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大龙的背叛
(2008-07-05 13:17:44)
标签:
浅谈管理杂谈 |
分类: 草根评论家 |
《功夫熊猫》用幽默的动画讲述了一个最简单的成长和努力,叛逆和平叛的故事。
一个半小时的视觉享受后,恐怕大多数人津津乐道的是那个憨态可掬,灵巧可爱的阿宝,没有人会想起衬托阿宝光辉形象的那个叛逆——大龙,那个到最后连怎么死都不知道的可怜家伙。
大龙真的很可怜,不是说他在襁褓中就被遗弃山门,也不是说他冬炼三九夏练三伏学艺的艰苦,更不是说他被严格羁押十年难见天日,单就他的背叛也有更多的无奈和痛苦。
电影中大龙和师傅最后见面并决战前说了一段话,大意是师傅从小在他心里种下了当神龙大侠的希望种子,并且严格训练他,他也以为自己是成为神龙大侠的不二人选,并且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可是临到最后就因为师傅的师傅一句话,否定了他的努力,令他的希望瞬间化为泡影。这些是导致他背叛和杀戮的根本原因。
如果撇开影片主基调,我认为大龙的背叛完全是有道理的,只是他选择“背叛”的方式有些过激了。他完全可以另立山头,自己开家武官。相信凭他那一身好功夫是不愁发展的,但他却选择了向无辜的百姓大开杀戒,这就是他成为众矢之的的不明智举动了。
大龙的背叛就像员工的离职。有些时候员工谈到离开“老东家”的原因时会说是因为发展受阻,没有上升的空间,和当初进公司时接受到的信息不一致等等。
俗话说旁观者清,小两口闹别扭肯定是双方都有问题,或多或少而已。但是作为管理方其实应该从员工的离职中分析自身的原因。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依据公司的意图努力培训员工,并且为了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他们描绘了美好的愿景,一旦公司的策略发生改变,我们给下属的陈诺不能实现,或者提供的上升通道被堵,或者提供的奖励不能全部兑现时,中层主管们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若再不能做好下属的安抚工作,让他们含恨离去,那到头来自己也会成为上司发火的出气筒。要是遇上“大龙”这样的狠角色,在外面兴风作浪,干些有损公司声誉的事情,那损失可真就大了去了。
大龙的师傅其实不是完全称职的。他爱着自己一手带大聪明好学的大龙,希望大龙最终能成为武林最好的大侠,平时一直在孩子的耳边灌输“他是唯一能成为神龙大侠”的思想,让大龙的欲望无限膨胀,所以当失败的一天终于来临时,师傅虽然能无奈地接受,可是大龙的心理却遭受了沉重大打击,并且因为压抑只能采取极端手段发泄。
作为中层主管的领导者,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是必要的,但也要经常把现实的情况向员工说清楚,让员工依据现实情况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这就是市井常说的“敲木鱼”,木鱼常敲,警惕长在。要让员工明白,自己的拼搏努力最终的受益者还是自己,职位的升迁待遇的提高,只是一种实力的证明。一时的失败不是一生的失意,更说明自身还是有不足的存在。不夸大自己的优势,也不轻视自己,用平和的心态审视自己,才能永续地发展。
但愿生活中有更多合格的师傅,这样才会少一些背叛的大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