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2023-06-09 20:57:59)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曹振岭 1

在这里见到了一些老照片,最早的是19666月拍照的,虽然一些照片有些褪色了,不甚清晰,又都是少年、青年时的脸庞,模样距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离今日已过去了50多年了,但仍然一眼便能认得出来是谁。老照片里记载着许多往事,积孕着丰富的社会背景,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那时的少年,如今头发已经花白,满脸增添了许多的皱纹,验证了那句老话,人老腰弯把头低,乌发变白肉皮松。这些已成了老头子,老太太们。可都有了高级职称“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的称谓了。虽然时间已过去50多载,有许多事情历历在目,一生难忘。1970年以前,去照相馆照相的人不多。人们需要贴照片的地方也少,那时出门办事、住店,一张介绍信,就可以做到你想办到的一切事情。介绍信就成了那个时代,几乎可以说是万能的,那是走遍全中国任何地方都好使的官方证明信。它能证明你的单位、名字、所办事情。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1969年中学毕业相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以上照片1966——1973年拍摄       

记得19863月春,在安徽省亳州县相中了当地的一种花卉树苗木,侧柏。经讨价还价,一株3元,单位出人帮我起出苗木,打好包装,并负责免费送到火车站托运。苗木款一千多元,那时一千多元,也非同小可,比现在的2万元买的东西还要多。当让我交钱时,我却从包里掏出一张介绍信,说明这些树苗是给单位买的,我身上不可能带许多现金,请贵单位把收据先给我开出来,把贵单位的银行账号告诉我,我回去报了账,立即将所欠款如数汇来,就一张介绍信,将价值一千多元的树苗,从安徽省亳县发到了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火车站。回来报了账,会计如数将款汇去,在当时介绍信就有如此大的作用。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以上照片拍照于1974——1977年 

记得1966年时照相的人非常少。一是大多数人不需要照相,相片没地方需要用。这之前有很多的人一辈子从未照过相。有些人家,在住屋里的显赫处挂上12个相框,里边粘贴着一些相片,串门的人见了都好顿欣赏,指指点点,品头论足。主人听了心里高兴,看的人喜气洋洋,这也算得上是家中的好摆设了。在那个年代,还是没有相片的人家多。二是许多老年人不懂科学知识,告诉孩子,“可别照相,那照相机可厉害了,听说能把人影都装到他那个匣子里,那玩意能吸人的魂,还吸人的血,慢慢人就得病啦”。今日的人要是这麽说,能叫人笑掉大牙,可以说是不懂科学,是无知的表现,纯属胡说。三是经济紧张,兜里没钱。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人,穷得多,富得少。哪有钱去照一张不能吃不能喝的相片。

以下照片拍照于1978——1985年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4 

记得非常清楚,我出生在农村,在农村生活了13年,深知家里平时能进一块钱都很难。许许多多的农家,劳作了一年,到秋一算账,一天只有几毛钱的收入,一年的收入不到300元,再扣除生产队发给的粮食钱,所剩寥寥无几。每天能有2元收入的生产队,那都是凤毛麟角,那都是典型。凡是能达到这样水平的生产队,大多是靠近城乡近前的蔬菜生产村庄,或者生产队有副业收入的。也有不少的人家,年终算账时,还得倒找给生产队钱。主要是孩子多,劳力少,粮款扣除的多。有的生产队,每天按10分一个工,劳作300天,年工分按3000分折算,日工分收入平均1.5元的话,年收入可达450元,扣除全家56人的粮食钱,以及平时的借款,或许还能剩下12百元钱。这也算是相当不错的好生产对了,春节也能高兴地度过。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5

记得在当时照一张1寸的相片是45分钱,照一张2寸照片是83分钱,照一张3寸相片是125分钱.,再大一些的照片,需要多少钱,就不知道了。那么,45分钱,在当时能有多大作用呢?买一个鸡蛋需要5分钱;一根冰棍5分钱;一个2俩重的馒头5分钱;一盒火柴2分钱;一个2俩重的大果子(油条)需要7分钱;一斤小白鲢鱼18分钱;一斤镜泊湖产红尾鱼3毛钱;一斤镜泊湖产鲤鱼45毛钱;一斤猪肉68毛钱;一斤玉米面9分钱;一斤小米12分钱;一斤白面18分钱;一斤大米18分钱;一斤黄豆一等的16分钱;一斤豆油8毛钱;一斤饭店里的水饺最贵的12毛钱,一斤大白菜1分2厘5,一斤醋8分钱,男性剪头2毛钱,东京城至牡丹江火车票6毛钱,以后逐渐递增8毛钱,1元2毛钱,1元4毛钱,1元6毛钱,至今日的4元,4元5毛钱,6元钱,等等。你掐掐,你算算,45分钱有多大的用场。?是照相重要?还是生活过日子重要?。     

1997年2月22日第一次同学聚会(渤海南大庙同学留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得当时非得照一张相才能使人放下心来,非照不可的事,那就是订婚相。在当时照一张订婚相,是许多男、女主人订婚、结婚过程中非常受器重的事。一旦男女之间对象关系确定,在结婚前大多数男女,都要照一张订婚相,留作纪念,显得庄重。双方父母认为这婚姻就算成了,双方都非常高兴,左邻右舍邻居也议论纷纷,投以认可的目光,表示祝贺,用不了几天,满村人都知道了。知道的人越多,这婚姻就越妥当,牢靠。另一种照相的人多是;送人当兵,远地介绍对象,将照片寄去,共对方相看,以代替本人。那时照相很少有彩色照片,没有彩色交卷,一些人想要彩照的,听说都是摄像师根据照片再上的彩色。那时的彩照和今日的彩照相比相差甚大,如果两个时代的照片放一起比较,一眼便能认出今日的彩色照片显得更真实。                          

    2000年8月22日第二次同学聚会,玄武湖门前,师生合影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2000年8月22日第二次同学聚会,在陈淑琴同学家门前师生合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2000年8月22日第二次同学聚会,在陈淑琴同学家门前师生合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1997年4月18日参加曹振岭同学之子新婚之喜 — 同学留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1997年4月18日参加曹振岭同学之子新婚之喜 — 同学留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1997年4月18日参加曹振岭同  
1997年4月18日参加曹振岭同   1997年4月18日参加曹振岭同

学之子新婚之喜 — 同学留影  学之子新婚之喜 — 同学留影  学之子新婚之喜 — 同学留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1997年4月18日参加曹振岭同学之子新婚之喜 — 同学留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1997年4月18日参加曹振岭同学之子新婚之喜 — 同学留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李世军之女新婚之喜——同学合影 (1998年2月28日)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古玉山次女新婚之喜——同学合影 (1998年6月12日)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杜丽娟之女新婚之喜——同学合影  (1998年8月22日)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郭吉春之子新婚之喜——同学合影(1998年2月18日)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记得我是16岁那一年6月份,第一次去照相馆照相,自己照了一个一寸的。和同学一起合影照了一张一寸的。同学手中没有钱,两张相片我花了9毛钱。小学六年级毕业时,全班共有33名学生,去照相的不超过四分之一,都是因为没有钱不能去照相。全班除我之外都是农村学生,我的父亲是一名工人,月工资38元,年收入400多元钱,虽然不多,但在班级里,我算是不错的了,但我很勤俭,很朴素,和许多学生一样,穿着带补丁的鞋子和衣服,有时还不如他们的穿戴。老师经常在课堂里说:“笑破不笑补,衣服脏了,要洗干净了再穿,鞋子和衣服破了一定要缝补好再穿,不会受到耻笑”。现在一些人把很新鲜、无破损的鞋子、衣服扔到了垃圾箱都弃掉了,这些弃掉衣物比我们小时候过年穿的衣服都要好得很,漂亮、美观结实得多。


               耿兴亚之子新婚之喜——同学合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张庆才之子新婚之喜——同学合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1970年之前,个人有照相机的人可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就连许许多多的单位也没有一架照相机。照相必须得到照相馆去照,离照相馆远近相差甚大,少则三五里路,远的十里八里的,更远的则在百里之外。那时交通太不方便啦,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全县所有的汽车加起来总和,没有今天一个乡镇的汽车总和多。现在一个县的汽车,要比那时整个地区的汽车还要多上好几倍。去照一次相来回一趟甚是不易,一些设在农村以及偏远山区的人民公社所在地,根本就没有照相馆。这也是照相人不多的又一个原因。

          颜淑华之子新婚之喜——同学合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张凤信之子新婚之喜——同学合影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看到了老照片想起了过去事

1970年之前,个人有照相机的人可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就连许许多多的单位也没有一架照相机。照相必须得到照相馆去照,离照相馆远近相差甚大,少则三五里路,远的十里八里的,更远的则在百里之外。那时交通太不方便啦,说出来你也许不相信,全县所有的汽车加起来总和,没有今天一个乡镇的汽车总和多。现在一个县的汽车,要比那时整个地区的汽车还要多上好几倍。去照一次相来回一趟甚是不易,一些设在农村以及偏远山区的人民公社所在地,根本就没有照相馆。这也是照相人不多的又一个原因。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照相更方便了,拿起手机,自己便能自照,拍照的不如意,可随时删掉,重新再来一次。有了手机,走到哪拍照到哪,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拍照。现在走进任何一人家,都有许多生活照片,美景照片,聚会照片,旅游照片,留念照片、春节照片,餐桌照片,新闻照片,聊天照片,婚礼照片,等等。大大的相册都装的满满的,而且,都是大彩色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