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叶梅

榆叶梅,蔷薇科。桃属,木本,灌木树种。榆叶梅又叫小桃红、榆叶鸾枝、榆梅等名字。
榆叶梅在黄河以北各省栽培较多,如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在长江以南的浙江、江西、江苏等地的公园、公共绿化场地中也有许多栽培的。在高寒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几乎到处都能见到榆叶梅的踪影。有篱植的、孤植的。在房前屋后、高楼旁侧、道路小径边,处处都能看到榆叶梅的身影。在牡丹江2700度积温地区开花期和杏树、樱桃树开花基本相同,相差不过2—3天。
榆叶梅树高2—3米左右,树干根部最大直径5cm。枝条生长旺盛,皮色紫褐色,开裂不慎光滑,叶片形状极似榆树叶片、樱桃叶,但比樱桃叶片大许多。呈椭圆形或是倒卵形,边缘有锯齿,
榆叶梅喜光、耐旱、更耐寒,在-35度的低温下,安然无恙,安全度过寒冬。在多种土壤中栽培生长良好,如:黑土、沙土、山沙黄土、城市建筑垃圾土,均表现适应性强。在牡丹江地区随处可见栽培,成为当地庭院、公园、小区内不可缺少的早春花木的绿化树。榆叶梅栽植培管理中比较粗放、随意,很多都处在任意随便生长中。对用在篱杖栽培的在管理中,要用心在意,修剪时要做到了“横平竖直”,修剪需仔细认真。对球形、锥形修剪时都要仔细认真不可马虎,修剪都要到位。春季开花时,这些不同的修剪造型,就极其引人入胜,亮人眼球。对那些孤植树,也要适当修剪,剪去病枯枝、强旺枝以及因蚜虫危害所造成的萎缩枝。
榆叶梅树在修剪时,还应根据树的实际体型,加上自己的实际经验,丰富想象,变换修剪出多种样式的造型,以满足人们的欣赏心里。榆叶梅要想获得开花多,获得理想的观赏效果,即必须认真管理,做好冬夏季的修剪。有人认为:冬季早剪长树,春季晚剪长花芽,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根据树体实情认真对待实施。
榆叶梅发枝率极强,极易疯长,因此不论冬季修剪,还是春季晚剪,其原则都是控制徒长,使树体达到枝条分布匀称,疏密得当,培养花枝,控制徒长枝,使树体造型优美。修剪要以冬剪为主,夏剪为附,夏剪是冬剪的补充。
榆叶梅的苗木繁殖,苗木繁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种子繁殖、用种子繁殖具有繁殖数量多,比用其它繁殖法方省工省时,简便。可一次性满足大面积栽培用苗数量。花色具有变异的可能性,也存在出现新的品种的机遇。
嫁接方法、多用硬枝劈接法和硬芽、嫩芽嫁接法。用嫁接的方法繁殖苗木,主要是保持原有母株的纯性,使其接穗原有的特征特性得以遗传。通过嫁接法,可提高品种的抗旱、抗寒、抗病的能力。尤其重瓣榆叶梅品种,更需要采取嫁接。硬枝、硬芽嫁接方法多在清明前后进行(当地)。嫩芽嫁接方法多在7月下旬开始(当地)。
分株法、即将母株周围萌发出来的小幼苗,与母株分离开来,定植到栽植地,春秋季节都可进行。春季定制的分株苗,随即剪去植株高度的一半或剪去3/1,以利成活。秋季定植的,可以不剪头,来年春季在剪头,但要在根部培土成馒头状,培土高20cm以上,可大大提高成活率。
扦插法、选用剪取上一年的无病、芽眼饱满健壮的枝条,与化冻前(当地3月初)剪取,绑扎成捆,埋入雪中,当积雪溶化时,可放入到菜窖中立直存放,根部培河沙10cm以上高,浇水适当,进行妥善保管,根据当地实际温度进行扦插。扦插时,首先剪掉培埋在沙土中的根部3—5长的部位,插入土中部位要剪成马蹄形,以利生根,枝段长10—15cm。扦插前用生根粉按照使用说明书方法进行处理,可有效的提高成活率。插条用药剂浸泡好后,便可插入事先准备好的育苗床内,插入土中深度7—10cm,株行距20×5cm,浇透水,可覆盖塑料布或遮阳网,平时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