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木,紫葳科。风铃木属。又称黄花风铃木、巴西风铃木、伊贝树等名字。黄钟木,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树种,树高可达5米以上,树干挺直,嫩枝光滑无毛,绿色,随着生长日期的延长,逐渐转变为棕褐色或略带红色图样。主干的树皮为淡褐色。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叶片常见有4—5枚片,偶尔也能见到多余此叶片数量的。叶片呈现椭圆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树冠圆伞形。掌状复叶,长7—10,宽1.5—3,叶色黄绿至深绿,全叶被褐色细茸毛,且明显,边缘有粗锯齿。花期10天左右。蓇葖果,成熟角果开裂时果荚多重反卷,内里面呈白色,向下开裂,种子附着在白色膜中,带有薄翅,有许多绒毛风一吹动,以利种子随风散播。眼观种子长度0.5左右。
黄钟木和黄花风铃木没有任何区别,指的是一种植物,只不过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据有关资料显示,黄钟木原产地在墨西哥、南美洲和中美洲。有资料显示:早在1962年中国华南植物园从非洲引进,此后在中国华南各地有栽培。
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顶生,花冠漏斗状钟形,每一花芽可开多枚花,花色艳丽金黄,在阳光照射下,金灿灿,亮人眼球,大面积的栽培,盛花时期,远远望去,花海一般,称赞不已。在海南3—4月开花,花漏斗形,也像铃状。经对花的观察,花色有黄色、金黄色、淡青金黄色、深金黄色等,这些花色的不同,是否与树之间有差异所致?与气候条件不一所导致?是否与土壤肥瘠不一有关?是否与土壤的酸碱度多少有关?
有人对黄钟木有如下的评说:“在春天虽枝条叶疏,色彩金黄,夏天长叶结荚,荚果挂满枝头,秋天枝叶繁盛一片绿油油的生长景象,冬天虽是枯枝落叶,也呈现树木自身的凄美,她是一种会随着四季变化而更换风貌的优良的园林景观树种,她的生物生态特性,奠定了在园林中的观赏价值。人们已经注意到其极大的观赏和应用空间,并大量运用到园林绿化中”。这就是黄钟木在春、夏、秋、冬所展现出不同的独特风采,以及人们对她的最好评说赞美。
黄钟木性喜温暖,光照足,温度高,有效积温长,湿润的环境栽培,对土壤的要求不甚严格,可在微酸性土壤中栽培,可在沙壤土、红壤土,亦可在海南的偏碱性土壤中栽培生长。多栽培在马路两侧,做行道树,以及栽培在住宅小区里,楼房侧旁,房前屋后,公园广场以及公共场所等处。在华南的广大地域面积内,都能见到她的树影。喜高温,不甚耐寒(有人实验其根部能耐—20的低温),适生于排水较好的各种肥沃土壤。
据资料介绍,黄钟木是一种药用植物,具有润肺止咳、化痰清热、消炎抗菌、利尿等许多功效与作用。是治疗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药材。
黄钟木的繁殖方法主要以种子播种为主。
当黄钟木的荚果由淡绿色渐成乳白黄色时,即可收获荚果,收获来的果实放在阴凉处,使其自然后熟干燥,自然干燥的角果会自行开裂,露出白色质膜,质膜与种子附着在一起,去除白色质膜,将种子保管待用。播种苗床的床土,选用当地最好土质,富含腐殖质肥沃并加入少许沙子。不同自然积温区,播种时间有早与晚,主要根据当地实情酌情处理。
2024.4.5.南滨湖绿化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