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想自己的一生有所作为,能够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受人崇敬,不枉此生,尤其是那些满腹经文,才华翩翩,有治国之能的人,更是想大干一番,施展抱负,有所建树,但自古以来好事难圆。
有一句说:千里马易找,伯乐难寻。有才能的人,有时想施展还需要伯乐的推荐,需要机遇,需要当时的大环境,若不然也只能埋在土里,成为泛泛之类,光芒磨灭,继而郁郁寡欢,抱怨怀才不遇。
想必中国的第一位女皇武则天应该是女强人的楷模。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武则天是众星捧月,奴俾成群,男人为其摧眉折腰。武则天有治国之才,她称帝以后广泛招募贤才,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因此她能在唐高宗去世以后局势十分动荡的岁月,稳定自己的统治,巩固国家的统一,保持社会的安定。武则天真可以说不枉此生,淋漓至尽地展示出自己各方面的才华,使男人汗颜。综观武则天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女皇难道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无关吗?首先,如果她不是杨妃的外甥女,她就不可能被选入宫中,被太宗封为才人,她也只能是一位凡女,纵然有治国之才,又能怎样,何况当时是男人的天下。其次,特殊的机遇使得当时还是武媚娘身份她遇上唐高宗,要不然她也将永远是感恩寺的尼姑。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唐高宗的个性及他的病弱身体才使得武则天得以临朝,处理朝政,才使得她有当女皇的野心。如果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或汉武帝或其他有魄力的皇帝,试问有武则天吗?我想她也得空悲切。
有才还要有适合你发挥才能的用武之地;有才还要看你是哪个方面上的才,是否好钢用到刀刃上,对口,要不然你也只能暗自嗟叹怀才不遇。
李白和杜甫都有旷世奇才,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他俩都有一腔爱国之心,都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做一番大事业,但俩人都生不逢时,处在朝中奸臣当道,皇帝昏庸腐化,学问再大,又如何?他们的满腔热情化为乌有,为后人所惋惜,被称为怀才不遇之人。今天我们如何来看待他俩的怀才不遇呢?他俩在文学上有才是毋庸质疑的事实,但出仕需要的是政治才能和政治素质,他们是否具备呢?就拿李白来说,其实唐玄宗是很器重他的,但他不懂的忍耐,不懂得官场上人际关系的周旋,与王公大臣相处从不低头,试问他将怎样在官场上行走,施展抱负?还有他性格开放,放荡形骸,得罪高力士和杨国忠都截然不知。从这些方面看他有悖于政治家所应具备的精神素质,那也就称不上怀才不遇。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正因为他们俩在政治上的失利促成了他们在文学上的非凡成就。
当今社会许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常常发出怀才不遇的感叹。其实不要抱怨怀才不遇,而是应该以一颗从容的心不断增加自己的素养,等待机遇,找到适应自己的工作从而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如果这项工作目前不适合自己,能弃则弃,如不能弃就从头开始,脚踏实地工作,不要嫌工资低,工作繁重,时间长,以逍遥游的心态来对待。天还是那么蓝;水还是那么清;花还是那么的艳,一颗好心情,一片艳阳天。抱怨只会伤害自己,人生苦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