率水平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整个核电产业链比较长,但是由于门槛比较高,能够参与其中的企业并不多,特别是加工制造难度较高、占比很大的核电主设备目前国内仅限于少数几家企业,看好参与核电主设备制造的上市公司。
    国内上市能够生产核电主设备的企业有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也应当关注一些市值较小,股东在核电领域实力很强的上市公司,如中核科技,此类公司有可能在股东扶持下获得参与更多核电建设的机会。
    中投证券预计到2020年,核电累计装机达8.6万MW,2009-2020年复合增长率23%。建议关注核电行业龙头公司东方电气,“大行业,小公司”的核电零部件企业是江苏神通。
    申银万国报告认为,2011年以后核电有望进一步进入交货高峰期,核电关键设备供应商和零部件将显著受益行业加速发展,推荐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并且重点关注中国一重、江苏神通、南风股份、久立特材、自仪股份、和中核科技等股票。

 

成本持续降低 光伏发电成投资闪光点
    近10年来,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未来发展应以巨大内需市场为后盾,快速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新一代核能;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这将刺激投资超预期。

本周以来主力抢筹20只个股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及WIND资讯最新统计,本周以来,太阳能部分个股受到主力资金追捧,股价表现活跃。该板块流通加权平均股价上涨2.72%,而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13%,A股加权平均涨幅为2.66%,太阳能板块分别跑赢上证指数与整体A股2.59和0.06个百分点。
    具体数据来看,太阳能类板块中部分个股为主力所关注,本周主力资金净流入的股票有20只,占板块交易中股票家数的33.33%,主力资金净流入的个股合计主力资金净流入2.18亿元,平均每股净流入1039.76万元。其中,主力资金流入量最高的个股为航天机电,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2548.38万元,2010年中报披露,十大流通股东中3家基金合计持仓748.15万股(上期4家基金持仓558.53万股),新进的2家信托持仓257.03万股;股东人数继续减少,筹码有一定集中度。配股发行上市后,3家基金合计增持至974.09万股。
    其余主力资金净流入超过800万元的个股分别为:精功科技(2468.254万元)、中环股份(2098.573万元)、水晶光电(1692.819万元)、哈高科(1405.255万元)、大港股份(1100.461万元)、风帆股份(1010.326万元)、金刚玻璃(975.726万元)、新华光(857.996万元)、乾照光电(820.406万元)。
    从本周的涨幅来看,60只交易中的太阳能股,本周有46只上涨,上涨个股均跑赢上证指数,占该行业个股总数的76.67%。截至10月22日收盘,该板块上涨冠军青岛海尔,周累计涨幅13.24%,周换手率达6.78%,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预计公司201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0%以上,原因为,受益于商业模式与企业运营模式转型提升竞争力以及家电市场需求增长,公司整体业务规模保持较快增长;产品持续领先策略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海尔电器成为青岛海尔的控股子公司,公司业务规模相应增长。
    另有,风帆股份(12.16%)、天通股份(11.86%)、精功科技(11.05%)、金刚玻璃(10.94%)、乾照光电(8.90%)、三花股份(8.72%)、新华光(8.51%)等7只个股本周累计涨幅超过8%。

成本最关键
光伏发电投资超预期
    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从理论上看,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如转化为电能,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此外,太阳能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因此太阳能在长期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光伏发电是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在“十二五”规划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预计将大幅提高。到2020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
    光伏发电成本(即发电的经济效益)是影响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光伏发电设备成本的降低,光伏发电运营商的投资回报率提高,投资热情增加,实际投资规模有望超预期。因此,光伏发电设备单位价格的下降与光伏发电行业的成长性并不矛盾,而且设备成本的下降可以起到推动市场发展的作用。
    多晶硅材料成本占太阳能电池组件成本的比例大,其价格变化显著影响组件价格。2008年1-9月,多晶硅市场价格在300-400美元/kg的高位,而2008年10月后价格快速回落,最低时接近50美元/公斤。从2010年4月开始,多晶硅市场价格开始明显回升,达到80-90美元/公斤。多晶硅是光伏设备成本中占比最大,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将影响到下游组件制造商和发电运营商的经济效益,不利于行业发展。因此,出于保持价格稳定的考虑,国内主要多晶硅的生产商对多晶硅市场价格进行了“维稳”。同时,国内多晶硅制造商的工艺水平在不断进步。其单位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在持续降低,尤其是2009年以后新投产的多晶硅生产线,具有工艺成熟、规模大的优势,单位生产成本已经可以降至40-45美元/公斤。
    此外,光伏发电运营成本主要由折旧、运营费用和财务费用构成。中国银河证券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假设装机容量1kw,发电小时数1400,20年折旧,残值率10%,负债率70%,利率5.94%,计算得到发电成本为1.181元/kwh。随着各个环节成本的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控制在1元/kwh以内是完全可行的。如果银行贷款利率优惠、增值税优惠、贴息贷款等财政、金融优惠政策能够得以实施,则光伏发电运营商的经济效益将大大提升。可见,光伏并网发电运营成本的降低是产业发展的最强推动力。
    当然,光伏电池组件成本、配套设施成本、发电小时数(转换效率)也是左右光伏发电成本的重要因素。降低成本,提高转换效率将是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竞争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最佳动力,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技术优越性(成本低)。

光伏有三大投资主线
    市场人士认为,光伏发电是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在“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中的光伏产业将受益国家政策强力推动,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预计将大幅提高。到2020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
    硅业分会了解到,10月12日国内多晶硅价格区间再度拉大。国内报价68-79万元/吨不等,而实际成交价也扩大到62-73万元/吨之间。价位的逐渐拉大让人愈发对多晶硅市场产生怀疑。一方面,国际多晶硅价格出现回调,主流现货价57-74美元/千克,较9月份下降0.33%。另一方面,国内多晶硅却有涨有跌,由于各厂销售策略不同,多晶硅价格也出现较大差异。不过主流报价仍围绕在70-76万元/吨左右。
    银河证券认为,看好硅系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的发展。其产业链主要包括晶硅制备、硅片生产、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四个环节。我国企业在这四个环节中均涉足颇深,国内光伏发电终端市场的启动将使各家企业迎来“再上路”的机会。
    其中,涉及生产多晶硅的公司有天威保变、南玻A、乐山电力、航天机电、岷江水电、特变电工、川投能源、通威股份、江苏阳光等上市公司;生产光伏电池的上市公司有天威保变、南玻A、航天机电、中环股份、有研硅股、拓日新能、风帆股份、孚日股份、特变电工、新华光和泰豪科技等公司;光伏电站运营的上市公司有国投电力;其他相关材料和配件的上市公司有金晶科技、南玻A和动力源等;光伏产品生产设备的上市公司有精功科技和天龙光电。
    中投证券报告认为,光伏行业的国内制造规模与国内装机规模匹配差异较大,目前行业实际增速主要还是依赖海外需求。长期看,光伏市场潜力巨大及新能源配额制可能打开国内市场空间,坚定看好光伏行业,建议光伏投资主线:1、具备创新能力、资源及成本优势的行业龙头。看好海通集团、天威保变;2、新产品新技术可能带来的行业变革,光热、聚光、薄膜太阳能等技术值得关注,推荐公司孚日股份、拓日新能;3、受益产业规模扩张阶段的相关光伏设备制造商,推荐公司精工科技。
    申银万国指出,今年光伏特许权招标项目大幅扩大,光伏成本持续下降,未来光伏上网电价将引爆国内光伏市场,建议关注海通集团、天威保变、拓日新能、东方日升、向日葵等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