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了解袁隆平的二三事

(2019-10-22 14:18:26)
标签:

杂谈

   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坊间议论: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等。再细致追问,怎么解决的?所知寥寥。
    为什么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在那里?
    我们知道,今年我的小麦长的好,收成好,明年可以把它作种子继续种下去,照样获得好收成。这是因为小麦为“一系”作物。
    玉米,如果今年长的好、收成好,来年作种子是不行的。因为作种子,玉米会长的乱七八遭,收成减少。玉米种子必须经过培育,母系与父系杂交才能培育出新种子。这是因为玉米是“二系”作物。
    水稻,那就得说说袁隆平的贡献了。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袁隆平解决了水稻“三系”问题,特别是进一步解决了水稻“二系”。
    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种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他1987年起任"863"项目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专题责任专家,主持全国性协作攻关。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比同熟期三系杂交稻增产5%~10%。
    1993年4月28日,人民大会堂,李鹏总理接见劳模代表。当时,我在袁隆平身边。李鹏接见袁隆平时,问他:隆平你不是出国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袁隆平笑着回答到:我刚下飞机就来这里了。见空我就问袁隆平:国家那么多大事,总理怎么会详细知道你的行踪?他回答到,总理在他研究费用上特别支持了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