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鸡冠村

2021年6月19日有幸参加婚礼,欢送姑娘嫁到鸡冠乡鸡冠村,我这是第一次来到鸡冠村,当送亲车下了牡图公路,小车来了个90度的急转弯,向东急驶而去,行驶了大约30多分钟,小车便到了鸡冠村。这里是山区,四面是山,满山树木高崇挺拔,阔叶的杨、柞树,还有椴、桦木,针叶的红松、落叶松、樟子松、鱼鳞松,还有漫山遍野的灌木丛,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野山花,到处可见,任你走到哪儿,都能嗅到百花的香气。
离筵席开始还有近2个小时的时间,娘家客人便从宴席大厅全都走了出来,来到村中的大路上,客人们边走边看,议论纷纷,看到宽敞的水泥大路,规划整齐一致的房屋建筑,统一标准的篱杖,洁净的街路,颇亮人眼球,感慨万千,也让人开了眼界。娘家客人便在鸡冠村村委会门楼前,留下了一瞬间的身影。一些照片看起来大致相似,里边的人物或多或少,总有出处。这里是四面环山,东西较长,南北略显得窄些。鸡冠村就处在略偏中间的地方,四面的环山紧紧地拥抱着鸡冠村。地势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之势。一条宽阔笔直的水泥路,从西向东延伸,直至远方。路两侧的绿化带上栽有鱼鳞松、白杄以及其它树种,树下处处可见盛开的人工栽培的花草。
一条偏东南西北向的小溪河流从村中流淌而过。河床用石头水泥修建而成,河水顺着坡势一路欢唱,毫无阻拦的向下游流去。村庄建在稍平坦而又呈丘陵的黑土地上。
鸡冠村与鸡鸣村、影壁村、太安村、大北沟村、腰营沟村、公家店村、新民村、吉兴村、张家店村、桦皮甸子村、霍家营村、刺老芽沟村相邻。附近还有满天星景区、瀑布沟、汪清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草沟遗址、四方山旅游风景区等许多旅游景点。2019年12月鸡冠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鸡冠村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全凭好的带头人。这就是村支部书记—王义胜和党支部全体领导班子成员。
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王义胜说:“鸡冠村是山区。1987年4月,我们开始上山栽树。我起早贪黑地上山,栽了20年树,使这里成为全州第一个“万亩人工林”.年头多了,树苗长大了,林子茂密了,为保证树木成长质量,1996年开始进行林木间伐,间伐下来的松树每年能卖20多万块钱。公益林享受国家补贴政策,村里公益林有4000—5000亩,每年7—8万块钱,村民有分红,红松子每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1997年农业税没减免的时候,村里拿出10万元为村民缴纳农业税。1998至2010年,给全村7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200-600元生活补助金,累计10万余元。2004—2009年为村民参加意外伤害保险、代交有线电视费、自来水费、水田水费150万元。鸡冠村是全县第一个取消老百姓浇地、看电视费用,第一个为老年村民发放补贴的村,这些全都得益于植树造林。
鸡冠村先后成立了烟叶种植协会、柞蚕养殖协会、食用菌协会、养猪协会、冬采协会等,带动各项产业发展,全村人均收入由过去不足3200元,到2009年已达到 8300元以上,排在全乡第一位。
2010年我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去北京参加全国劳模大会,和全国劳动模范一起与中央领导合影。在汪清县历史上,我是唯一的全国农民劳模,这是“万亩人工林”带给我的荣誉”。
王义胜感慨地说: “我只想把村里的青山绿树看管好,多为村里做点事,让全村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王义胜说:“看到满山遍野的苍松翠柏,看到挺拔茂盛的红松果林,我看到了鸡冠村未来的前景。我要继续带领乡亲们紧跟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