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照片是大姐80岁生日时拍照的。
大姐出生于1935年腊月18日,至今2015年是80岁。我兄妹姐弟共计5人,大姐排行老二;长兄老大,
今年84岁。二姐排行老三77岁;我排行老四66岁;小弟62岁。
大姐出生时家境贫寒(出生在安徽省亳县县城北15里处的—刘庄村),全家人有爷爷、父母、哥哥共计5口人,全家人以务农为生,那是吃穿不足,生活极度贫寒。7、8岁时就开始帮助父母做家务活,挖野菜、割青草,照看妹妹、小弟弟,家里不富,从小就没有读过书,至今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
大姐很孝敬老人,尊敬爷爷、爱戴父母,怜悯妹妹弟弟。为了妹妹、弟弟的成长,大姐童年时代不知吃了多少苦,挨了多少累,在旧社会那个年代,穷人多,富人少,大姐真是吃尽了人间苦头。
在我幼小的童龄中,大姐18岁那一年出门嫁人。婆家在刘庄的南侧,离刘庄不到2里路,叫“王路口”,抬头望去,看得清清楚楚。大姐夫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没有上过学不识字。记得1960年前后,大姐夫一家子人都搬到了山东省。
1961年大姐一家三口(此时正是3年自然灾害时期,吃野菜、吃树皮、吃代食品的年代)从山东曹县来到了兴安村,住了没有多少日子,大姐夫就帶外甥回到了山東省,大姐不愿回去,就留了下來,也跟着挨饿,吃树皮、吃野菜。到山上把榆树皮、椴树皮从树干上扒下来,晒干后剪成段,放在石臼里,搥成粉状物,而后用锣将粉末物筛出来,用水和面烙成薄饼充饥,这些累活都由大姐去做,甚是辛苦。那年我11岁,清楚的记得,大姐牙疼,为了活命,大姐忍痛在石臼里用木棒使劲的搥凿榆树皮,经过振动,牙疼得更厉害了,我记忆犹新,这一幕永不磨灭。
过了几个月后,大姐夫帶着大外生(张兰会),从山东省又回到了兴安村,沒多長時間,一家三口來到了宁安良种場当了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